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女性读者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嫁到非洲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没想过,因为自己根本不会考虑嫁到非洲。
因为非洲的经济比较落后,生活环境和习惯与中国相比大相径庭,嫁过去必然会很不适应。
最重要的是,非洲实在是太遥远了,嫁过去相当于嫁到世界边端。而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在国内,要是发生什么事,身边一个体己人都没有,没有人能够帮到自己,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远嫁非洲无异于是一场豪赌,用自己的下半生作赌注。
01
而在清华,有一位才女就在这样一场赌博中下了赌注。
她叫王丽红,正宗的北京大妞,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王丽红从小学习就很好,按现在的话来说,妥妥的一枚学霸,是老师眼中典型的好学生。高中毕业后,王丽红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
虽然爱学习成绩好,但王丽红并不是书呆子,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她性格开朗,经常参加活动,结识了不少好友,非常受大家欢迎。
本科的学业完成后,王丽红选择继续留在清华深造,攻读硕士。
也就是在读研期间,她遇见了自己的一生挚爱,从此,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王丽红在读研的时候认识了一位留学生,他叫苏玛,来自非洲的乌干达。
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成为了朋友,但在那时,王丽红也只是单纯地把苏玛当朋友。他们之间的相处非常友好,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两人逐渐打得火热,发现对方似乎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
王丽红从来没想到过,自己最后竟会嫁给了苏玛,还跟着他回到非洲。
虽然苏玛是非洲人,但他的中文非常好,日常和王丽红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苏玛最吸引王丽红的点就是他的为人,苏玛非常善解人意,也很热心,经常帮助有需要的人。而对王丽红,更是无微不至、细心呵护。
和王丽红一样,苏玛的性格也很开朗,情商很高,而且苏玛为人还有点小幽默,所以和他相处会有很舒服的感觉。
苏玛也很大方,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自卑。他非常坦白地向王丽红交代过自己的家境,没有刻意隐瞒。他来自非洲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庭条件并不好,生活和在北京完全不能相比。
但是王丽红并没有对苏玛有任何嫌弃的想法,因为她在意的,只是他的为人。
于是,两人正式开始谈起恋爱,大大方方地在清华园牵着手并肩而行。
02
这对小情侣在清华园的回头率很高,总是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因为肤色的差异,大家都对他们议论纷纷,但多数是嘲讽的声音。
人们总是带着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王丽红曾经对此感到失落,她甚至听到一些很不好的流言,有人会说她是个很随便的女孩,竟然和一个黑人约会。
但嘴巴长在别人身上,王丽红知道自己不能控制别人怎么看自己怎么说自己,但只要自己做到问心无愧,为什么要害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她只知道,和苏玛一起她会感到快乐,她甚至有了和苏玛结婚的念头。
当王丽红向父母坦露自己的想法时,毫无疑问,父母非常震惊和愤怒,坚决反对女儿嫁给苏玛。
自己的心头肉,长得眉清目秀,还是清华的高材生,前途一片光明,未来也一定会有很多好夫婿的选择。怎么可以嫁给一个黑人,这是他们所万万不能接受的。
于是,王丽红的父母把王丽红送到了日本留学,不让女儿和苏玛有见面的机会,希望以此斩断两人的情丝。
但是苏玛竟从北京追到了日本,向王丽红表明自己的心意。而王丽红更是大受打动,更加坚定了和苏玛在一起的决心。
越是想要拆散,就越是拆不散,王丽红父母没有办法,只能随女儿去了。日后的路怎么走,也只能看女儿自己的造化。
但是让王丽红父母更想不到的是,女儿不仅要嫁给苏玛,还决定当苏玛在清华毕业后回乌干达时,跟着他一同回到家乡。
因为王丽红不想和苏玛分隔两地,所以做出了这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王丽红父母再次表示强烈的反对,嫁给非洲黑人已经让他们难以接受,怎么还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远嫁非洲。
可王丽红一旦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就没有人可以动摇她,任凭反对的声音再大,她还是跟着苏玛回到了非洲。
03
王丽红到非洲后,发现这里比她想象中还要落后很多。她一开始并不适应在非洲的生活,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和中国完全不同。
刚到非洲时,苏玛向她介绍自己的家人,王丽红都数不清自己叫过多少个女人做妈。一开始她只是以为这是非洲的风俗,见着女人都可以喊妈,结果苏玛的解释让她大吃一惊。
原来这些女人真的都是苏玛的妈妈,因为那里并不实行一夫一妻制,所以苏玛的爸爸有十几个老婆,而苏玛的兄弟姐妹也有四五十个。
而王丽红在非洲也只能跟苏玛进行交流,因为她不会非洲语,更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
尽管如此,苏玛还是让王丽红非常安心,他从来没有冷落王丽红,而是从一而终地对她好,带她融入自己的家庭,融入当地,融入非洲。也是在丈夫的帮助下,王丽红慢慢适应了当地的生活。
稳定下来以后,王丽红认为自己不能千里迢迢来到非洲,只是单纯地做个家庭主妇。更何况自己还是个高材生,不可以白白地浪费自己的学识。
于是她又有了新的想法,她决定在当地弘扬中国文化。首先,她要办一所中文学校,教当地的孩子学中文。
王丽红买下了一所学校,开始招生。报名的人很多,大家蜂拥而至,都想要学习中文。
一开始,因为当地没有其他会中文的人,所以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只有王丽红自己。设计课程、准备教案、上课,所有的事都由她一人包揽。孩子们也都亲切地称呼王丽红作“王校长”。
后来,王丽红的目标更加远大,她希望能把中国文化传播得更广,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不仅仅局限于苏玛家所在的这个小村子,而是可以传播到整个乌干达,甚至整个非洲。
于是,王丽红扩充了招生对象,她的学生不仅仅是孩子,还可以是对中文有兴趣的教师。她教授这些教师中文,再让他们回去交给自己的学生。
慢慢地,在乌干达会中文的教师越来越多,中文和中国文化开始在乌干达流行。
每当王丽红听到有人说中文的时候,她的心里满是欣慰与自豪。
不知不觉中,王丽红定居非洲已经24年,现在,她还留在那里。最初,她来这里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没想到,她竟然还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和王丽红一样,能做出远嫁非洲的选择。在一个远离故乡的地方生活尚且不易,她还成功地在自己的第二故乡传扬中国文化,成就一段幸福励志的佳话。
虽然希望大家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要有更多的勇气,但还是慎重为上,毕竟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要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承担选择后的风险,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王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