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和俄罗斯本来就属于同源同种。在1000多年前的基辅罗斯时代,乌克兰的首都基辅是整个罗斯公国的首都。然而,自俄罗斯帝国形成以来,乌克兰就成了俄罗斯的一块非常难以啃下来的硬骨头。
虽然后来哪怕乌克兰曾经成为了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的一部分,但乌克兰人始终并不是发自心底地认同俄罗斯,直到乌克兰到了苏联解体后还是选择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独立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搞得非常僵,甚至因为克里米亚问题开始分道扬镳。那么出现这些问题背后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罗斯民族的分裂
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叫留里克王朝,它是由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也把东斯拉夫人称为“罗斯人”。我们今天说的“俄罗斯”其实是“罗斯”,只是翻译方面出了一些问题。在留里克王朝时期,基辅于882年成为该国的首都。
基辅罗斯
10世纪中期左右,留里克王朝分裂为大小诸侯国,罗斯的历史走向开始发生巨变。140年,蒙古人的入侵奴役了东北的罗斯各公国,其中伏尔加河中游的弗拉基米尔公国最为严重,分裂后被蒙古牢牢控制,而蒙古的野蛮文化和制度对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中,俄罗斯族出现在了弗拉基米尔一带。后来,莫斯科公国正是从此时开始慢慢崛起。
然而,罗斯公国西南部的基辅被邻居立陶宛所吞并。立陶宛虽然也是斯拉夫人所建立的国家,但西欧文化对其影响深远,天主教成了本国最大的宗教,这与俄罗斯东正教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乌克兰一直保持着东正教的信仰,但在立陶宛的统治下,慢慢开始接触到了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了新的乌克兰民族。比如在语言方面,基辅形成了不同于俄语的乌克兰语。
16世纪,莫斯科大公国驱逐了蒙古人,基本实现了罗斯国家的统一。然而,当时乌克兰仍在立陶宛的控制之下。俄罗斯的伊凡三世曾声称乌克兰属于罗斯国的祖地,想收回,但没有成功。为了应对强大的俄罗斯的骚扰和侵袭,波兰和立陶宛决定合并,此举使得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收复乌克兰。
第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残暴统治
17世纪,乌克兰国内开启了民族的独立运动,试图摆脱波兰-立陶宛的控制。这场独立运动前前后后持续了接近几十年。当时波兰-立陶宛的国力非常强大,导致乌克兰的独立运动进程阻滞。结果乌克兰独立运动的领袖直接选择向俄罗斯求助,并且开出了可以并入俄罗斯的条件。
乌克兰并入俄罗斯也并非是毫无条件的,主要的条件是可以保持自治权。即乌克兰承认了俄罗斯皇帝的主权,但乌克兰的内政基本上是乌克兰人的责任。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同意了这一请求,于是乌克兰选择并入了俄罗斯帝国。
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可以说是“才离虎穴,又入狼窝”。很多乌克兰哥萨克贵族没多久就意识到并入俄罗斯的做法有多愚蠢,于是大家都想脱离俄国,然后重新加入波兰。此举立刻引发了俄罗斯和波兰的长期战争,最终战争的结果是乌克兰东部被俄罗斯占领,而西部被波兰占领。因此,东乌克兰深受使用俄语的俄罗斯的影响。而西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之间有很深的隔阂,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波兰前后被瓜分了三次,最后一次的时候整个乌克兰都被完全划入俄罗斯版图。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她废除了地方自治权,当然也包括乌克兰。1775年,她下令军队突然进驻乌克兰,直接废除了乌克兰当地的哥萨克军队。叶卡捷琳娜甚至把乌克兰的土地直接送给许多俄罗斯贵族,并开始鼓励百姓直接移民乌克兰。1783年,叶卡捷琳娜在乌克兰建立了农奴制。她还强行在乌克兰推广俄语,试图消灭乌克兰语。在波兰,乌克兰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可是在被俄罗斯统治时期,它成了文盲最多的地方。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这也加剧了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之间的矛盾。
第三,苏联时代的乌克兰
苏联时代,乌克兰成为了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然而,在一战前,乌克兰一直在尝试独立。苏俄成立后,乌克兰又被视为俄罗斯文明发源的地点,因此就更加不被允许独立了。1921年,斯大林为了控制格鲁吉亚,在这里发动了大规模屠杀。此事之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在苏俄武力的威慑下并入了苏联。列宁当时对斯大林的做法非常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乌克兰并入苏联后成为苏联的粮仓。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斯大林搞农业集体化,强迫农民为工业化买单。乌克兰成了此举的牺牲品,很多人的土地被强行没收。农业集体化降低了乌克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乌克兰粮食产量大幅下降。正因为如此,1932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只有5500万至6000万吨,远低于预期的9070万吨。为了强迫农民生产,苏联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法律,将近8万农民被处死。
乌克兰人民纪念大饥荒80周年
斯大林的暴力手段加剧了乌克兰农民的反抗,他们宁愿被活活饿死也不愿从事生产劳动。于是,这就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乌克兰的大饥荒。有学者预测,死于这场饥荒的人数达到700万甚至1500万,其中约300万死于乌克兰。从1932年到1933年,苏联还清洗了乌克兰的知识分子、作家和其他具有民族主义观点的民族文化精英。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以百万士兵入侵苏联。当德国人进入乌克兰时,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乌克兰人民竟然在街道两旁列队欢迎德国人。他们以为是德国人解放了乌克兰,很多乌克兰人加入德国后开始对抗苏联。当然后来乌克兰人才发现,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和俄罗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德国并不是来解放他们的,而是更为残暴的统治者。
二战结束后,苏联为了巩固其在波兰扩张的部分领土,强迫乌克兰人移居波兰。然而,这又引发了对于波兰人和乌克兰人的大屠杀。斯大林死后,乌克兰的农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赫鲁晓夫是对乌克兰最好的一位苏联领导人。他在位时主张大力发展农业,重视农民利益,使乌克兰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他甚至将克里米亚划入乌克兰,以缓和乌克兰的民族矛盾。然而,来自乌克兰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却开始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最终拖垮了苏联经济。最后,苏联解体了。
总结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乌克兰终于在脱离了俄罗斯的控制后开始独立了。然而,如今的俄罗斯又开始试图控制乌克兰了,因此乌克兰选择接近北约。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部的民族矛盾实在过于尖锐。俄罗斯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其他少数民族造成了极大的迫害,最终导致各民族之间人心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