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刚入仕的京官,为何要常年租用官服?给他们算一笔账就清楚了
迪丽瓦拉
2025-08-29 21:05:43
0

“北漂”是形容外来人在北京谋生、打拼的一个代名词,也从侧面反应出在北京生存的不易。其实,清代的时候,那些刚入仕途的小京官们就是北漂一族,他们在京城的生活情况同样也十分艰辛。租房、交通、应酬这三大支出,让这些初来乍到的京官们难以应付。

事实上,清代京官的生活状况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残酷,除去上面所说的三大支出,官服的费用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经济压力。那么,一个刚入仕途的京官在官服上面到底要花费多少钱呢?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笔账。

中国传统服饰制度,以繁琐严格著称,清代冠服制度之细更堪称是历代之最。其官服的式样、色彩、质料、饰物等细节都有明确的规定。比方说官帽,按季节分,有暖帽和凉帽;从功能上分,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

因为品级不同,帽子的形制也就不同,颜色和质料都要严格的等级差别,绝不能越级僭越。按《清史稿`·舆服志二》的记载:“凡雨冠,民公、侯、伯、子、男,一、二、三品文武官,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上书房、南书房翰林,批本处行走人员,皆用红色。四、五品文、武官,雨冠中用红色,青缘。七、八、九品文、武官,雨冠中用青色,红缘。”

至于官服,按照出席场合可分为朝服和吉服;按季节,分为冬夏两种;按功用,分为日常服和出行服。因品级有别,官服在用色、补之团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大清会典》甚至将高级官员朝服外面的端罩也按质地、皮色及其里、带的颜色,分为八个等级,以此区分身份地位。

官服象征着身份,当然在用料上都比较讲究。比如端罩的质地就有黑狐、紫貂、青狐、貂皮、猞猁狲皮、红豹皮、黄狐皮几种。官帽上的顶珠,均以贵重的宝石等材料制作。就是暖帽周围的那一道檐边,也是丝毫马虎不得,也须用名贵的皮料制作而成。

按理说,官服属于工作服性质,应该由朝廷统一发放。实则不然,清代的官服皆需官员自掏腰包购置,甚至连皇帝赏赐的服饰配件也是官员自备。

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见到皇帝赏赐官员花翎,有单眼的、双眼的还有三眼的,还有就是御赐黄马褂。只不过,皇帝并不会赏赐他们实物,而是给予了一种政治待遇和资格,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赏赐之物也得官员自行购置。

有人会问,不就是几套官服吗,又不是年年换,总不至于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吧?如果要是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清代的官服种类多,更替也十分频繁。《清史稿》中记载:“每岁春季用凉朝冠及夹朝衣,秋季用暖朝冠及缘皮朝衣。于三、九月内,或初五日,或十五日,或二十五日,酌拟一日。均前一月由礼部奏请,得旨,通行各衙门一体遵照。”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官员哪天穿什么衣服,自己是决定不了的,而是要朝廷统一下命令。晚清军机大臣王文韶在他的日记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他一年更换服饰的次数:

光绪六年他任户部侍郎,入值军机处,地位重要,频繁出入宫中。正月初一日,他入宫朝贺行礼,穿蟒袍补褂;正月十五日,在乾清门站班,穿貂褂;十九日,换染貂冠,白凤毛褂;三十日,换洋灭鼠褂;二月初七日,换银鼠褂;初八日,换银鼠袍;二十五日,换毡冠绒领棉袍;三月十二日,换绒冠夹领湖色衫;十七日,换夹袍褂;二十五日,换单褂;二十七日,换单袍。

不难看出,王文韶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换了十一套衣服,平均九天就要换一次。尽管王文韶官居高位,不能代表一般的中下级京官,但从这个例子上也可以得见清代官服制度的周密。

对于那些刚入仕途的官员来讲,购置数件或数十件官服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很多经济条件差的官员不得不采用租用官服的做法,一年到头身上穿的没有一件是自己的。所以说,清代的京官日子并不好过,甚至生活质量还不如一般的北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隆科多,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次子,康熙时期的重要大臣。隆科多的人生,从...
原创 孙... 中国历史上当上皇帝而且成功的只有三种情情况 没有皇室,各地诸侯林立,这种情况下当皇帝可能成功(楚汉。...
原创 李... 公元 627 年,长安城门悬着一颗武将的头颅。曾经令突厥闻风丧胆的燕王罗艺,此刻沦为市井百姓的谈资。...
原创 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能想象写出这么温婉词句的人,竟然是一介赌徒吗?这位古代的大咖...
原创 李... 自古以来皇家多薄情,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皇室人在对爱情方面对情人的辜负,还体现在对待亲情方面的残忍。回看...
原创 张... 《三国演义》中有句名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和平将军张治中也曾经说过,有两人相佐,天下大成。...
你家门口的岛屿就是你的?不一定... 从古到今根本没有所谓以距离来确定领土属于谁的,有很多的岛屿,离主权国或所属国远,但就是这个实实在在的...
文旅与数字化运用开启香格里拉非... 香格里拉,这个“心中的日月”,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与自然的交汇点,它孕育了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
原创 溥... 末代皇帝溥仪,一生坎坷曲折,做过皇帝,也当过战犯;享受过,也流亡过。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
周桓王与郑庄公兵戎相见,繻葛之... 嘿,各位历史小探险家们!今天咱们要一头扎进东周初期那风云变幻的历史里,认识一位在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里...
原创 秦...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不仅满足于疆域及制度的统一,同时也致力于文化上的统一。然而,由于秦文化的相对落后...
原创 历... 在《鹿鼎记》中,韦小宝集齐了四十二章经,最后真的找到了清朝埋藏在关外的宝藏。众所众知,每一个王朝一般...
原创 皇... 在《清史稿》诸臣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会...
原创 清...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家的工程,是由工部管理的,工部也因为搞工程,形而下,被人送了一个“贱”字,但工部本...
原创 考... (作者:赵辉)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追寻夏商周历史真实的演变过程,不仅是中华民族对先辈祖先的责任,也是中...
原创 靖... 纵观整个大一统王朝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外戚专权篡位的不少,西汉的王莽、隋朝的杨坚,但是以藩王身份造反成...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编制上,千户始于金朝,为世袭军职,元明一直沿袭。而清代有一个与之相近的千总的官职,但...
原创 一... 他曾独自操控3门迫击炮,让日寇惊恐地以为面对的是一支炮兵排的密集火力; 他曾特制出“辣椒面炮弹”,用...
原创 朱... 明朝首富沈万三有个哥哥名沈万二,外号“智多星”。一日,沈万二急匆匆来找弟弟,说:“祸到临头,咱们快跑...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人广泛认可。《旧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太宗命令大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