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江南兵马无数,剑上血迹尚未干!老和尚不知豪杰至,絮絮叨叨只问名。
朱元璋原本是个普通老百姓,放过牛,后来竟然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这一辈子真是充满了神奇的故事。
朱元璋是位难得的英明皇帝,他当政时迎来了“洪武盛世”,在军事和政权上都达到了非常了不起的高度。
他坐上皇位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大家开玩笑说他是“端着碗打天下”,但在这胜利的背后,总有些不能公开说的故事。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竟然把29个一起打天下的老将给杀了,连跟他南征北战的宰相胡惟庸也没能幸免。
那天,胡惟庸请朱元璋到他家里吃饭,可没想到,朱元璋却把胡惟庸一家都给抄斩了。这场平常的宴席背后,到底有啥不可告人的事儿呢?咱们继续瞧瞧。
【朱元璋偶遇胡惟庸】
朱元璋早年的坎坷经历让他变得特别爱猜疑,他可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而是来自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
朱元璋天天就是放牛种地,这样的日子仿佛没个尽头。
家里有三个兄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时候一个馒头得省着吃,分三天才能吃完。
朱元璋的父母去世时,他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只能拿麻袋把父母的遗体装起来,匆匆埋在了一个偏远的荒地里。
朱元璋早年经历了许多苦难,这让他深深体会到,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尽一切办法。
长大成人后,朱元璋在中原各地四处闯荡,正巧遇上了高举起义大旗的“红巾军”。
那时候元朝快完蛋了,朝廷又坏又没本事,老百姓过得苦哈哈的,天天唉声叹气。没法子活下去的朱元璋,也加入了那个“替天行道”的队伍。
朱元璋的军事征途从此开始,接下来的十多年,他一直跟着“红巾军”四处征战,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慢慢地,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兵成长为了一个地区的领袖。
就在这时,胡惟庸的出现让他的生活按下了快进键,事业一下子飞了起来。
【命中注定的“真龙”】
那时候的胡惟庸,也就只是个在集市里不起眼的小算命师,直到有个人出现,才让他平淡的日子有了变化。
那时候,朱元璋带着大军路过安徽的濠州,停下来休息时,他在集市的一个角落里瞧见了算命师傅胡惟庸。
朱元璋突然有了兴趣,他一本正经地坐在胡惟庸对面,想让胡惟庸帮他卜一卜将来的运势。
望着气度不凡的朱元璋,胡惟庸一个劲儿地夸他,还说他有“帝王之相”。
这句话恰恰说到朱元璋心坎里了,他忙活了大半辈子,不就是为了最后能坐上那把龙椅嘛!
接着,他就向胡惟庸发出了邀请,想让胡惟庸跟在他身边,一起等待他登上“龙椅”的那一天。
胡惟庸当然不敢大意,只好点头答应了。
好像命运特别偏爱朱元璋似的,他带着红巾军,就像砍瓜切菜一样顺利,一路打得元朝军队节节败退,没多久就夺下了元朝最后一座都城。
元朝一百多年的统治到此结束,随后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创立了明朝。
跟着朱元璋打了多年天下的胡惟庸,因为主子地位高了,自己也跟着沾光,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刚开始,胡惟庸当上了“左丞相”,就是那时候朝廷里的大官,宰相。这个宰相的位置可高了,除了皇上,谁都得听他的,所有的文件都得先经过他的手才能批。
这也多亏了朱元璋特别信任胡惟庸,不过,就在这份信任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局正在悄悄准备上演。
有一天晚上,朱元璋意外地接到了胡惟庸的信,说他家出现了吉祥的好兆头,因此要办个酒席,请朱元璋亲自过去看一看。
对于这事儿,朱元璋一点也没起疑心,高高兴兴地就去参加宴会了,但在路上却碰上了一桩怪事。
一个宦官急匆匆地窜到朱元璋马车旁,嘴里像是要说什么,却又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朱元璋一头雾水,追着太监问到底出了啥事儿,但太监愣了一会儿,突然态度大变,慌忙摆手说:“啥事儿没有,啥事儿没有。”
太监这一举动,让朱元璋心里猛地一紧,他多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经验告诉他,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于是,朱元璋立刻掉头回宫,还悄悄派人去胡惟庸家探听情况。
【鸿门宴背后的阴谋】
朱元璋意外察觉到了不对劲,跑去胡惟庸家一看,竟然发现里面有好几十个穿黑衣服的杀手藏着,瞪大眼睛就等着朱元璋上门呢。
这事儿一闹大,朱元璋火冒三丈,马上下令让军队把胡惟庸的家给围了,不光胡惟庸,连带着他的家人也都被当场一网打尽了。
另外,还有二十八位功臣也没躲过朱元璋的手掌心,全都被灭了满门。胡惟庸权势那么大,跟朱元璋关系又那么好,怎么到头来会摆下这么个圈套要害朱元璋呢?
没想到,有了权力的撑腰,胡惟庸心里竟也萌生了反叛的念头。从他当上宰相那一刻起,就有不少心怀不轨的人开始围着胡惟庸“套近乎”。
天天都有人往胡惟庸家里送珠宝玉石,暗地里,胡惟庸带头的胡党团伙早就凑在一起了。
由于所有给皇帝的奏章都得先过胡惟庸这一关,所以他自然就有了权力,能决定哪些事情要让皇帝知道,哪些事情得瞒着皇帝。
胡惟庸把好些功臣的提议和对他的弹劾都给压下了,这让朝廷里开始有了些不一样的小动静。
大臣们的心渐渐远离了皇帝,转而都站到了宰相胡惟庸那边,朝廷里出现了宰相权力盖过皇帝权力的情况。随着胡惟庸的势力一天天壮大,他竟然打起了皇位的主意。
因此才有了刚才那场精心布置的饭局,就是想骗朱元璋来,接着把他解决掉。
胡惟庸千思万想都没料到,那看似滴水不漏的计划,竟被一个小太监给破坏了,真是“成事在天,败也由人”啊。
【结语】
大家后来聊起这件事,都觉得是朱元璋因为疑心重才躲过了一劫。
其实不管这事儿是不是真的,只要“宰相的权力”大到跟“皇帝的权力”撞上了,那肯定得有一边得消失。就因为这事儿,朱元璋干脆把存在了快一千年的宰相制度给取消了,把大权都抓在了自己手里。这事儿也给后来的朝代怎么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历史总是在不断往前走的,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也许,朱元璋生来就是要做皇帝的,胡惟庸的死也是历史进程中躲不过的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