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唯一的徒弟,却让蜀国走向衰败,最后还投降了魏国
迪丽瓦拉
2025-08-30 10:06:17
0

诸葛亮有徒弟吗?有人觉得会是马谡,不错,诸葛亮的确很青睐马谡,不然也不会让他以一个文官的资质,充当主将去守街亭,诸葛亮一直把马谡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

诸葛亮对马谡的培养方式太过于拔苗助长,对马谡寄予厚望,也许是因为蜀国人才实在是太少的缘故,诸葛亮才不得不把马谡过快地提拔起来。

可是马谡还不算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加上他过早被处死,让诸葛亮一下断了收为徒弟的念头。

诸葛亮还对

诸葛乔、诸葛瞻以及庞涣

三人也是非常的看好,因为这三人都和诸葛亮有亲戚关系,诸葛亮经常会传授他们一些知识,可以说有师徒之实,因为诸葛亮没有明说,因此也不算有师徒之名。

诸葛亮唯一的弟子正是姜维,诸葛亮把一生所学全都传授给了他,可惜姜维没能让蜀汉振兴起来,反而让蜀国一步一步走向了衰败,自己最后也不得已投降了魏国。

姜维本来只是魏国的一名小将,建兴六年,诸葛亮二出祁山,围天水、上邽等地,发现姜维此人有勇有谋,诸葛亮心中暗喜:自己一身本领终于找到传人了。于是设下计谋,诬陷姜维反叛魏国。

天水太守马遵听信谗言,怀疑姜维、尹赏等人有异心,遂同郭淮连夜逃遁。姜维等人进退不得,只好投降了蜀军。诸葛亮就像捡到一块宝,把姜维留在了自己身边,当成了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

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诸葛亮见姜维来投,慌忙下车相迎,执其手言道:

“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三国志》中说道:

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姜维以降将身份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在整个三国史上也是少有。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姜维确实是青睐有加,甚至在他看来,李邵、马良等人也不如姜维。诸葛亮曾致书信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称赞姜维为凉州上士,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因为诸葛亮去世时,姜维跳槽到蜀国还不到六年。作为降将的他本就没有什么根基,跟随诸葛亮的时间又太短,没来得及建立什么功勋。尽管深得武侯的欣赏和信任,但显然不具备做接班人的资格。

诸葛亮将兵法传授与姜维,是希望姜维作为蒋琬、费祎的军事助手,弥补此二人在军事上的短板。而在写给蒋琬的信中,他把姜维海夸一通,应该是希望由蒋琬来保护他、培养他、重用他。

所以,在诸葛亮病重期间,刘禅派人询问接班人的问题时,诸葛亮说他不在了蒋琬可以接班,蒋琬之后费祎可以接班。对于费祎之后谁接班的问题,诸葛亮沉默不语,因为这时由他亲自提名姜维是不合适的。

姜维本人是一名拥有远大抱负的热血青年,酷爱军事领兵布阵之道,虽然不如诸葛亮的雄韬武略,也没有其天资卓越,但是他的一腔热血以及对兵法的极强领悟,也正是武侯所需要的。

再加上他拥有的才华和身世更是在乱世中所罕见的,就这样的人才,武侯不欣赏他还欣赏谁呢。因此,诸葛亮死后,虽然姜维的官阶并没有完全继承到诸葛亮,权力方面远远达不到诸葛亮的高度。

但姜维作为军事方面最高指挥官,诸葛亮死后,姜维一力挑起蜀国的振兴大业,独揽蜀国的军政大权,任蜀国大将军,姜维是武将出身,和诸葛亮一生谨慎行事的风格相异,为人大胆激进。

他一生中唯一服气的只有师父诸葛亮,因此,在诸葛亮死后,自己掌握了军政大权,也是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一力主张北伐魏国。

在238年—262年之间,姜维一共发起了11次北伐,胜利3次,失败3次,5次打平,从军事角度说,互有胜负。可是从政治经济角度说,蜀国已经败了,因为当时蜀国是三国里最弱的一个国家,依靠天险,固守有余,进取不足。

和蜀国不同,魏国国力昌盛,占据了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资源,如果任由三国这样自然发展,蜀国一定会被慢慢耗死。

姜维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可惜一直都是出兵不利,这就注定了蜀国失去了进取的能力,蜀国走向衰败是必然的事。

不少史学家认为蜀国败在了姜维的手上,姜维不顾当时蜀国的真实情况,执意北伐,空耗了蜀国大量的财力物力,才最终让蜀国走向衰败。

其实,姜维的大方针是没有错的,那个时候的蜀国,就像是在温水里的青蛙,不跳出去,迟早死在锅里,奋力一跳,还有少许成功的希望,这就是以攻代守,可惜诸葛亮终其一生都没能完成的大业,他的弟子姜维也是回天乏术,时也命也!

最终刘禅先一步投降了魏国,还手握大军的姜维用上了他一生中最后一计,想使用离间计,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本来姜维是想让钟会自立为王,反抗魏国。

姜维就可以趁他们争得两败俱伤的时候,自己渔翁得利,再重整蜀汉大旗,就有机会复兴蜀汉,可惜了棋差一着,钟会最终失败被杀,自己也自刎报国,可悲可叹!

网友们,你们觉得蜀国最终衰败是姜维的责任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化新观察丨敦煌遗珍“还乡” ...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日前发布最新成果—— 《敦煌文献全集》首批推进项...
原创 中... 文/寻史奇谈 在古代中国,很多朝代都有“兄终弟及”的情况,兄终弟及意思是,一位皇帝去世了,皇位并不是...
原创 王... 周公辅佐兄长武王姬发平定天下,定下周朝基业,武王病逝之后,太子成王年幼,周公尽心辅佐,管叔蔡叔图谋不...
原创 “... 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随着文化的传承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经过长时间的融合,...
苏联媒体如何在1944年贬低诺... 2025年4月8日 苏联的头号报纸仅在1944年6月7日的头版最上方以小字号提及了诺曼底登陆。/《...
原创 明... 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的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
原创 《... 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去陕西视察,表面是体察民情,慰劳三秦父老子弟。实则是去查察秦王是否有“异...
高福顺:高句丽建国神话传说纪事... 摘要:高句丽建国神话传说具有中原与朝鲜半岛的二元纪事体系特征,并非传统学界所认知的一元纪事体系。《魏...
原创 溥... 导读: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隔一天先后病死,根据慈禧遗旨,醇亲王载沣的长子,年仅3岁的爱新...
原创 刘... 刘邦战胜了项羽,这件事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而刘邦...
原创 2... 不知道女性读者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嫁到非洲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没想过,因为...
原创 清... 老祖宗常说人生的四件事,包括“金榜题名”。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当官是一项很好的工作。不仅有很高的社会地...
原创 日... 爱情是什么?爱情其实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冷暖自知。 有人说, 对于女性来说,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才...
原创 与... “永久中立国”这个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顾名思义,就是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该国家都不会站在...
原创 苏... 苏联在没有解体的时候,一直想要炮轰美国白宫。然而令苏联人没想到的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却干了炮轰...
原创 日... 看惯了古装剧里一言九鼎、杀伐果断的帝王和享受荣华富贵、高高在上的皇族成员,让我们误以为世界上所有的皇...
原创 畸... 当今世界总共有二十一个发达国家,这其中大部分像美国、英国、法国这类的欧美国家被誉为发达,相信并没有人...
原创 清... 清朝一直以来就是备受导演和作家的喜爱,经常会有很多的影视剧呈现给我们这些观众,不得不说这个朝代是离我...
原创 德... 二战结束后,德国一分为二,东德与西德在不同阵营的影响下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光流转至 1990...
苏联早期的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忠于布尔什维克的红军部队进攻喀琅施塔得 维基共享资源 这场叛乱对列宁产生了惊人的影响,因为喀琅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