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河源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谁都没想到,这个帝国之后竟然横扫整个世界。成吉思汗在位的时候,开始征伐西夏、西辽、金国、花剌子模等国。整个东亚和中亚地区无人可敌。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继续对外征讨。1259年蒙哥汗去世时,蒙古帝国已占据包括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等在内的辽阔亚欧大陆地域。可以说蒙古已经横扫世界,成为全球最大的霸主了。
蒙古当时虽然强大,但有一个致命问题,存在一个让内乱不断的制度。在蒙哥汗死后的第二年,蒙古就因为这个制度开始分裂。
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经过四年的斗争,最终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不过付出的代价很大,为了取得其他人的支持,忽必烈给他们很大的特权。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窝阔台汗国、铁木尔帝国,这些帝国就是在忽必烈的默许下建立的。不过这次内乱和分裂只是开始,之后内乱更是不断。
元朝建立后,一共存在百年左右,却有11个皇帝,除了元太祖和元顺帝在位的时间,平均几年换一个皇帝。可以说政权非常不稳,经常有人争夺皇位。那么为了元朝会有这么多次争夺皇位的状况呢?其实,和一个制度有关。
这个制度就是幼子守灶。“幼子守灶”,也称“幼子继承制”,“幼子继承制”是这是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制早期的一种继承制度。指其他儿子先分家立户,由最小的儿子再继承父亲剩余的财产及社会地位。这个制度说白了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很常见,但是在封建社会几乎没有了。不过蒙古的“幼子守灶”还要特殊,小儿子虽然在家,但不是汗位,只是负责监国。之后的汗位要大家共同选举产生的。
我们看一下大致状况,首先其他儿子分封,这已经意味着要乱了。只要其他儿子分封,这意味着他们有实力对抗中央了。其次是汗位要选举,在实力不强大的时候还好,或许没人争。一旦实力强大,争夺的人肯定很多。这给中央留下了重大问题。元朝的皇帝之所以多,就是皇帝要选举产生,不是世袭。要知道在封建社会,皇权至少,所有人都想做皇帝。让他们选举,能和平产生才怪。就这样,整个元朝大部分时间都在争夺皇位。
总的来说,这个制度也是奴隶社会的残余。在奴隶社会时期,这个制度确实可以保证各部落的团结。但元朝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保留这个制度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元朝灭亡和其他蒙古人建立的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