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文献展在中图开展,中山先生唯一译作亮相
迪丽瓦拉
2025-08-29 09:04:32
0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近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孙中山文献展》,展出馆藏多种孙中山文献资料,含专著、传记、手迹、照片、录音等,集中呈现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与改革创新精神。展览将持续至6月12日。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孙中山文献展》展览现场。

孙中山指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助力文化发展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全国目前唯一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它由建于1912年的广东图书馆和建于1933年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合并而成,其中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即为纪念中山先生而由海外华侨募捐建成。

189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行医期间,常与陆皓东等人在南园抗风轩(今广州文德路原中山图书馆南馆)聚谈时事政治,联络革命志士。1912年,孙中山的主要助手、辛亥革命元老胡汉民以首任广东都督身份,下令保存图籍,开办广东图书馆。

1920年底,中山先生到馆参观。他在古今图书间游览良久,乃告诫馆中众人:“此等图籍,乃国宝之一种,君宜谨慎保管,及设法扩张,并购入东西国图籍,使成吾国最大之图书馆,以为新文化之一助。”中山先生作为时代先驱,不仅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为民族谋出路,也敏锐地指出了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即通过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助力文化发展。他视察广东图书馆这一历史事件被当时的新加坡华文报刊《新国民日报》报道了出来。2020年,画家曹讚以油画形式再现了这一历史场景。

油画《孙中山视察广东省立图书馆》。

独立组建孙中山专藏,出版《孙中山文献集成》

广东作为近现代革命活动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中山思想传播与实践的其中一个核心区域,大量与之相关的原始文献因而形成,散落于官私机构和个人手中。

1933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前身之一、为纪念中山先生而由美洲华侨捐资兴建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落成。开馆之初,即于馆内专辟中山纪念室,构建中山纪念文库。1941年广东省馆在粤北复办,杜定友馆长创建地方文献专藏,为纪念先生,专于“乡贤著述”中设“国父遗教”专架。其后数十年间,相关文献经历几代图书馆人的珍视守护,不断收集扩容,最终于1987年独立组建孙中山专藏,成为广东省馆特色专藏之一,并获批挂牌“孙中山文献馆”,以便社会公众阅览利用。专藏中有孙中山专著、传记、研究资料、照片、手迹、录音唱片、辛亥革命资料及纪念物品等,它们不仅承载着孙中山先生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国过往光辉革命历史的见证。

为全方位展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革命实践及其影响,做好收藏工作的同时,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不断通过整理专题目录、举办专题展览、主编参编《辛亥革命在广东》《孙中山辞典》《广东省志·孙中山志》等相关专著等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孙中山文献的利用渠道。2023年出版的《孙中山文献集成》,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台湾古籍保护学会三方合作编辑,收录1949年之前出版的孙中山著述、传记与研究相关文献902种,更是孙中山著述与孙中山研究出版史上第一次集大成的文化工程。

2023年出版的《孙中山文献集成》,收录1949年之前出版的孙中山著述、传记与研究相关文献902种,是孙中山著述与孙中山研究出版史上第一次集大成的文化工程。

孙中山多种著述的最早版本亮相

南都记者从特藏馆方面了解到,此次文献展展出了馆藏不同版本的孙中山著作全集、全书、选集等、以及孙中山有关《三民主义》学说的著述以及孙中山《建国方略》及相关学说的著作。其中,《建国方略》为孙中山的主要著作,为其建设中国的方略。包括《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即孙文学说)、《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即实业计划)、《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即民权初步)三部。孙中山原计划写第四部分《国家建设》,因其去世未果。

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民国时期研究孙中山家世、年谱、传记著述:民国时期有关孙中山历年革命史迹活动、事件的著述:有关孙中山先生逝世及奉安始末、历年纪念的著述以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纂的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相关学术成果等。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展出了不少孙中山的亲笔信札和签名的文献资源,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孙中山致清末民初时期广东华人教会著名长老区凤墀的信函、民国十二年1923年6月1日孙中山手令《大本营宣传委员公函·第一号》、民国六年《大元帅令》 等。

孙中山致好友区凤墀的亲笔信函。

此外,关于孙中山的早期著作也惊喜亮相。如有孙中山亲笔签名的《会议通则》(孙中山著,1917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最早的一部孙中山著作结集《孙大总统书牍》(吴砚云编订,上海新中国图书局1911年版);孙中山的第一部选集《孙中山先生文集》(甘乃光编,广州孙文主义研究社1925版);孙中山唯一之译作《赤十字会救伤第一法》(柯士宾著,孙文译,日本东京1907年版),是中国近代较早介绍西方医学的译述。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通讯员 朱隽嘉 郭祥文 祖巍 苗苗

图片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二百九十一):君子不忧不惧。 北洋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段祺瑞再次坐上北洋的头...
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 列车在祖国大西南的群山峻岭间飞驰,这里有壮美的山川,有厚重的历史,有绚丽的文化,有欣欣向荣的发展。 ...
原创 唐...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在这个朝代曾涌现出无数家喻户晓的诗人。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这位诗...
原创 施... 林冲被高俅陷害后,发配到沧州,途径野猪林的时候,押送林冲的董超和薛霸,要打死林冲。关键时候,鲁智深及...
原创 杨... 历史上有两个人的经历其实很相似: 两人都是年少之时替父征伐沙场,最终为混一寰宇、定鼎江山,立下了汗马...
原创 勤... 如果要说古代皇帝中最勤勉的皇帝,小编相信清朝的雍正皇帝绝对名列最前面。雍正帝的勤勉可不是史籍中的文字...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最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当数司马懿,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这五个人,只有司马...
《似锦》大结局:甄珩拒婚原因曝... 《似锦》大结局了,每个人都迎来了自己的美好结局。郁锦登基,姜似被册封皇后,姜湛和楚楚姑娘终于表明心意...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评价一个政权的好坏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的,像汉朝,唐朝等朝代,文治武功鼎盛自然受到好评;像...
“孙宋精神”如何在新时代传承?...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一场“孙宋精神”进社区数字体验周活动,于3月18日至3月21日在石门...
原创 在... 熟悉清朝历史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清朝有十二位皇帝,这皇帝的名号,小编也就不再一一叙述了,很多人都不...
原创 长...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攻克了野王, 完全截断了上党地区与韩国本土...
原创 宋...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这句诗,把古代底层老百...
文献捐赠燃文化薪火,赤子深情铸... “感谢您引来的这些资料,为我们的史料提供了更多维度的佐证。”今年1月,资阳市安岳县图书馆迎来了一批“...
游永吉县博物馆 穿越时空 与历... 永吉县与吉林市在历史上有着紧密的行政联系。清代雍正四年,清政府在永吉地区设立永吉州,这是吉林地区最早...
原创 台... 清朝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夜,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福临)去世。虽然对于顺治的真正死因或去向存疑,...
原创 白...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派大将王龁攻打韩国的上党,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面对秦军大军压境,上党没有投降秦国...
四川博物院专家:古代长江祭祀传... 成都3月22日电(单鹏)四川博物院的东北角有一座小亭子,亭内有一尊高近3米的青铜神像。神像身着中国传...
原创 他... 在中国桥梁史上,南京长江大桥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
海安:烽火中结缘的红色基因 因一个名字结缘、因同一种担当奋进。在历史的漫漫征途中,海安市李堡镇与一支连队因共同的名字,结下了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