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皆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自称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寻炎黄子孙诞生的渊源。
大约在四千六百多年前,在我国黄河与长江流域一带,聚居着众多氏族部落。彼时,这些部落的首领是神农氏。然而,神农氏缺乏统领经验,无法有效化解部落间的矛盾,致使部落之间混战不断。这不仅导致大量青壮年在战争中丧生,还对生产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此时,人们迫切需要一位才能卓越、极具号召力的首领来引领大家。就在这时,黄帝应运而生。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他为人朴实敦厚,却又机敏聪慧。
黄帝年满二十岁时,其出众的才能便已广为人知。当时,神农氏管辖下的各部落相互侵吞,百姓苦不堪言,而神农氏却无力整治。已然成为少典族部落首领的黄帝,时常出兵讨伐那些不听从神农氏号令、残害百姓的部落。很快,黄帝便树立起崇高威望,各部落纷纷自觉归附,愿意听从他的指挥。黄帝深知如何壮大自身实力,他推行一系列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依照季节与气候规律,引导民众种植多种农作物,让百姓生活安定富足。此外,他还积极练兵,安抚四方,在他的统一协调下,对外征讨那些滋事侵扰的部落。
炎帝,是与黄帝同期的一位重要部落首领。与此同时,还有部落首领蚩尤,他所率领的部落生活在现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一带。传说蚩尤黑脸红须,戾气十足,性情残暴,号称有八十个兄弟。
蚩尤专挑弱小部落发起攻击,还妄图向黄河流域扩张势力。因其部落实力强大,一时间没有部落能够战胜他。黄帝思索之后,决定先解决炎帝,待自身实力更为雄厚时,再与蚩尤交战。于是,在阪泉的郊野,黄帝率领众部落军队,率先向炎帝的军队发起进攻。
历经数次战斗,炎帝的军队最终战败。炎帝领悟到黄帝的真正意图,为顾全大局,选择归顺黄帝。就这样,黄帝与炎帝的两支力量合二为一。我们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的说法,便是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