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慈禧打算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曾国藩更狠,暗杀两江总督
迪丽瓦拉
2025-08-31 05:32:32
0

在晚清末年的中国,宫廷之内,政治风云变幻,一场关于权力和智谋的较量悄然上演。主角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女性统治者——慈禧太后,与一位英勇果敢的汉族官员——曾国藩。

慈禧,以其过人的政治手腕和决断力,长期掌控着大清王朝的权力中枢。而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建者,他的军事成就和政治地位同样令人瞩目。

两人之间,一场关于力量平衡与个人野心的博弈正在暗潮涌动。

慈禧太后,对汉人官员始终保持警惕,她的不安全感驱使她试图控制或削弱所有可能的威胁,其中就包括实力日渐强大的曾国藩。曾国藩,虽在朝中享有盛名,但他深知在这场权力游戏中,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当慈禧的猜疑和防范转化为具体行动时,曾国藩又将如何应对?

清末风云:慈禧与曾国藩的权力较量

在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权谋交锋。这一时期,慈禧太后和曾国藩成为了两个关键人物,他们之间的相互牵制和斗争,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也揭示了个人野心与国家命运之间微妙的联系。

慈禧太后,出身于满洲贵族,早年进入宫廷,凭借其聪明才智和果断手腕,逐渐在朝中获得了重要的地位。慈禧不仅深谙宫廷政治,更是一位独具慧眼的政治家。

她在晚清时期几乎掌握了大清王朝的全部实权,其统治时期长达四十余年。然而,慈禧太后对汉人的普遍不信任,使得她在权力斗争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戒备。

曾国藩,作为清朝末年最具影响力的汉族官员之一,他的政治生涯始于科举。曾国藩的才华不仅在文治方面表现突出,在军事上更是显示了非凡的能力。

他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为了他个人权力的象征。曾国藩深知在清朝这个政治舞台上,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慈禧的监视之下。

慈禧太后与曾国藩的关系在曾国藩取得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胜利后开始变得微妙。慈禧虽然赏识曾国藩的才能,但也深感其势力的膨胀和对自己权力的潜在威胁。

曾国藩的湘军实力强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朝廷中央的控制,这对于慈禧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忧。

一次,在朝会上,慈禧太后对曾国藩说道:“国藩啊,你的功绩朕自是看在眼里,但朕更希望朝中臣子,能与朕心意相通。”这番话虽然言辞委婉,但曾国藩明白,这是慈禧对他的警告。

曾国藩深谙宫廷政治的复杂,他在接受赏赐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势力,同时不触怒慈禧。他曾私下对自己的亲信说:“在这宫廷之中,存身如履薄冰。吾等需谨言慎行,方能保全。”

此时的曾国藩,已经开始谨慎地处理与慈禧的关系。他在表面上顺从慈禧的意志,但内心深处,他始终在寻找维护自己权力的方式。

曾国藩知道,一旦自己失去了慈禧的信任,其政治生涯将会陷入危机。于是,他开始在朝中结交盟友,同时巩固自己的军事力量,为可能发生的政治风波做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和曾国藩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复杂。一方面,慈禧需要利用曾国藩的能力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她又必须防范曾国藩的权力膨胀,避免其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曾国藩则在力求保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的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免与慈禧正面冲突。

这种微妙的平衡状态,既是晚清政治的一个缩影,也展现了两位权力巨头之间的智慧和谨慎。在这场政治较量中,每一步都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和个人的命运。

暗流涌动:曾国藩的狠心与慈禧的算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末年的政治格局更加错综复杂。慈禧太后和曾国藩这两位权力巨头之间的斗争逐渐升级,尤其是在曾国藩的湘军成为其个人势力象征后,他们之间的权力博弈愈发明显。

曾国藩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得曾国藩的声望和势力迅速上升。然而,这也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深度忌惮。

在慈禧看来,曾国藩手中握有的军事力量足以威胁到她的统治安全。一次在深宫中,慈禧私下对她的心腹说:“曾国藩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湘军恐非吾朝之福。”

为了削弱曾国藩的影响力,慈禧开始寻找机会,她的策略是从内部瓦解湘军的力量。慈禧太后在朝中开始暗中布局,试图通过提拔其他官员来牵制曾国藩。

她特意提拔了一些与曾国藩政见不合的官员,希望通过这些人来削弱曾国藩的势力。

曾国藩虽然深谙宫廷政治的复杂,但面对慈禧这样狡猾的对手,他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曾在与亲信的私下谈话中表示:“慈禧意图削弱吾力量,吾必须有所准备。”

在慈禧与曾国藩的较量中,最震惊朝野的事件便是两江总督马新贻的暗杀。马新贻原本是慈禧用来牵制曾国藩的棋子之一,但他的忠诚却始终属于曾国藩。

当慈禧得知马新贻与曾国藩私下联络,试图瓦解慈禧对湘军的控制时,她勃然大怒。

然而,就在慈禧准备对马新贻采取行动时,一场震惊朝野的刺杀事件发生了。马新贻在回归途中惨遭暗杀,这一事件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尽管真相未明,但许多人私下猜测,这场暗杀可能是曾国藩所策划,目的是为了保护马新贻免遭慈禧的迫害,同时削弱慈禧在朝中的影响力。

曾国藩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始终保持沉默,但这一行为彻底展现了他的狠心和决断。他深知在与慈禧的权力斗争中,任何犹豫都可能成为自己的致命伤。

曾国藩曾在一次与亲信的会面中深沉地说:“在这朝堂之上,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权力的终局:后续发展与人物结局

在这场慈禧与曾国藩之间的权力斗争中,两位政治巨头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狠心。但如同所有权力游戏一样,这场斗争最终也走到了尽头,带来了两位主角各自不同的结局。

慈禧太后在马新贻被暗杀后,意识到了曾国藩的决心和手段。她开始重新审视与曾国藩的关系,同时寻找新的策略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慈禧太后不再直接对抗曾国藩,而是转而加强了对朝中其他官员的控制,并开始积极介入国家的外交和内政事务,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尽管在晚年,慈禧太后面临了诸多国内外的困境,如八国联军的入侵和国内的政治腐败,但她始终未失去对大清王朝的控制。

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以其过人的智慧和强硬的手段留在了中国历史上,直到她在1908年去世,结束了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

对于曾国藩来说,慈禧太后的转变意味着他暂时安全了。然而,作为一位深谙历史和政治的智者,曾国藩明白,他的权力和地位永远不会是稳固的。在晚清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时期,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他的势力崩溃。

曾国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始逐渐淡出政治中心。他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书写和传授他的政治和军事经验中,希望能够为后来的政治家们留下宝贵的经验。

在晚年,曾国藩更是表现出了对权力的淡泊,他曾在与弟子的对话中说道:“人生如戏,权力更是虚幻。真正的成就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历史的长河中能留下什么。”

曾国藩最终于1872年去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历史的长河中,慈禧太后与曾国藩的故事如同一幕激荡人心的戏剧。他们的较量不仅是个人力量与智谋的比拼,更是晚清时期政治变革的缩影。

慈禧太后,以其坚决和果断维护了自己的权力,虽然晚年面临重重困境,但她至死未失控制大局的能力。曾国藩,虽然最终选择了淡出政治中心,但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智慧和牺牲精神,令后人敬仰。

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在权力的游戏中,每个人都是棋子,也都可能成为棋手。智慧和权力的较量,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个人品格的挑战。

在这场永无止境的斗争中,真正的胜利者并非只是在权力的顶峰上俯瞰世界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在权力的诱惑中保持清醒,了解何时该持有权力,何时该放手的智者。慈禧与曾国藩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权力、智谋和牺牲的永恒话题,永远值得我们深思和回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惑?” 的确如此,在历史上,虽然有很多著名的人才,但是我...
原创 张... 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南宋初年,与、、并称南宋“”...
原创 满... 中国的最后一任皇朝,清朝一直都极为特殊,不仅是由于其统治者皆不是汉族人的缘故,还在于其造成了近代将近...
原创 禅... 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的一天,在南宋的都城临安城,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庆祝新皇...
原创 三... 说起三国,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毕竟有演义的普及,多数人对那个智力与武力并存的辉煌时代都新生向往。那个...
原创 朱...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大臣对出下联,却被当场打死 从古代到现在,能够成为皇帝的人大多数都有着...
原创 清... 1635年,娜木钟生下林丹汗的遗腹子阿布鼐,然后改嫁代善,但代善拒绝。皇太极无奈,只好自己迎娶娜木钟...
原创 陈... 导语: 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跟他后来的皇后陈阿娇是脱不了关系的。陈阿娇的母亲是汉景帝...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罗大纲到底有多厉害,曾偷袭英国舰队让其闻风丧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
原创 大... 大明朝史:大明朝到底是强还是弱?看这些数据就知道应不应该骄傲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韩... 中国、越南语韩国都有尹姓,虽然发源于我国,但是尹姓在国内并不常见,也算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可是在韩...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官场体系中,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权力的两大核心。 他们看似分工明确,实则暗藏博弈。 若论谁的权力...
原创 诸...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正是能人辈出。但是在那个时代里,有才干的人实在太多,但是能遇到伯乐的人...
原创 山... 该剧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从年少起就征战沙场,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最终开创了“远迈汉...
原创 非... 1971年7月10日傍晚,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斯基拉特宫内上演了一场伤亡惨重的军事政变。在机枪的疯狂扫...
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工运...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2025年是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原创 常...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当阳长坂坡,百万曹军中救出刘阿斗。曹操称赞: “真虎将也!”曹洪飞马下山问:“...
原创 欧... 欧盟的报应!200万难民涌入德国,美国独善其身背后看戏 寻史观今 发布时间:2022-04-1018...
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玉器 残存墙体...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4月24日揭晓,将从20个考古参评项目中评选。内蒙古元宝山积石...
原创 历... 这组照片是曾经的英国海关官员于1896年至1902年在云南省东南部思茅附近拍摄。图为当地的训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