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在五虎上将之列,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但是在三国历史大著《三国志》中的赵云却是个侠义柔肠的文臣,一生致力于保护刘备一家,并为刘备出谋划策,起着智囊团的作用。是因为《三国演义》让我们误读了历史吗?
在唐朝时期,成都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其中供奉的赵云同样跻身于文臣之列,并无武将之名,这再一次让我们的质疑得到了印证。
但是在《云别传》中刘备的话又不得不让我们产生疑惑,“子龙不弃我走也”,“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这两句话似乎又表明赵云乃是武将。
我们且观历史,赵云一生中从未担任过军队统领或者封疆大吏之类的高级将领,而是一直围绕在刘备身边做刘备的保安队长。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为赵云鸣不平了,为何功绩卓著且有勇有谋却只落得一名保安队长?
其实我们仔细看《三国志》,赵云并非一无是处,在蜀国的许多重要关头,刘备都会选择与赵云商议国家大事,比方说刘备得成都后,欲将征来的田地分给大将们作为奖赏,而赵云却认为国家尚未安定,且将田地分给了黎民百姓,用来的人心。还有一次便是关于死后,刘备心急火燎欲讨伐曹操,而赵云却劝刘备先讨伐实力较弱的吴国,虽然刘备在讨伐的过程中受了重伤,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否认赵云在战略上起到的重大作用
所以以此来看,赵云虽有武将的本事,而其战略以及出谋划策的能力更胜一筹,虽一生没担任过封疆大吏,却一直像诸葛亮一样作为军师辅佐着刘备,所以便不属于武将之列,而是一位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