原创 姜维连年北伐,为何最后众叛亲离?诸葛瞻一语道尽蜀汉政权辛酸泪
迪丽瓦拉
2025-08-28 18:11:59
0

说起诸葛亮、姜维这对师徒,他们两人都有点悲情色彩。诸葛亮在刘备微末之时,屡屡献策,硬生生在夹缝中超越孙氏三代建立的江东基业。再加上外部环境,蜀汉政权建立的难度和东吴政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可先是关羽失荆州,后是刘备夷陵之战败光家业,一命呜呼,留给诸葛亮一个烂摊子。诸葛亮平定南蛮,六出祁山,五丈原前一直主持北伐。那么为什么诸葛亮统治期间,没有大的动乱,姜维北伐饱受诟病呢?

一、姜维虽然允文允武,军事才能始终不及诸葛亮

虽然姜维号称“天水麒麟儿”,在天水之战就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之后更是收为弟子,悉心教导。但我们看双方战绩,诸葛亮除了第一次北伐,错用马谡失街亭外,没有大的失败。之后北伐除了粮草耗尽而退,多少可以歼灭魏军有生力量,蜀汉消耗粮草的同时,每次可以减少魏军一万上下的将士。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是利用自身消耗,更多的消耗魏军有生力量。这一举措,符合蜀地所有人的利益,运用部分财物减少敌对威胁,有破财消灾的意思。

但姜维不同,姜维面对邓艾、陈泰、郭淮这些曹魏关中名将,最多算是势均力敌,至少不像诸葛亮对司马懿那样占据优势。姜维取得的最杰出的战果是,斩杀雍州刺史王经,史书记载“斩敌数万”,个人推测在三万以上,可以算是战绩彪悍了。

但之后姜维也很离谱,胜了大胜,败了大败。这次大胜不久后,相约与胡济会师上邽,可比起英勇善战的姜维,胡济差太多了。导致姜维孤军深入,“死伤甚多”,具体数量没有记载。但不同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有序撤回,这次姜维只是带残部冲出了包围,这一路蜀军应该是接近全军覆没。所以姜维给川蜀势力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赌徒”,赢了赢很多,输了也输很多。这本身没问题,但蜀汉和曹魏比,家底太薄,经不起太多折腾。

诸葛亮不一样,他就像个精明的“商人”,基本不会赔本,每次都能赚一点。事实也正如此,诸葛瞻、董蕨这两个朝中重臣,一起弹劾了姜维。不过姜维也不是吃素的,很警觉的效仿当初的诸葛亮,自贬“后将军”,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一样自贬三级。成功利用诸葛亮在蜀汉独特的地位、威望,堵住了朝臣的嘴,但自此姜维和朝中重臣开始离心离德。

二、姜维的政治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诸葛亮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两者的区别,诸葛亮北伐考虑的问题是粮草运输困难,而姜维考虑的是粮草不足。这是根本性的国力差别,姜维像孤胆英雄一样,率领远低于诸葛亮的军力,利用以战养战在维系北伐大业。这也是姜维会大胜大败的症结所在,想要以战养战,必须进攻曹魏重地,所以胜了大胜败了一败涂地。

双方后勤补给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诸葛亮北伐可以“迁三城百姓归蜀”,而姜维很少干这种事,原因在于没有余力维持补给系统。“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姜维后世评价允文允武不假,但比起智慧的代表诸葛亮内政能力还是有差距的。更关键的是诸葛亮是刘备的“从龙之臣”,蜀汉缔造者,姜维是曹魏降将,两者威名不能同日而语。就像出身颍川豪门的荀彧可以很快募集大批粮草,郭嘉无论才智多高士族也不会卖他人情一样。

三、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更具有战略目的,姜维攻击看不出实质的方向

许多人劝说诸葛亮,可他一直从祁山道进军,原因在于诸葛亮真正目标是凉州、陇西,而不是关中、雍州。诸葛亮思路很清晰,川蜀作为“天府之国”可以提供钱粮,南中人口稀少最多组建少部分“无当飞军”这样的精锐。所以蜀汉最缺少的是马匹和善战之士,比起关中,陇右更好统治,而且更能补足蜀汉短板。从投资风险和收益方面综合来看,这是最优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姜维师从诸葛亮,也借鉴了这一思想,不过作为年轻气盛的武将,他的步子更大。他把诸葛亮收服陇右补足战力,改成了用金银请羌族军队直接出动,妄图直接占领雍凉。姜维也因此吃了大亏,羌族军队反复无常,且装备简陋,空有马匹战力也不强,所以姜维屡屡碰壁。

可姜维这个“麒麟儿”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荣耀,刻意忽视蜀汉政权不可能直接吞下人口众多的关中雍州这一事实。所以后期不但是诸葛瞻这些文官,就是张翼、廖化这些追随姜维的老将都不满姜维的举动了。他们无论从忠心、公心,还是和姜维的私交而言,都没有故意诋毁姜维的动机。

诸葛瞻在战败之前,语气低沉的诉说“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外不能制衡姜维”。就是指的不能制约姜维这种远超国力的北伐,当然也有姜维一直执掌大军,自己内心的不甘。诸葛亮生前评价八岁的诸葛瞻,说他很聪明,但是太早熟,难成大器,就是诸葛瞻真实才能的客观评价。

诸葛瞻这个“含金汤勺”出生的小家伙,一直活在诸葛亮的光辉下,所有的蜀汉子民都觉得他长大能成为诸葛亮一样的大贤。可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像诸葛亮这样的全才,百年难得一见,怎么可能复制?不过诸葛瞻还是很有才能的,至少他看出了姜维步子太大,需要制约,而不是铲除。但他又不能克服对姜维掌管军权的不甘,自身又没有姜维一样卓越的军事才能,所以说出了这句颇为复杂的传世名言。

地狭民贫、缺少战马、蜀道难出,这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失去荆州后的蜀汉政权。无论是才华横溢的诸葛亮,还是英气逼人的姜维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一难题。这也是蜀汉政权,始终难以对曹魏政权形成实质性威胁的症结所在。

参考资料:

《三国志》

《魏略》

《晋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镜...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二历史社社,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一组图集是拍摄于二战敦刻尔克战役之后的老照片,通过这...
原创 盘...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神化了很多人,真实历史上的他们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厉害,但是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
原创 盘... 你知道三国演义中,最坑爹的谋士都有谁吗?三国时期虽说是谋士如云,但并不是每个谋士都能为主公排忧解难,...
原创 皇...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特殊的时代,叫做士族时代。这个时代是贵族最后的延续,处于支配力量的阶级正是士族...
原创 皇... 皇太极的后宫在清朝历史中算是非常奇葩的一个,因为从他最爱的海兰珠来看,古代历史上26岁高龄加入皇宫的...
原创 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大多数人对内蒙古草原的第一印象。 从这句歌谣我们也可以看出,羊群...
原创 大...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美男子周瑜打赢了赤壁之战,身边有美女小乔,是大家都羡慕的人生赢家。但小...
原创 皖... 1941年1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指挥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包围了正在安徽南部抵抗日本侵...
原创 一... 一代汉将霍去病,乱世造就英雄,北驱匈奴成就民族英雄!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有一个朝代非常的强势,他不...
原创 2... 我的宝蔵兴趣今日头条喜欢寻宝探险动作片的朋友关注一下! 1.《国宝迷踪》 又名《国宝耀世》 导演:...
张仪建议秦惠王挟天子以令诸侯成... 秦廷纷争:攻蜀还是攻韩的战略抉择 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发生冲突,彼此攻伐,而后都向秦国发出救援...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出版:写... 晚清名臣左宗棠,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期,一部深入剖析...
南阳市委组织部认定诸葛亮躬耕地... 南阳市委组织部权威认定诸葛亮躬耕地位于襄阳隆中 河南省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永于2020年7月1日...
原创 大... 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由于历史久远很多证据都湮灭了,对于是否存在这样的史...
原创 在... 在明朝的历史上,崇祯皇帝作为最后一位皇帝,自然而然地背负了“亡国之君”之名。但“亡国”这个锅究竟应不...
原创 中... 文/月小妆 从小到大,看过很多版本的杨门女将,并且对于电视上英姿飒爽的女性将军角色都十分崇拜。总是想...
原创 日... 3月1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记者提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9月...
原创 等... 激励士兵冒生命危险参加战斗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益(提升社会等级、获得物质利益等)以及精神刺激(得到社...
原创 刘... 电影《见龙卸甲》在长坂坡战役中,曹操在山崖上看见对面那位横扫千军的小将,勇如无人之境,把他的队伍冲得...
原创 古... 从汉朝时期开始,能否控制西北就是衡量一个王朝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准。 为什么会如此? 古代王朝,我们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