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早期的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迪丽瓦拉
2025-08-30 15:33:23
0

忠于布尔什维克的红军部队进攻喀琅施塔得

维基共享资源

这场叛乱对列宁产生了惊人的影响,因为喀琅施塔得水兵曾是布尔什维克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导言

喀琅施塔得叛乱是斯捷潘-彼得里琴科领导的苏联水兵反抗早期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的一次起义,但没有取得成功。

起义发生在 1921 年 3 月的头几个星期,地点在喀琅施塔得,这是芬兰湾科特林岛上的一个海军要塞,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基地,也是通往彼得格勒(即现在 35 英里外的圣彼得堡)的前哨。由于喀琅施塔得水兵对政权忠心耿耿,这次叛乱让列宁意识到国内的不满情绪正在上升。红军残酷镇压了叛乱,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之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

叛乱原因

1920 年布尔什维克党会议:坐着的(从左起)有埃努基泽、加里宁、布哈林、托姆斯基、拉舍维奇、加米涅夫、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谢列布里亚科夫、列宁和雷科夫/维基共享资源

内战结束时,布尔什维克俄国已经精疲力竭,百废待兴。1920 年和 1921 年的旱灾以及 1921 年的大饥荒为这场灾难画上了句号。在十月革命后的几年里,流行病、饥饿、战斗、处决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崩溃,再加上盟军的军事干预和内战,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另有一百万人逃离俄国。一些人跟随弗兰格尔将军经远东离开;另一些人则是为了躲避战争的蹂躏,或是因为他们支持战败的一方。大部分移民都受过教育,拥有技能。

在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政府推行了战争共产主义政策。布尔什维克推行战争共产主义的目标存在争议。一些评论家,包括一些布尔什维克人,认为其唯一目的是赢得战争。历史学家理查德-皮普斯(Richard Pipes)等其他评论家则认为,战争共产主义实际上是试图立即实施共产主义经济,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期望立即大规模增加经济产出。

战争共产主义加剧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许多苦难。农民拒绝合作生产粮食,因为政府拿走了太多粮食。工人们开始从城市向农村迁移,因为在农村养活自己的机会更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用工业品换取粮食的公平交易的可能性,使剩余城市人口的困境更加恶化。1918 年至 1920 年间,彼得格勒的人口减少了 75%,莫斯科减少了 50%。

由于私人工业和贸易被禁止,而新建立的国家又无法充分履行这些职能,俄罗斯的大部分经济陷入了停滞。据估计,1921 年矿山和工厂的总产量下降到了一战前水平的 20%,许多重要产品的产量下降幅度甚至更大。例如,棉花产量下降到战前的 5%,铁产量下降到战前的 2%。农民拒绝耕种土地,以此应对征用。

到 1921 年,耕地面积缩减到战前的 62%,收成仅为正常水平的 37%。马的数量从 1916 年的 3500 万匹下降到 1920 年的 2400 万匹,牛的数量也从 5800 万头下降到 3700 万头。美元汇率从 1914 年的 2 卢布上升到 1920 年的 1 200 卢布。尽管有禁止牟取暴利的戒严法的威胁,俄国还是出现了黑市。卢布崩溃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物易物的制度,

到 1921 年,重工业的产量下降到了 1913 年的 20%。90%的工资都是 “货到付款”(以货物而非货币的形式支付)。70%的机车需要修理,粮食征用加上七年战争和严重干旱的影响,导致了一场饥荒,造成 300 万到 1000 万人死亡。

结果,一系列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如坦波夫起义)席卷全国。转折点是 1921 年 3 月初在海军基地发生的喀琅施塔得叛乱。这次叛乱对列宁产生了惊人的影响,因为喀琅施塔得水兵曾是布尔什维克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内战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

提出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塞瓦斯托波尔 / 维基共享资源

2 月 26 日,喀琅施塔得水兵代表前往彼得格勒调查情况。2 月 28 日,针对代表们关于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对罢工进行严厉镇压的报告(这些说法可能不准确或被夸大了[2]),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舰的船员们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提出了 15 项要求[3]:

立即重新选举苏维埃。目前的苏维埃不再表达工人和农民的意愿。新的选举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前应进行自由的选举宣传。工农、无政府主义者和左翼社会主义政党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工会和农民组织的集会权和自由。最迟于 1921 年 3 月 10 日组织召开彼得格勒、喀琅施塔得和彼得格勒地区无党派工人、士兵和水兵会议。释放社会党的所有政治犯以及工人阶级和农民组织的所有被监禁的工人、农民、士兵和水兵。选举一个委员会来调查所有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的人的档案。废除武装部队中的所有政治部门。任何政党都不得享有传播其思想的特权,也不得为此接受国家补贴。应建立各种文化团体来取代政治部门,并从国家获得资源。立即取消在城镇和农村之间建立的民兵分遣队。除从事危险或不健康工作的工人外,所有工人的口粮一律平等。取消党在所有军事团体中的战斗分遣队。取消工厂和企业中的内卫队。如果需要警卫,应在考虑到工人意见的情况下提名。给予农民在自己土地上的行动自由和拥有牲畜的权利,只要他们自己照管牲畜,不雇用雇工。我们要求所有军事单位和军官培训团体都赞同这一决议。我们要求新闻界适当宣传本决议。我们要求建立流动工人管理小组。我们要求批准不使用雇佣劳动的手工业生产。

回应

1941 年底正在建造中的克龙施塔特号的德国空军侦察照片;照片右中段为其舰尾部分/维基共享资源

在这 15 项要求中,只有两项与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 “小资产阶级 ”有关,即还算富裕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两项要求为所有不雇工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提供 “充分的行动自由”。与彼得格勒工人一样,喀琅施塔得水兵也要求实现工资平等,并结束限制工人出行和将食物带入城市的路障分遣队。

3 月 1 日,卫戍部队召开大会,米哈伊尔-加里宁和波罗的海舰队政委库兹明也出席了会议,他们代表政府发表了讲话。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其中包括上述 15 项要求。

3 月 2 日,水兵、士兵和工人组织代表会议在听取了库兹明和喀琅施塔得执行委员会主席瓦西里耶夫的发言后,逮捕了这两人,并在立即发动进攻的不实谣言中批准成立临时革命委员会[4]。

政府在同一天发出了最后通牒。该通牒声称,起义 “无疑是法国反间谍组织策划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决议是 “SR-黑百人 ”决议(SR 指 “社会革命党人”,这是一个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列宁归来前曾在苏维埃中占主导地位,其右翼拒绝支持布尔什维克; 黑色百人团 "是革命前的反动势力,甚至可以说是原法西斯主义势力,他们攻击犹太人、劳工激进分子和激进分子等)。

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档案馆发现了一份保存于 1921 年并标有 “绝密 ”字样的手写备忘录,这为列宁怀疑与喀琅施塔得事件有关的国际阴谋提供了佐证。这份文件包括有关喀琅施塔得叛乱的资源、人员、武器和计划的非常详细的信息。文件还详细介绍了白军和法国政府支持喀琅施塔得水兵三月叛乱的计划。

其标题为《关于在喀琅施塔得组织起义问题的备忘录》。

该备忘录是一个名为 “民族中心 ”的组织所撰写的文件集的一部分,该组织起源于 1918 年初,是一个自称为 “在俄国为反对布尔什维克而成立的地下组织”。在遭受军事失败和许多核心成员被捕后,该组织于 1920 年底在流亡中重组。弗兰格尔将军率领训练有素的数万大军整装待发,是他们的主要军事支持基地。这份备忘录是 1921 年 1 月至 2 月初由国家中心在芬兰的一名代理人撰写的[5]。

然而,包括著名历史学家保罗-阿维利奇(Paul Averich)在内的其他人对这些指控提出了质疑。其中包括备忘录没有署名的证据。

然而,阅读这份文件很快就会发现,喀琅施塔得并不是白人阴谋的产物,而是白人 “民族中心 ”试图利用它认为可能 “在来年春天爆发 ”的自发 “起义 ”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报告指出,“在水兵中,可以发现许多明确无误的迹象,表明群众对现有秩序的不满”。事实上,“备忘录 ”指出:“我们不能忘记,即使法国司令部和俄国的反布尔什维克组织不参与起义的准备和指挥,喀琅施塔得的起义也会在来年春天发生,但在短暂的成功之后,它将注定失败”。[转引自阿夫里奇:《喀琅施塔得》,1921 年,235、240 页。]

阿夫里奇拒绝接受 “备忘录 ”可以解释起义的观点: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秘密备忘录》曾经付诸实施,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在起义之前,移民和水兵之间存在任何联系。相反,起义具有自发的特点......从起义者的行为来看,几乎看不出事先有任何精心准备。如果有事先安排好的计划,水手们肯定会多等几个星期,等冰雪融化....。此外,叛军还允许加里宁(共产党领袖)返回彼得格勒,尽管他本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质。此外,叛军没有试图夺取....。同样重要的是,大批共产党人参加了这场运动......水兵们无需外界鼓励就举起了起义的旗帜....。喀琅施塔得叛乱的时机显然已经成熟。引发叛乱的不是移民阴谋家和外国情报人员的阴谋诡计,而是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浪潮和邻近的彼得格勒的劳工骚乱。随着起义的展开,它沿袭了从 1905 年到内战期间早先爆发的反对中央政府的模式”。[转引自阿夫里奇,《喀琅施塔得》,1921 年,111-112 页]

此外,从白人 “民族中心 ”对起义的反应可以看出《备忘录》是否在起义中起了作用。首先,他们既没有向起义者提供援助,也没有让法国援助他们。其次,“国家中心 ”在赫尔辛福斯的首席代表、弗兰格尔将军在芬兰的官方代表格里姆教授在起义被镇压后对一位同事说,如果爆发新的起义,他们的组织一定不能再措手不及。阿夫里奇还指出,叛乱 “使移民失去了平衡”,“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执行秘密备忘录,作者的警告完全得到了证实”。[阿夫里奇,212-123][6] 。

镇压叛乱

德国对喀琅施塔得的空中侦察照片,1942 年 6 月 1 日/维基共享资源

3 月 7 日,布尔什维克政府开始进攻喀琅施塔得。[8] 在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的指挥下,约 60,000 名士兵参加了进攻。[9] 他们急于在海湾融化前控制要塞,因为这将使其成为陆军无法攻克的堡垒。3 月 17 日,布尔什维克军队最终攻入了喀琅施塔得城,而此前已有超过 10,000 人丧生。[11] 虽然没有关于叛军战斗损失的可靠数字,但历史学家估计,在叛乱后的几天里,有数千人被处决,还有相当多的人被关进监狱,其中许多人被关进了索洛夫基劳改营。(这些人给新独立的芬兰造成了第一个严重的难民问题。[13])苏联官方数字称,约有 1000 名叛军被打死,2000 人受伤,2500 人被俘,8000 人叛逃到芬兰,而红军阵亡 527 人,受伤 3285 人。

3 月 19 日,布尔什维克部队完全控制了喀琅施塔得市,但在此之前,布尔什维克部队的伤亡人数从 527 人到 1412 人不等。苏联官方数字估计有 1 000 名叛军阵亡。6 000 至 8 000 名叛军逃往芬兰。俘虏人数从2,300人到6,528人不等。1,050至1,272人被释放。750至1486人被判处五年强迫劳动。1,200至2,168人被处决。在芬兰的难民也通过大赦得到了赦免。Petrichenko 本人也是难民之一,他作为难民在芬兰一直生活到 1945 年。[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在加入 GPU 后被送回苏联。同年晚些时候,他因被控从事间谍活动而死于苏联战俘营。

喀琅施塔得投降的第二天,布尔什维克庆祝了巴黎公社五十周年。

虽然红军部队镇压了起义,但人们对事态的普遍不满还是得到了最有力的表达。在这种不满情绪的背景下,列宁也认为世界革命并不迫在眉睫,于是在 1921 年春开始用他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

无政府主义者埃玛-戈德曼(Emma Goldman)当时正在彼得格勒,她批评列昂-托洛茨基在镇压起义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这使他后来对斯大林政权的批评变得虚伪。[17] 但托洛茨基回应说,戈德曼的批评主要是敷衍了事,忽略了 1917 年亲布尔什维克的喀琅施塔得起义与 1921 年主要是 “小资产阶级 ”的喀琅施塔得起义之间不同的社会构成。

卫戍部队的组成

斯捷潘-马克西莫维奇-彼得里琴科/维基共享资源

布尔什维克政策的捍卫者,如英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阿比-巴坎(Abbie Bakan),声称喀琅施塔得起义者与 1917 年的革命英雄不是同一批水兵。

然而,Israel Getzler 提供了详细的证据,证明绝大多数水兵自 1917 年以来就一直在海军服役:[19] ......

......1920年底,在喀琅施塔得,老兵政治化的红色水兵仍占多数,这一点可以从有关两艘大型战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塞瓦斯托波尔号--船员的确凿统计数据中得到证实,这两艘战列舰自 1917 年以来就以革命热情和效忠布尔什维克而闻名。在已知入伍年份的 2028 名水兵中,有不少于 1904 人(占 93.9%)是在 1917 年革命前和革命期间入伍的,其中最多的 1195 人是在 1914-16 年入伍的。只有约 137 名水兵(占 6.8%)是在 1918-21 年期间应征入伍的,其中有 3 人是在 1921 年应征入伍的,只有他们不是在 1917 年革命期间入伍的。至于整个波罗的海舰队(包括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塞瓦斯托波尔号)的水兵,在 1921 年 1 月 1 日服役的水兵中,至少有 75.5% 可能是在 1918 年之前被征召入伍的。超过 80% 的人来自大俄罗斯地区(主要是俄罗斯中部和伏尔加地区),约 10% 来自乌克兰,9% 来自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

......也不像人们经常声称的那样,新招募的约 400 名亚辛斯基访谈过的士兵,其人数之多足以冲淡甚至 “削弱 ”喀琅施塔得红色水兵的士气。埃文-莫兹利(Evan Mawdsley)发现,到 1920 年 12 月 1 日,“计划招募的 10,384 名新兵中只有 1,313 人抵达”,而且即使是这些新兵似乎也驻扎在彼得格勒波罗的海第二船队的兵营中。

托尼-克利夫(Tony Cliff)在为布尔什维克政策辩护时说:"俄国的产业工人始终是少数,他们的人数从 1917 年的 300 万下降到 1921-22 年的 124 万,下降了 58.7%。农业无产阶级的人数也从 1917 年的 210 万下降到两年后的 3.4 万(下降了 98.5%)。但是,随着土地的得到土地包产到户,农民家庭(而不是个人,后者要多出许多倍)的数量却从 1918 年初的 1650 万户增加到了 1920 年的 2500 多万户,增幅约为 50%"[20]。

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声称,驻扎在喀琅施塔得的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大多是新招募的农民出身。

1921 年 3 月喀琅施塔得起义的领导人斯捷潘-彼得里琴科(Stepan Petrichenko)本人就是乌克兰农民。[21] 他后来承认,他的许多兵变同伴都是来自南方的农民,他们同情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农民运动。彼得里琴科说:"我们回家后,父母问我们为什么要为压迫者而战。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22]。

附录

注释

  1. 马修-怀特,《二十世纪大屠杀的资料来源清单和详细死亡人数》。Death Tolls Retrieved July 8, 2008.
  2. 保罗·阿夫里奇。喀琅施塔得,1921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Ida Mett。喀琅施塔得公社,最初以法语出版,名为《克朗施塔德公社》(巴黎:1938年)。摘录在线,喀琅施塔得前夕的彼得格勒。blacked.net。检索日期:2008年10月31日。
  4. Scott Zenkatsu Parker,Mary Huey编辑,作者注释翻译,在线,《喀琅施塔得密歇根大学的真相》。检索日期:2008年10月31日。
  5. Abbie Bakan,“喀琅施塔得——悲剧的必然性”(首次刊登在《社会主义工人评论》136(1990年11月)marxisme.dk.2008年10月31日检索。
  6. 无政府主义者常见问题编辑集体,喀琅施塔得起义是什么?infoshop.org您的在线无政府主义社区。检索日期:2008年10月31日。
  7. 奥兰多Figes。人民的悲剧:1891-1924年的俄罗斯革命。(纽约:维京出版社,1997年),760页。
  8. 图763。
  9. 图767。
  10. 图763。
  11. 图767。
  12. 图767。
  13. Erkki Wessmann的《1921年喀琅施塔得起义及其在芬兰的后裔》。(仅限芬兰语网站和书籍)检索日期:2008年10月31日。
  14. A.S.普霍夫。克朗施塔茨基miatezh v 1921 g.(列宁格勒,OGIZ Molodaia Gvardiia.)(在俄罗斯)
  15. Erkki Wessmann的《1921年喀琅施塔得起义及其在芬兰的后裔》。
  16. “Kapinallisen salaisuus”(《反叛者的秘密》),Suomen Kuvalehti(芬兰杂志,在线[1]),第SK24期(2007年):39.15.2007
  17. 艾玛·戈德曼的《托洛茨基抗议太多》首次由ANARCHIST COMMUNIST FEDERATION出版。[苏格兰格拉斯哥,1938年],在线“Emma Goldman论文”,(伯克利:加州大学)sunsite.Berkeley.edu。检索日期:2008年10月31日。
  18. 莱昂·托洛茨基著《喀琅施塔得上空的色调与哭泣》,marxists.org,2008年10月31日检索。
  19. Israel Getzler。喀琅施塔得,1917-1921:苏联民主的命运。(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年),207-208。;Evan Mawdsley。俄罗斯革命与波罗的海舰队:战争与政治。(伦敦:1978年)和诺曼·E·索尔。起义中的水手:1917年的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堪萨斯大学出版社,1978年)提出了类似的证据。
  20. 托尼·克利夫。列宁:1923年围攻革命。第3卷(伦敦:书签,1987年),第143页。
  21. W.布鲁斯·林肯。红色胜利:俄罗斯内战史,1918-1921。(纽约,达卡波,1989年),498。
  22. 林肯,495年。

参考文献:

  • 阿夫里奇,保罗。喀琅施塔得,1921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6年。
  • 《俄罗斯革命》(1960年第5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7年再版。
  • 克里夫,托尼。列宁。4卷。1975-1979
  • 列宁:建党第一卷
  • 列宁:一切权力归于苏联第二卷
  • 列宁:1923年围攻革命。第3卷伦敦:书签,1987年。
  • 列宁:布尔什维克与世界革命v.4
  • 菲格斯,奥兰多。人民的悲剧:1891-1924年的俄罗斯革命。纽约:维京出版社,1997年。ISSN 0037-6795
  • Getzler,以色列。喀琅施塔得,1917-1921:苏联民主的命运。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年。
  • 林肯,W.Bruce,《红色胜利:俄罗斯内战史,1918-1921》。纽约,达卡波,[1989]1999年。
  • 列宁,V.I.和列昂·托洛茨基,喀琅施塔得。(俄译)开拓者出版社,2001年。
  • 林奇,迈克尔。反应与革命:1894-1924年俄罗斯革命。伦敦:默里,2005年。
  • 莫兹利,埃文。俄罗斯革命与波罗的海舰队:战争与政治。伦敦:1978年。OCLC 59054548
  • 梅特,艾达,喀琅施塔得公社。(最初以法语出版,名为《克朗施塔特公社》,巴黎:1938年。)蒙特利尔:我们这一代出版社,1971年。OCLC 694438
  • Riasanovsky,N.V.和Mark Steinberg,《俄罗斯史》。(2卷)修订版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2004年。
  • 服务,罗伯特。列宁传记。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贝尔克纳普出版社,2000年。
  • 《起义中的水手:1917年的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堪萨斯大学出版社,(1978年)1986年。
  • 拉扎尔,沃林。未知的革命。《自由生活版》,纽约,1974年。
  • 韦斯曼,埃尔基。1921年喀琅施塔得起义军及其在芬兰的后裔,飞行员Kustannus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孝... 孝懿仁皇后:康熙皇帝最疼爱的一位皇后 文|南派将军 在古代,皇族中人的身份都是极其尊贵的,作为他们的...
原创 嘲... 前言:为什么西方国家支持的政权往往禽兽不如?因为,西方政客即禽兽! 在近百年的历史上,凡是西方政客支...
原创 国... 凡人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说起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有一个人的风头要盖过三国时期的...
原创 古... 大家好,这里是知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太监故事,欢迎关注哦。 俗话说:付出有多大,收入就有多...
原创 苏... “斯大林急切地希望中国参战。” 朝鲜战争开始后,斯大林数次联系中方,希望中方能够派兵,并且表示可以为...
原创 光... 导语:满清王朝虽然已经走下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它曾经留下了许多的疑问,时至今日依旧无法被解答。比如38...
原创 古... 古代公主下嫁,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甚至风光高于皇子娶亲。例如清朝乾隆的女儿,著名的十格格下嫁给和珅的...
原创 列... 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每一次败仗之后都是割地赔款。前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有八国联军攻打北京...
原创 王... 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似乎成了许多功臣宿将难以逃脱的宿命。古往...
原创 唐... 全文共2049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军队一直是维护统治者统治地位的重要角色,是保证国家安定、百姓安...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三师任命了... 1941年1月,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在安徽南部地区包围了新四军军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
原创 刘... 西汉的历史上,刘邦换太子的风波,是非常著名的故事。太子刘盈和皇后吕雉在面对赵王刘如意和戚夫人的攻击时...
原创 关... 说起关陇集团,我们都知道势力很大,因为在成立的时候就是个军事组织。后来这些军事组织和当地的世族大家联...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网罗了一堆能征善战的大将,仅在他的凌烟阁中就有二十四功臣。可是在《西游...
原创 关... 你心目中的关羽是什么样的? 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只是民间传说! 斩颜良,守荆州...
原创 唐... 在唐朝,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社会风气也较为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个性鲜明、能力出众的公主...
自元惠宗开始,蒙古与大明之间进...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蒙古长期分裂 自从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残余势力在蒙古大草原上游牧,史...
原创 汉... “延年”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意思是延长寿命,表达了对绵长生命的追求。在汉武帝的时候,就同时有四位大臣的...
原创 《... 电视剧《尚食》讲述了明朝永乐年间,少女姚子衿(吴谨言饰)入选为尚食局宫女,坚持对中华美食技艺的追求,...
原创 古... 我们现在很多人眼中的美女都是些瘦瘦高高的女孩子,看起来非常有气质,身材也能完全的显露出来,这样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