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被我们称为千古一帝,和汉武帝并称秦皇汉武,引领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历史,秦始皇在我们眼中是吞并六国,第一个统一中原的皇帝,这样的秦朝虽然强大,但民众没有归心,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兴土木等残暴行为,让秦朝迅速灭亡,原本想要延续数千年的理想也在二世的手上烟消云散,秦朝灭亡之后西汉建立,新生的王朝在处理各种国家事情上选择延续秦朝的制度规则,让我们很奇怪,为何刘邦会选择一个短命王朝的制度?
研究历史我们发现,秦朝的短命和秦朝的制度没有关系,作为统一帝国的先行者,秦始皇为大一统王朝制定很多优秀的规定,适用于生活的各方各面,有利于民族的统一,国家的发展,只不过秦始皇的抱负还没有开始施展就突然离世,即位的秦二世胡亥在赵高的控制下没有让制度发挥最大的功效,导致秦朝倾塌,西汉建立之后研究秦朝的规章制度,选择继承秦制,当然刘邦并没有照搬秦朝的制度,他做出一个小小的改动,就是这个小改动,让西汉没有重蹈覆辙,而是延续四百多年,刘邦做了什么样的改动。
说这个改动之前我们要说一说做改动的原因,秦始皇是贵族,即便在赵国做质子,也不能改变他是贵族的身份地位,有着这样的身份,秦始皇可以放眼天下,站在足够高的位置统领中原王朝,但这样的位置也导致秦始皇并不懂得民间疾苦,或者说,他感受到的民间疾苦不够全面,在这个领域上,刘邦有发言权。刘邦是白手起家的皇帝,原本只是民间的流氓,担任官职之后抓住机会起兵对抗秦朝,在建立帝国之后看到秦始皇实行的律法,有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
秦始皇的政策都是统一,制定统一的规定让人们遵守,书同文车同辙都是加快民族融合的好政策,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让刘邦认为不妥,在民族融合,统一的过程中,也需要尊重民族各自的精彩,实行大统一不代表不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以刘邦在律法上添加尊重当地人民习惯。这样的规则让新的王朝得到原来六国百姓的认同,保证王朝不会被抵制,这也就是汉朝比秦朝长寿30多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