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世界水日 看中国古人治黄“工具宝箱”
迪丽瓦拉
2025-08-29 13:33:13
0

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是全世界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

一代代中国人为了黄河安澜

励精图治 久久为功

创造出丰富的治水工具

今天是世界水日

百闻不如一见

带你看看古代治水专家的工具箱里

有哪些“宝贝”

疏堵之变的千古智慧

上古时期

面对滔天洪患

禹承父志而创新法

改“堵”为“疏”

古人在与自然的交手中

汇聚出尊重规律、因势利导的智慧

引黄古灌的穿沙奇迹

引黄古灌区遍布黄河两岸

中国古人以“引黄不惧黄”的治水胆识

创造出人类灌溉史的奇迹

千年古渠穿沙而过

奔腾大河化作汩汩清波

经陶制水管,润泽万顷荒原

黄河畔的水文密码

黄河两岸,一座座石人

或镌刻着神秘符号的石碑静立千年

中国古人以山岩为纸、斧凿为笔

在险要河段精准刻画水位刻度

将“水涨几寸、闸开几分”

化作可量化的科学法则

诠释着大河的律动

埽工技术护堤防洪

以柳枝、秸秆、黏土分层捆扎

辅以块石配重

古人创造性地将柔性材料与刚性结构相结合

汛期将成卷埽体沉入决口

通过竹索固定形成临时堤坝

层层捆扎的埽体遇水膨胀自愈裂隙

平日则以埽工护岸

借助植物根系固土防蚀

以铁锁石的稳定之源

腰铁是大型石质水利工程的“隐形骨架”

这种“以铁锁石”的工艺

既避免了传统灰浆粘结易被水流侵蚀的缺陷

又通过榫卯式结构使数吨重的条石连为整体

极大提升了闸坝、堤防的稳定性

水 生命之源 生存之本

治理黄河是一场跨越数千年的接力

在漫长历史中

一代代中国工匠的治水探索

护佑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记者:张泽钰

海报:于卓

新华社宁夏分社制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他一席话助力秦王拿下巴蜀,为秦国南征北战,而后神秘消失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如有侵权,烦请联...
原创 诸...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过不少能人和天才,他们中有的人精通诗词音韵,写下的诗词流传上千年,有的人则是能带兵会...
原创 八... 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九子夺嫡”最终以皇四子胤禛胜利而结束。四阿哥接过皇权登...
原创 同... 我们知道,神话世界中的神仙无不高高在上,即使地位最卑微的小仙,也是凡人顶礼膜拜的对象。凡间最尊贵的帝...
原创 唐... 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
原创 刘... 刘备倾全国之力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为何却不愿意带上诸葛亮? 公元221年,为了报二弟关羽的一箭之仇...
杨阜:忠义慷慨 智勇兼备 忠义慷慨 智勇兼备 杨阜(生卒年不详),字义山,天水冀县(今谷东县)人,曹魏名臣。杨阜出身的冀县,为...
如何评价雍正皇帝一生的功与过? 前言: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皇四子,初封和硕贝勒,而后册封和硕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康熙...
看一场考古展,走进“何以浙江”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娇俨 在我们心中,博物馆似乎总与“宝物”相联系,不论是玉琮王,还是鎏金阿育王塔...
历史上能力排前三的末代君主都有... 提到末代皇帝,人们往往联想到昏聩无能、骄奢淫逸的标签。但历史长河中,一些王朝的谢幕者并非庸碌之辈,他...
中世纪葡萄牙的骑士精神 葡萄牙北部的圣贡萨洛修道院 / 照片由埃德加·希门尼斯拍摄,维基共享资源 骑士理想作为一种标志中世纪...
原创 诸... 在《三国志;蜀书》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李严负责押运粮草。当时正值秋夏之际,又逢连...
韩信:生死一知己(萧何),存亡... 列位今日且听在下细说那"兵仙"韩信一生跌宕,且看这寒门小子如何从胯下钻出个开国元帅,又怎落得钟室血溅...
历史缝隙里的人︱儒吏完城:知县... 只要细细勾勒,人人都是传奇。“历史缝隙里的人”旨在调动密匝的清代史料,打捞历史夹缝中的跌宕人生。 嘉...
原创 漫... 大家好,咱们今天来讲一个历史上最厉害的天才,莱昂纳多达芬奇,我们总说达芬奇,这个达芬奇不是他的姓,他...
原创 二... 二十九军大刀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著名部队,以其独特的刀法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原创 历... 历史上的霍元甲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有禁止霍元甲习武一说吗? 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
原创 中...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他于公元前16世纪初建...
原创 满... 1644年,清兵入关,以北京为首都,从此大清朝的满人成为这里的常驻民。到1910年时,有人口统计,北...
原创 一...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替中无数的能人异士出将入相,将自己的大名留在了青史之中。不论是文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