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时,群雄并起,为了争霸天下,每一位英雄豪杰,都会不遗余力的施展自己的绝技,让自己的英雄豪杰,威风凛凛,威风凛凛。刘备集团在这场激动人心的战争中惨遭失败,留给后人一个永恒的悔恨。
如果刘备一统天下,他还会这么仁慈吗?就像中国的很多开国帝王,都会选择“良弓藏”这个策略。说好的兔子被吃掉呢?
如果刘备称霸天下,这三个人就是他的首要目标。这一点,诸葛亮早就知道,但他并没有说出来。
一、马超
马超出身显赫,是凉州豪强之子,刘备讨伐刘璋时,曾向刘备投降。在投靠刘备之前,他曾经是与刘备齐名的诸侯;投降之后,刘备赐他爵位,让他当平西大将军。
但是,刘备一旦称霸天下,首先要杀死的一定是马超。因为,在刘备看来,马超这个曾经有过案底的人,纵然兵强马壮,对于刘氏的忠诚也是值得怀疑的。
当初,马超虽然被曹操玩弄于鼓掌之间,生死不知,但是却是认了杀母之仇为“干爹”,与其联手共抗曹,结果曹操一怒之下,将其父亲、兄弟连同家族数百人尽数斩杀。马超起义不成,归顺于张鲁,后被张鲁出卖。
当时,有一个人的遭遇和马超差不多,那就是吕布。但是,在吕布投靠曹操的时候,刘备对曹操说了什么呢?他说:「明公难道不知道布告是为了丁建阳和董太师的事情吗!」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是不相信背叛自己主人的人的。
当初,吕布仅仅欺骗了自己的干爹,都被曹操给斩了首级,这马超比起吕布来说,无疑更加地厉害。马超背叛了曹操,这就是不忠;置父亲和兄弟于不顾,是不孝;出卖张鲁,这是一种不义之举。
刘备怎么会相信马超这种不忠不义的人呢?在刘备看来,他可以用来开疆扩土,但绝对不能用来威胁一个国家。所以,当刘备一统天下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个不安定的因素排除在外。
二、关羽
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之约,至今犹在耳边,但刘备登基之后,刘备必杀之人,竟有了关羽。
在一个中央集权的年代里,如果要保持皇权稳固,那么对于军队和政治的掌控力,就需要拥有绝对的掌控力。刘备有这个能力,刘禅却不一定有这个能力,为了让刘禅有这个能力,为了稳固刘氏的势力,刘备必然要将关羽斩杀。
关羽作为蜀汉阵营中最重要的一员大将,其对刘备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他有智慧,有勇气,有义气,克服重重困难,只为能重回刘备的怀抱。
但关羽同样狂妄,他有狂妄的本钱,却也有狂妄的本钱,但狂妄的本钱却是致命的。在关羽的心里,除了刘备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征服关羽了,即便是诸葛亮,也没有能够征服他,听从他的命令。
关羽之所以能够如此嚣张,主要还是因为他本身的实力。在和袁绍的战斗中,他于万军之间,击杀颜良,化解了白马城的围城。在与曹操交手之时,更是以一己之力,于樊城水淹七军,擒拿于禁,斩杀庞德,以一己之力,名动天下。
关羽之才不仅表现在他的用兵上,而且表现在他的治国之道上。刘备委任关羽守荆州,他镇守荆州六年,使荆州人民生活安定,荆州将士作战勇敢,深受荆州人民的喜爱。
刘备会让一个心高气傲、手握大军、英明神武、受人爱戴、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去帮助刘禅吗?这绝对不是一位皇帝能够做到的。
三、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势力能与曹孙两家分庭抗礼的关键人物,也是刘备势力中的核心,刘备曾经说过,诸葛亮与他如鱼水情深。
但刘备一得天下,便由依靠诸葛亮变为提防,君王最怕的不是对手,而是知己知彼。
诸葛亮是蜀汉的神人,他一出山,就点燃了三座大山,为刘备打下了一片天地,而他也为刘备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备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汉人,想要继承汉人的衣钵,但是当他在汉中称帝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他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那就是开元。
也是从那时起,他对诸葛亮的态度,就变得越来越冷淡,对他的意见,也不再那么重视,就连夷陵一战,他也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一败涂地的下场。诸葛亮也是这么想的,他相信如果法正在这里,一定会拦住刘备的。
在天下还没有安定下来的时候,刘备就因为和诸葛亮的分歧而对诸葛亮另眼相看,等他一统天下之后,又会怎么对待诸葛亮呢?诸葛亮肯定是要被他杀死的。
与关羽相比,诸葛亮是一位更有才能、更有实力、更有可能对皇室构成威胁的人。在蜀汉时期,诸葛亮的崇拜者很多,蜀汉人民也很崇拜诸葛亮。
刘备早就对这个决定不满了,但碍于诸葛亮在背后撑腰,他也就没说什么。到了最后,他临死的时候,对诸葛亮的杀意,再也掩饰不住了。
当初刘备在夷陵战败,临终前,将诸葛亮与曹丕相提并论,认为他是逼迫汉献帝退位的人,认为他的才能比曹丕更强,可以平定天下,并叮嘱诸葛亮,如果刘禅愿意,就帮他一把,如果不愿意,就让他自己去做。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戒心,所以他选择了退让,将自己内心深处的顾虑说了出来,这是一种最大的善意。他在称霸之前,就已经在试探诸葛亮,等称霸一方,必然会过河拆桥,将诸葛亮除掉,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古往今来,争权夺利,从来都是兵不血刃,对于一国之君而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哪怕是刘备这样的大人物,也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