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王朝,谋逆乃是重罪,帝王绝不允许臣子有谋逆之心。因此,无论哪个皇帝,在面对谋逆的臣子时,都是零容忍。正因如此,谋逆也成为了很多卑鄙小人陷害贤臣良将重要手段。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这个人就是明朝的于谦。于谦,字廷益,是浙江钱塘县人。于谦年少时就有着远大的理想,一直刻苦读书,钻研学问。他七岁那年,遇到了一个和尚,和尚预言说他将来必能拯救时局。公元1421年,于谦考取了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
公元1426年,于谦担任监察御史一职,跟随明宣宗朱瞻基亲征。他在指责朱高熙时言辞犀利,直中要害,明宣宗对他十分满意,回朝后便让他担任兵部右侍郎一职。于谦为人正直坦率、刚正不阿,他在巡抚山西等地时,深谙民间疾苦。他冒着得罪权贵的风险,为民请命,得到了百姓的一致称赞,但他也因此被很多官员记恨。宣宗在位时,由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主持朝政。他们三人都非常看重于谦,于谦所奏报的事务,往往很快就会得到批准。于谦为官清廉,朝会时从不带任何礼品,碰到有人劝说时,只说唯两袖清风,成语两袖清风就是出自这里。
后来,三杨去世,太监王振开始把持朝政。公元1449年,也先进犯明朝疆域,太监王振枉顾朝政大局,撺掇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明军大败,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消息传到京城后,文武大臣皆泪流满面,不知该如何是好。当时有很多大臣都提议要迁都南京,于谦站出来反驳了他们的主张。于谦认为京城乃是国之根本,如若迁都,则会将长江以北地区拱手让人。后来,他又提出了御敌之策,这才使朝臣平静下来。十月,也先率军攻破紫荆关,情况十分危机。大战在即,于谦命令士兵守各个门口,并亲自带队,最终击败也先。
于谦为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也先退兵后,很多大臣都开始放松警惕。他们大肆的修建宅院,整日沉浸酒色之中,只有于谦仍然保持着自己清正廉洁的品格。公元1457年,朱祁镇在曹吉祥、石亨等人帮助下恢复帝位。名臣于谦因谋逆罪被斩杀,死在了崇文门外,死在了他曾拼死保护的地方。官员来到于谦的家里抄没财产时发现,这位曾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大臣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根本没有多少钱财。
当士兵们打开紧锁着正屋时,发现这里根本藏着金银财宝,放的全部都是皇帝赏赐给他的东西,官员抄家后皆泪流满面。于谦死后不久,石亨等人的事迹败露,石亨被捕,曹吉祥也死得其所,于谦最终沉冤昭雪。公元1489年,于谦被追赠为光禄大夫,公元1590年,改谥为忠肃。于谦一生刚强正直,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不惜得罪当朝权贵,也要为民请命。他写过一千古名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