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0年彭总采用2300年前古老兵法!战后美媒哀叹“悲剧”“噩梦”
迪丽瓦拉
2025-08-30 18:36:15
0

1950年11月初的夜晚,朝鲜一个普通的山头阵地前所未有的寂静。只有尸体烧焦的气味、一片废墟的阵地和滚滚浓烟才会让你知道,美韩军队的新一轮的进攻,又被志愿军战士以少打多地击退了。

此时如果你在旁边,你会非常痛心地看到,这支损失惨重而建制零散的志愿军部队,个个衣衫不整,浑身泥垢,他们正在山头上忍饥挨饿地闭着眼睛。

由于美军飞机几乎摧毁了我军的所有粮弹补给线,所以缺粮少弹的战士们只能凭借意志力在坚持。

这时该团2营5连的机枪手梁仁江,饥饿中把一块石头放在了嘴里嚼,战友们惊讶地看着他,他说道:

"不信你们试试,石头能当饭吃!口水一多,饿就少一点儿!"

很快,这个发明就在阵地上普及了,飞虎山阵地上响起一片片啃石头的声音……

剧照

接下来,还剩少许战士能战的这个团,将在第二日也就是11月8日,迎来他们阻击美韩部队的最后一天,也是最艰难的一天。

这一天美军派出飞机80多架,数百门大炮一齐轰炸,因为没了弹药,阵地上几乎我军全员将士,进入了刺刀见红的肉搏战!

这个阵地就是飞虎山,这个团就是大名鼎鼎的38军112师335团,

团长就是范天恩,一个被战后日本人写的《朝鲜战争名人录》和美国朝战史料,都标记的猛人。

其实范天恩团长,压根不知道这是彭总的诱敌深入之计,由于这个团打的实在太野太猛了,反而让敌军裹足不前,进不了我军的口袋阵。

最后逼的彭总亲自给打师长电话,让这个团收着打,师长更是下令范天恩立即撤退,由于仗打野了,他还不干,师长大发雷霆!其实,上级也只是命令335团后撤30公里而已……

就这样335团在飞虎山阻击了整整五昼夜,抗击了南朝鲜军队一个师和美军一部极其顽强的进攻,毙伤俘敌1800人。

其实

飞虎山阻击战从整体战略上来讲,是彭老总使用2300年前《孙膑兵法》的其中一环。

《孙膑兵法》

第一次战役,虽然我军出其不意狠杀了美韩军队,然而由于战局变化太快,所以使得我军原打算歼灭3~4个南朝鲜师的计划落空,最终取得了歼灭联合国军2个团又5个营,和击溃3个团又12个营,约1.5万人的战果。

所以用伟人的话说,我们还“立脚未稳”,趁着美军虽然知道中国军队已经参战,但是对于兵力人数和作战意图还搞不清楚的时候,再及时进行第2次战役!从根本上粉碎联合国军的再一次进攻和解决我军站稳脚跟的问题。

彭总随即就部署第2次战役的打法,但是没有想到这个打法竟然如此精妙,战果远远超过了伟人和彭总的预期,也让西方世界和苏联都大为震惊!

因为

此次战役最经典、最重要、最有意义(共歼敌3.6万余人,其中包括美军2.4万余人),一举把联合国军从北到南打到三八线附近、根本上扭转了濒临崩溃的朝鲜战局!

我们官方战史《抗美援朝战争史》评价:“志愿军第二次战役的胜利,震惊了世界。它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当头一棒。”

事实上第二次战役,的确在美国造成极大震动。美国舆论界普遍把“悲剧”、“噩梦”等字眼安插在各种报道中,以此来哀叹美军在朝鲜的这次大败。

不仅有媒体惊呼:“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就连

美国前总统胡佛都不无沮丧地说道:“联合国军在朝鲜被中国打败了,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

长津湖战役美军狼狈撤退

同时,美国高层之间和盟友阵营内部矛盾和质疑愈拉愈大,开始思考在对朝政策上是否值得坚持下去(欧洲盟友一直不想把精力放在远东朝鲜战场,毕竟欧洲东面的苏联才是真正应该提防的敌人)。

第二次战役的胜果,直接把美韩军队打到了38纬度线以南,而这仅仅距离志愿军入朝2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一快速扭转乾坤的逆天战果,不仅让美国人大为惊诧,甚至“哀鸿遍野”,也让苏联的斯大林震惊不已,他对于我军能否打败美军、扭转局势一直信心不大,所以不想把自己拖进去,进而陷入跟美军的直接对决中。因此提供给我们空军援助和武器订单一直拖拖拉拉。

直到第二次战役捷报传来,尤其是松骨峰战斗和长津湖战役的感人肺腑的事迹之后,斯大林一下子对中国充满了信心,当即拍板,一定要更加积极地供给武器装备。于是他立刻下令:

“必须在1951年3月前,完成中国同志36个步兵师的全部装备订货,还要立刻送过去3000辆汽车!”

事实上,就连和志愿军一起并肩作战的朝军高层和军队,都在起初对装备太差的我军,能否战而胜之、击败美军持质疑和悲观态度,即便第一次战役胜利后还是有人说道:“你们打南朝鲜伪军行,恐怕打美军不行”。

其实何止朝鲜战争参与国一片哗然,就连国际上两大对立阵营都震惊万分。著名学者马寅初后来回忆道,当时他在波兰华沙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时,一听说志愿军已经收复朝鲜首都平壤,又把美军打败到三八线以南,80多个参加国和3000多名与会代表,个个向我们代表团鼓掌欢呼,并且还高喊“新中国万岁”。

斯大林

英国首相艾德礼更是直接飞赴美国华盛顿,跟美国总统杜鲁门吵了一架。因为杜鲁门在不久前(1950年11月3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出“要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的声音。

其实作为“联合国军”参战兵力排名第三的英国(仅次于美韩),艾德礼一直都不想让美国和自己陷于朝鲜战场,因为欧洲方向才是主战场,时刻提防苏联才是大事,美国人的“投射原子弹”想法就是本末倒置。

此时艾德礼在英国国内压力巨大,一连收到100多名英国议员坚决抗议美国“使用原子弹”的信件。

彭总第二次战役的打法除了整体战略上诱敌深入之外,就是使用了孙膑的田忌赛马之策略。

1950年11月13日,彭总在志愿军司令部作战会议上,作了题为《入朝作战第一次战役的基本总结及第二步作战方针》的报告,其中有段内容讲道:

“我们除了进行运动战之外,也要坚决打好阵地战。阵地战包括阵地防御和阵地进攻,防御方面是为了节约兵力用于进攻方面,以劣势兵力牵制敌人优势兵力。

所以就采取春秋列国时代孙膑赛马的方法:即我以一个团牵制敌人三个团,集中我三个团歼灭敌人一个团,在相等的兵力下造成歼敌的优势。

志愿军发起进攻

这就是我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精髓,范天恩335团打得飞虎山阻击战和20多天后该团又打的赫赫有名的松骨峰阻击战,以及38军112师334团用一个营就阻击了美韩军队2个团,8架飞机,6辆坦克和30多门大炮的院里阻击战等等,都是彭总用小兵力牵制美韩大兵力,然后

我军再用N倍大兵力歼灭美韩一个师或者一个团的大谋略的体现,这种田忌赛马的战术,无不充满了东方战争哲学智慧。

实际上古老的中国军事思想,经常在朝鲜战场上熠熠生辉,各种兵法谋略和奇巧妙计,都被我军各级指挥官使用的出神入化,像前段时间我讲的志愿军39军的军长吴信泉,使用1800年前关羽的水淹七军战术,就来了一次洪水猛兽“水淹美军陆战队”。

不仅顺利地跳出了美军的合围图谋,还整整抵挡住了美军整整7天时间的进攻,连

美军统帅李奇微都在其战后回忆录《朝鲜战争》一书中,惊诧于这种西方世界从未有过的打法。

此外像声东击西、兵不厌诈、欲擒故纵等计谋更是在你越研究志愿军战术,越是随处可见。

比如使用欲擒故纵之计。第一次战役期间,志愿军抓了不少美军俘虏,伟人和彭总就决定放回去1000余人。

这是为何?因为彭总已决定在第二次战役中采用“诱敌深入”之计,除了志愿军撤退后一路上扔下破衣烂帽、旧枪烂弹,造成力不能支的假象之外,志愿军司令部又决定“把戏演真些!”,就是释放1000余名俘虏。而这些俘虏都被灌了不少迷魂汤(比如我军兵力少,后勤薄弱等),这就为麦克阿瑟持续大胆挥师冒进加上了“诱饵”。

麦克阿瑟

再比如使用兵不厌诈之计。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国人一直判断不清我军真实意图,尤其是对于我军参战兵力充满误判(美军远东情报机构认为我军只有2~4万人),所以伟人就在我军发战报时,特意指示写上“中国人民志愿部队”而非“中国人民志愿军”,

这一字之差,就能告诉美军中国兵力稀少的意思来,正好能迎合美军的误判。

最后果不其然,直到第二次战役激战正酣时,麦克阿瑟还坚持认为我军只有六七万人在朝鲜,其实当时的志愿军总兵力已达38万余人,西线23万余人,东线15万余人。

中国人的基因中,仿佛一出生就被注入了东方军事哲学智慧,我们总能在不经意间使用古代兵法中跃然纸上的千年智慧。

比如别人给你打招呼,拍你的右肩膀,当你转头看的时候空无一人,再往左扭头时,你才发现你的朋友就在身后,这个小小的细节就隐藏了声东击西或者是兵不厌诈之计。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从无尽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的开国先驱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国最窄领土仅为8米,但却是一...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雄鸡版图上,有个神奇的小村庄叫防川村,它位于吉林珲春以东,面积为15.7平方...
原创 故...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几乎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 对于来之不易的幸福人总是不会去珍惜,这...
襄阳七弦竹移植台湾台南的相关人... 七弦竹的移植过程涉及以下关键人物,其背景与作用如下: 1. 郑成功家族。郑成功:作为明末清初的抗清领...
原创 历... 不管是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题材的游戏里,都有这么一位近乎完美的存在,可以说是人气最高的一名武将! 他...
原创 古... 古代臣子最高谥号是什么?清朝300多年只有8人获此殊荣,都有谁? 在古代帝王,大臣们死后要按照谥法根...
配错乾隆皇帝图片!《中国通史》... 大皖新闻讯近日,有网民发视频反映,其在阅读群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一书时,发现书中出现低级错误,...
“鉴往知来·复兴中华—《马关条... 扬子晚报网4月17日讯(记者 笪越)春深静海寺,碧血鉴丹心。在抗战胜利8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原创 战... 说起战国七雄,我们都知道是秦、韩、赵、魏、楚、燕、齐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是战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七个国...
原创 战... 中国学术思想最繁荣的时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至少有上千“家”,不过被发展为学派的只有12家,除了极...
三国:夏侯惇没有什么战功为何在...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洛阳,曹丕继位魏王。 在拟定开国功臣榜时,一位“常败将军”位列诸将...
原创 关...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五十讲...
原创 古... 我们比较熟悉的和亲故事就是王昭君,我们都知道昭君出塞就是为了和亲,也就是中原的女子要出嫁到边境的外族...
原创 国... 公元1723年,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禛45岁,他成为大清国的皇帝,雍正王朝开始了。多年的磨练,让雍正处...
原创 冯... 转世是一个宗教术语,是指一个人在死亡后,灵魂在轮回中投胎。这个的真实情况不得而知,或许只是导人向善的...
原创 战... 导语:战国时期三大冷知识,老多人都知道却又叫不准,知道两个就是专家,老子比释迦牟尼大6岁,著名将相组...
原创 最...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王朝更迭,战乱不断的现象,这些王朝仿佛有一个定数...
12岁成为秦国宰相的甘罗,为何... 甘罗是战国时候的一个神童,12岁就去了赵国出使,用他聪明的外交手段帮秦国赢得了十多座城池,因此被封为...
原创 中... 非洲工厂发工资:一场和消费观的 “极限拉扯” 一、开篇奇景:非洲工厂发薪的魔幻开篇 宝子们!今天可...
原创 战... 从公元前770年起,周平王东迁洛邑,直到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近600年来,战争一个接一个,从...
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晚清... 在晚清风雨飘摇的历史进程中,货币制度的变革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印记。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作为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