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组拍摄于百年前的清朝末年百姓生活旧照,其中不但有晚清末年笑容甜美的恩爱夫妻留影,亦是可以一窥刨红薯丝的清秀少年。彼年正是七月好风景,牵鹿饮水踏湖光。案前清史百年记,徒留潇洒在人间。众所周知古代的夫妻间的相处方式大多数是相敬如宾,他们平日里表达情感的方式都比较含蓄,很少有这般甜蜜恩爱的拥抱,可见是摄影师的提点与要求。
这是清朝末年上海城内一位名叫容闳的名士和外国人下国际象棋时候的留影旧照,据历史文献记载容闳乃是晚清时期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容闳一生功绩不小,不但竭尽所能参与创建了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而且还带头组织了晚清时期的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
图为晚清时期一位正在刨红薯丝的清秀少年留影,对于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来说,这清甜美味的红薯想必并不陌生。每到秋收季节,农家们会将收获回来的红薯洗干净切片或者刨成丝,然后在晒干磨成粉。而这红薯粉可以用来烙饼,或者做成粉条当成主食享用,其中的香甜爽口,可谓是美味至极。
这是清朝末年的北京留影旧照,老照片中乃是晚清时期的北城练勇正在整理一堆铜钱,从其场景和动作来看,应该是在给士兵们发饷,而且旁边还有外国人为官。众所周知晚清时期曾有大量的洋人进入本土,他们对本土的百姓穿着打扮和生活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会沿途拍下来制成照片,然后售往世界各地。
图为晚清时期一位外国摄影师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南拍摄的老照片,一眼望去天宽地阔,干净整洁的京城大道非常的气派盎然,千百年的帝王之气亦是俨然而起,让人忍不住肃然起敬。世人都说不登长城非好汉,而君言非也,有生之年游京城,感受一下千百年前的帝王将相气息,未免不失为人生一大惬意之事。
这是清朝末年福州附近的闽江风光旧影,老照片中一位神情淡然萧瑟的男人坐在岸边发呆,其眼神所向之处虽是青葱翠绿的湖光美景,只是其身影却满是落寞黯淡,并不见一丝欢喜之气,不知彼时的他是在看美景,还是想着令人惆怅的心事。向江饮去牵白马,手中浊酒催白发。但谢青山不老人,不负世间万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