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皇太极驾崩后,大清的皇位为什么没有落到皇太极长子豪格手上?
迪丽瓦拉
2025-08-29 04:32:57
0

整体来说,多尔衮靠的是步步为营。

豪格,他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倒霉”的皇长子,在皇太极驾崩后,大清的皇位本来毫无悬念会落到他的手上,但因为多尔衮的缘故,豪格和皇位失之交臂,自己年仅几岁的弟弟福临登基,眼睁睁看着这种局面发生,任谁内心都会奔溃。

虽然在正史的说法中,豪格仅仅只是被当成皇太极的“长子”,可实际上,当豪格生母乌拉那拉氏成为皇太极第二任大妃(嫡妻)之后,豪格就的的确确是皇太极的“嫡长子”。

而嫡长子这个身份,在古代封建王朝里,是极具影响力的,原因无他,就是在基于嫡长子继承制的基础上,皇帝的嫡系长子,必然是下一任皇帝。

可问题也来了,那就是在大清的“开局”中,“立嫡”一事并没有被太过强调,或者说是努尔哈赤本人,就没有遵守这样的传承。

当年褚英被废太子,就意味着大清也将是一个“立贤不立长”的局面。

所以努尔哈赤驾崩后,皇太极登基,而皇太极在位之时,因为极度宠爱海兰珠与海兰珠之子,没有给予自己优秀的长子豪格任何“储君”的证明和暗示,这就造成了后来豪格本就理应继承皇位,但却又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

皇太极打下的江山,对大清的影响是很大的,实际上在皇太极一生的“武功”里,他的儿子豪格贡献颇多。

豪格是个“骁勇”的人,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能够挫败草原上的悍敌,所以努尔哈赤当年也很看重他。

公元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二十多岁的豪格也被封为亲王。

对于皇太极来说,豪格是个没得挑剔的优秀的儿子。

从一系列对蒙古、大明的战事中,豪格屡次舍生忘死,英勇杀敌,获得了多次大胜,即便不是皇太极儿子的身份,豪格也是一个十足的功臣,也就是在皇太极称帝后,豪格被命令管理户部,位高权重。

可豪格也是悲哀的,因为皇太极从来没有提过,关于“储君”之位的事情。

豪格于情于理,都应该是下一任皇帝,可皇太极从来没有提过,基于后金之初,努尔哈赤没有执行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弊端就从豪格这里展示出来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太极极其钟爱海兰珠,心里真正想要立的,是海兰珠的儿子,这个因素也造成了豪格有才但没有位。

所以说,最早给予豪格坎坷的,不是多尔衮,反而是他的亲生父亲皇太极。

公元1643年,皇太极忽然驾崩,留下的是一个较为“混沌”的局面。

和豪格一同在后金时期崛起的,还有他的叔叔多尔衮。

多尔衮是个难得的人才,建功立业,拥有着大量的拥护者。

因为大清的前身本就是渔牧民族的政权,再追溯,可以延续到金,而后世人所熟悉的金朝,使用的,正是“兄终弟及”制度。

他们的的确确没有“嫡长子”继承的习惯,如此一来,多尔衮也成为了皇太极之后的“皇帝”人选。

该如何办,豪格才能坐上皇位?

其实当时豪格是有希望登基的,大量的文武百官都站在了豪格这一边,在大家的眼中,豪格的身份能力,都是成为新君的不二人选。

在当时,索尼、鳌拜、图尔格、济尔哈朗都支持豪格登基为帝,其中济尔哈朗乃是地位最高的支持者,就连后来当摄政王,多尔衮也只能位居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济尔哈朗。

基于这样的条件,豪格说什么,都大概能登基了,要说功劳,豪格不弱于叔叔多尔衮,而且名正言顺。

但就是因为豪格种种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了正黄、镶黄、镶蓝三旗的豪格,丢掉了皇位。

而多尔衮也并不好受,显然朝堂中也有人不希望他登基,随着这样的僵持加剧,朝堂中有的人开始理性地考虑问题了。

不管是谁当皇帝,这都不是最重要,最终的结果,为了大清的强盛和发展,这才是最终目的。最后正黄、镶黄两旗的统领率先站出来表示:放弃争斗,先入主中原。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年幼的福临登基,福临登基,看似荒诞,但却是当时对峙的两方已经没有了办法的办法,福临的确是捡了个大便宜。

而福临在位,济尔哈朗是第一摄政王,多尔衮乃是第二个,至于福临的哥哥豪格,因为在夺皇位的过程中屡次失利,没有争取到摄政王之位。

其实当豪格失去了皇位、摄政王之位后,他和多尔衮之间的对抗就呈现劣势了。

因为很快,他就因为“说错话”而被治罪,所谓说错话,乃是被人举报豪格对多尔衮出言不逊,可实际上,这个罪名极有可能是诬陷,但侧面反映出了豪格地位的衰落。

之所以豪格的状态转瞬急下,根本原因在于济尔哈朗的“变化”。

济尔哈朗这个人性子有些“软弱”,当福临登基后,他反而没有很重视侄子豪格的状态,只是忠诚于皇权,如此一来,失去了第一摄政王的保护,多尔衮的出手,豪格无法阻挡。

随着入关时间推移,多尔衮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入关有功,而且多尔衮迅速地稳定了中原的局面,被朝廷众人视为首领,济尔哈朗都逐渐被多尔衮压制,那么豪格更是不用说,多尔衮新仇旧恨一同“报了”,加大了对豪格的打击。

当时间来到顺治五年,这一年豪格在击败了四川的张献忠势力后,算是取得了一定成就归来的。

当豪格在京城准备举行庆功宴的时候,多尔衮以豪格“冒功”的理由,把豪格和他的主要心腹部将全部下狱,就这样,豪格被“安排”了。

豪格究竟有没有“冒功”?这件事情其实是没有悬念的。可以确定的是,多尔衮的确“指鹿为马”,让朝廷大臣、百官,甚至是顺治、孝庄太后都无法为豪格说一句公道话。最后,豪格就这样死在了狱中。

从先帝亲子、长子,再到后来的阶下囚,豪格失去的,是自己本来可以利用的一个个优势。

但最后优势都没有利用上,这可能是多尔衮太强大了,也有可能是豪格的心机手段还不够,最终输掉了一切,总的来说,豪格是悲哀的。

在顺治后来亲政后,多尔衮被清算,多尔衮当摄政王时期,几乎达到了皇帝的级别,就连顺治都要给他追封“清成宗”。

后来济尔哈朗等人清算多尔衮,才让多尔衮一边倒,最终把多尔衮当年为了权力冤枉的人平反,其中就包括了豪格。

公元1651年,顺治给自己的大哥豪格平反之后,追封亲王之位。其实对于顺治来说,他看待豪格的视角那必然是更加地难以言喻。本来应该是豪格的皇位,一系列变故之下,到了他的手上。不管他善待豪格与否,在顺治的身后,都会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而最后,将豪格推向如此命运的根本人物,无非是多尔衮。多尔衮的步步为营,多尔衮的能力和手段,既懂得先发制人,也擅长黄雀在后,豪格始终太年轻,或者说心术不够多尔衮精通,最终败在了叔叔的手下。

皇太极没有留下遗命,直接改变了豪格的人生轨迹,这是后世人所遗憾的。但实际上,豪格当不上皇帝,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结果,从豪格的手段来看,他可能真的没有多尔衮能取得的成就那么大。

所以对于大清来说,多尔衮的存在,也许真的要比豪格当上皇帝好得更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赵云,年过七旬,正在家中洗澡,妻子忙着帮他搓背。忽然,她发现尽管赵云一生征战,但他的身上竟没有一处伤...
原创 清... 家人们,今天咱聊聊一位命运充满荒诞与无奈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在封建王朝的余晖中...
原创 李...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家号说书说历史,开国君主一般都是风头最足的人物,像秦始皇,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
原创 三... 在三国那段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历史长河里,猛将如云,可要说真正能以一敌百的,掰指头数数,满打满算也就...
原创 辽... 任谁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1982年2月25日至29日,北京召开了一次名为“全国浓香型白酒标...
原创 简... 简答题历史上“老子”是谁,学生的答案被判0分,网友直言没毛病 现在的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究竟有多强? ...
原创 李... 作为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和李自成有非常多相似之处,例如出身都不好,都是被逼得没饭吃才起义造反,所处的...
原创 李...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召来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的褚遂良。之所以召来褚遂良,只有一个...
原创 皇... 英雄与美女的话题一直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毕竟英雄的身边一般也不缺少美女,其实英雄与美女之间也是有十分...
原创 香... 《成吉思汗》讲述了铁木真如何从家族落魄、逐步崛起,最终成为蒙古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之一。铁木真(万梓良...
这场展览,带你回望东北悲壮且光...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揭开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原创 马...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长平之战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关键一...
原创 皇... 明朝作为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政权,一直以来备受推崇,很多人坚信明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在五虎上将之列,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但是在三国历史大著《三国志》中的赵云却是个...
原创 国... 督战队顾名思义是在战场上监督士兵,以防止士兵在打仗之时,出现害怕的情绪从而进行逃跑,以此扰乱军心,而...
广德:他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的... 广德贡生沈德基 作者:徐厚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在重压之下不得不实行“新政”,罢废科举...
《三幻2》首测开启,灵犀互娱如... 2025年,灵犀互娱开年第一款作品《三幻2枭之歌》于上周开启「枭鸣测试」,这款作品不仅是对前作《三国...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货币作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媒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四...
杏林三父李言闻:明代医药世家的... 杏林三父通常是指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李言闻著有《人参传》、《蕲艾传》,《蕲艾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单味...
原创 清... 身高是一个人们给外界的最直观印象之一,在从古时“七尺男儿”等说法就能够看出人们对身高的重视。和矮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