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很多事情都是对时机的把握。曹操选择攻打荆州,绝对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曹操之后的一个决定,却断送了自己一统天下的机会。
看一下曹操攻打荆州时,三国的形势,孙权拒有江东扬州六郡,刘备依附荆州江夏刘琦,益州有刘璋,汉中有张鲁,雍、凉被马超、韩遂占领,公孙康占有辽东,士燮占领交州大部分,其他地区都被曹操占领。
曹操当时已经平定了吕布、袁术、袁绍、张绣等中原地区的诸侯,占领了北方的大部分区域。唯一对曹操有威胁的雍、凉马腾也表示臣服,带着家属到邺城居住。北方已经对曹操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
当时,恰逢刘表去世,正好是曹操打着天子旗号,收回荆州管辖权的时机。事实也是如此,曹操大军刚出发过了宛城,刘琮就主动投降了。曹操不战而得到了荆襄七郡中的六郡,仅有江夏郡还在刘备、刘琦手中。曹操选择攻打荆州的决定绝对是正确的,实际的利益曹操已经得到了。
曹操因为轻而易举的得到了荆襄六郡这一交通发达,物产丰饶的地区,开始飘飘然了。这时候曹操才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那就是没有听取程昱和贾诩的谏言,见好就收,而是非要跟孙刘联军打“赤壁之战”,结果“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改变了天下大势,从此天下三分。
如果曹操不打赤壁之战,而是稳固住了荆州,那么孙权和刘备也就被严格的限制在了扬州江东地区,再也无发展壮大的机会。曹操只需专心休养生息,富国强兵,那么取益州、汉中、雍州、凉州、辽东(幽州),再南下攻取交州,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事实上,刘备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益州,更不要说曹操了。曹操如果统一了除扬州六郡、荆州江夏郡之外的所有区域,还真有可能应了贾诩的话,“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贾诩的谏言,就是让曹操依托荆襄富饶之地,发展生产,以优厚的待遇对待官吏士兵,并且安抚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子就可以不战而屈江东。
如果曹操不打赤壁之战,而是稳定荆州,攻打益州,再取汉中、雍州、凉州……迫于形势,孙权、刘备最终投降曹操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其他地方都已经被曹操占领了,孙刘明显耗不过,也打不过了,只能投降。
由此看来,曹操打荆州是绝对正确的选择,但是错误的选择是占领荆州后,不应该继续打“赤壁之战”,要不然曹操的统一大业早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