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国演义中,最坑爹的谋士都有谁吗?三国时期虽说是谋士如云,但并不是每个谋士都能为主公排忧解难,反倒是有的谋士喜欢出馊主意,从而导致自家主公损兵折将,甚至走向灭亡,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三国演义中最坑的5大谋士,榜首几乎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历史走向。
第五:蒋干
他是三国第一背锅侠,也是最被误解的谋士。总有人说蒋干是最坑的谋士,直接让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造成了赤壁大败。但事实上,蒋干只不过是刺探军情的,而他也出色完成了任务。不仅看清了孙刘联军的兵马总数,军营布置以及主要将领,更破格完成了盗取密信的任务。至于如何识别情报真伪,是曹操以及其他谋士的工作。如果曹操早早识破了周瑜的反间计,转而重用蔡瑁张允,那三国也就提前完结了。自始至终,失误的都是曹操,从来不是蒋干。他只不过是被曹操派到了最错误的位置,带回了最糟糕的情报,最终间接造成了火烧赤壁的惨剧罢了。
第四:杨松
他是最卖主求荣的谋士。作为张鲁的首席谋士,杨松不仅短视昏聩,还是出了名的爱财如命。当时马超投奔张鲁,与张飞大战300回合,打得刘备都动了招揽之心。而诸葛亮听说杨松爱财如命,就让人带上重金贿赂杨松,让他做反间计。在杨松的一通骚操作下,张鲁果然中计,与马超反目成仇,马超只能投入刘备帐下。之后不久,张鲁面对曹操的入侵时,杨松再次卖主求荣,先是用反间计离间了张鲁和庞德,让曹操再添一员猛将。之后干脆当了叛徒,先是大肆怂恿张鲁出城交战,自己留守城池的情况下硬是不放张鲁回来,致使张鲁不得不投降于曹操。如果事后曹操善待杨松,那杨松还能称得上是有眼力,但问题是曹操刚进城就砍了杨松,理由是杨松这人多次卖主求荣,相当于文版吕布,早砍早安心。
第三:谯周
他是三国第一神棍,天赋全点在了夜观星象这一栏上。星象这玩意我们都清楚,是妥妥的封建迷信,而谯周却靠着这一本领先后成为刘璋、刘备、刘禅手下重臣。当刘备与刘璋对峙时,谯周毫无建树,眼睁睁看着刘备吞并了自己的地盘。之后在诸葛亮北伐时,又以星象为由,认定此时不宜北伐。如果不是诸葛亮也会看星象还真给他忽悠过去了。而谯周最关键的一次决策就是力主刘禅投降邓艾。当时钟会与姜维在剑阁对峙,邓艾偷渡阴平,大军兵临城下。此时只要刘禅能坚守个把月就能等到姜维大军回救,并且邓艾手上士卒不多,又没有攻城器械,只要闭门坚守,完全能守得住。当时的刘禅犹豫不决,而谯周作为大臣,常年不干人事也就算了,关键时刻还建议刘禅: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就在谯周的推动下,刘禅投降,蜀汉就此灭亡。
第二:张松
他是与杨松齐名的卖主之辈,如果说杨松卖主求荣还能找个主子昏聩的借口,那张松的卖主求荣完全是无从洗白的。他本是刘璋帐下的益州别驾,吃着刘璋的饭却砸了刘璋的碗。初次出使曹操处就想好了卖主求荣,带着漳州41郡的军力部署图,却因为曹操的怠慢而心生不满。先是埋汰了曹操一番,后又在归途时相中了刘备,就毫不犹豫地献出兵力部署图,并约定作为内应,协助刘备攻取益州。彼时的刘璋虽然暗弱,但不论是对下属还是百姓都优待有加,西川更是天府之国,人民安居乐业。可张松却为了加官进爵,以一己贪念将西川百姓拖入战火之中,直接让刘璋失去了西川之主的地位。
第一:郭图
他绝对是三国天坑谋士,几乎凭一己之力坑死了主子袁绍。当汉献帝出逃长安,在曹阳被李傕、郭汜等人追杀时。沮授劝说袁绍:“将军世代担任朝廷宰相,历代以忠义辅助国家。现在天子四处流离,宗庙被破坏,而冀州城大体平定,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去西边迎接皇上,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有谁能够抵御呢?如果袁绍听从,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不会是曹操,而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但郭图却建议说汉朝衰败,汉献帝根本没用,如果接回来了,袁绍还要当臣子。这一提议正好点在了袁绍的虚荣心上,而之后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
当袁绍打败公孙瓒,几乎统一了北方时,所有人都劝袁绍休养3年,3年后再攻取曹操。彼时的曹操只有1州之地,兵少粮寡,而袁绍坐拥4州,上有四世三公的名头,天子门生半出袁家,下有猛将精兵,又控制着中原最肥沃的粮食出产地。可以说只要啥都不干就已经是上策,而郭图却建议袁绍趁着士卒士气正盛,攻伐曹操。袁绍听从了郭图的计谋,让郭图与淳于导、颜良共同进攻白马,最终兵败而归,还损失了河北第一猛将颜良。当袁绍与曹操对峙于官渡时,袁绍遣淳于琼等督运粮草屯于乌巢。曹操乌巢袭粮。救人如救火,本应毫不犹豫全力救援。
但郭图却认为,此时再去解救未免太晚了,不如去攻打曹操的大营。这计谋一听确实靠谱,但问题是主动出击的曹操真的会让自己的大营空虚吗?当时的张郃就反驳了郭图,说曹操的本营必然坚固,我们攻不下来,而淳于琼若被擒,我们都完了。但明显反守为攻更契合袁绍的虚荣心,他用重兵围攻曹操大营却久攻不下,之后就是乌巢被烧,袁绍大军溃败,自此一蹶不振。而计谋失败的郭图又陷害张郃高览,觉得这是他们两人不尽力才导致的失败,逼迫这两人投降了曹操。要知道袁绍手下一共也就只有4员猛将,颜良文丑已经被关羽砍了,仅剩的大将也只有张郃高览,此役之后,无论是武将还是精兵,袁绍都已经落后曹操太多。而在袁绍死后,郭图又劳心费力,让袁绍的两个儿子互相猜忌,彼此攻伐。
甚至还建议袁谭借助曹操的力量攻打袁尚,而曹操也照做了,只不过在灭掉袁尚之后,下一个就轮到了袁谭。其实从谋略的角度来看,郭图的每一次建议都踩在了袁绍的虚荣心上。迎回汉献帝当然有用,却要让袁绍低人一头,这是袁绍所不愿意的。兵锋正盛的时候继续养精蓄锐能够扩大优势,但谁不想趁热打铁,毕其功于一役呢?而郭图正是看中了袁绍的虚荣心,他的每一次献策都不是献策,只不过是在溜须拍马罢了。他的每一次计策都踩在了错误答案上,也一步步害死了袁绍,直接改变了中原格局,让曹操一统北方,这才有了之后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