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面对中原与草原的矛盾:看忽必烈如何玩转蒙古帝国
迪丽瓦拉
2025-08-31 14:04:30
0

中国的丝绸之路,汉代为开拓期,唐朝为黄金期,而元朝则达到了丝绸之路的巅峰期。蒙古人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至此打破了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贸易壁垒,造成了古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商业贸易活动。然而等到忽必烈继承汗位,他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日益增多,不光蒙古贵族不认忽必烈为大汗,更要命的是蒙古帝国是处于一种即将瓦解的状态。面对中原与草原的矛盾,忽必烈遵循中华文明的传统去笼络中原人,并且依托中原地区为财源,打造了一个二元帝国,并且用贸易将这个二元帝国给联系起来。

第一部分:被质疑的大汗之位,以及如何笼络中原人

忽必烈登上蒙古大汗之位的合法性存疑,蒙哥在钓鱼城去世的时候他并没有指定继承人,按照蒙古人的传统,推举大汗,应该举行一个库布里台大会,来自各个地区的蒙古王公贵族要进行举手表决,来推举谁当蒙古大汗。然而忽必烈没有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就宣布自己当了大汗,所以其他人就不答应。

如果按照蒙古人幼子守产的传统,应该由蒙哥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继承汗位,忽必烈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二,所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就展开了一系列的争斗,各地的王公贵族开始站队,但是大部分的王公贵族都站在了阿里不哥这一边,只有忽必烈的三弟旭烈兀站到他这一边,所以当时的情况非常的紧急,在局势对忽必烈不利的情况下,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结果显而易见,忽必烈和其他蒙古王公贵族的关系就十分的僵硬,后来忽必烈只是名义上的蒙古大汗,其他汗国已经不认忽必烈了,那忽必烈应该如何解决呢?

在其他蒙古王公贵族的眼光中是看不起忽必烈的,对于蒙古人来说,打仗胜利是荣誉,而忽必烈打仗不行,南征越南,东打日本差不多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在打南宋的时候比较顺利,所以忽必烈在军功上是站不住脚的的。

另一个方面,忽必烈对中原汉人的态度比较暧昧,跟汉人士大夫经常搞在一起,比如忽必烈让真金太子完全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在忽必烈争夺大汗之位的时候,这些汉人士大夫出了不少力。然而,这些在蒙古王公贵族的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我们是黄金家族,而忽必烈却抛弃了我们的传统,蒙古人认为忽必烈对中原人不错,但是中原人也不是特别地认可忽必烈,在中原人看来忽必烈是野蛮的侵略者,是中华文明的破坏者。这些忽必烈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第二部分:忽必烈的新国家建设事业

第一个方面,忽必烈想要笼络汉人,第一步就是修建元大都,其实忽必烈修建元大都就是以当时的金人以及南宋人看的。忽必烈是遵循中华文化的,按照《周礼》将元大都修得四四方方,秉承中原历代都城的样式,并且是由汉人刘秉忠规划建设,陆续又增添了孔庙、国子监、郊祭坛庙和佛寺等。根据《易经》大哉乾元,定国号为元,完全按照中国的礼制来,让中原汉人接受元朝,只是改朝换代罢了,让蒙古人成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

第二步,按照惯例给前朝写史,让宰相脱脱主持写《金史》《辽史》《宋史》。从法理上讲,元朝是从之前的朝代继承过来的,经过一番的操作,中原的读书人心里或许已经默认了元朝的合法性,对元朝也有了一些认同感,比如真定的史天泽,顺天的张柔等,他们原先是金人,忽必烈对待他们采取招抚政策,授予爵位。在争夺大汗之位时,这些人出了不少力。

第三步就是采取对中原地区降低农业税率的措施,元朝统治者本身是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文化,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统治制度。他不会统治广大的中原地区,所以就没有养很多的官僚,元朝是以贸易立国,对中原的人头税和土地税只是象征性地征收一点,对老百姓是非常好,从而达到了轻徭薄赋。这些措施实施下来中原人已经对元朝有了一种认可,从心理上已经接受元朝。

元大都

第二个方面,元朝是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既要兼顾中原,又要管理草原,他就建立了一种二元帝国政治模式。元朝的皇帝有两种身份,在中原是以皇帝的身份出现,在草原是以大汗的身份出现。所以忽必烈又在金莲川修建了一个上都,修建上都是给蒙古王公大臣看的,忽必烈一年中来回在上都与元大都之间居住。夏天太热,要去上都居住,冬天太冷,要在元大都居住,在政治上要进行表态。并且用大量的白银,奢侈品来赏赐蒙古王公大臣,来换取他们对自己大汗身份的认可。

此外,忽必烈还在上都与元大都之间打造了一个经济走廊,将各种能工巧匠聚集于此,制造各种奢侈品。比如一个叫"荨麻林"的地方,就聚集了3000多个纺织户,专门生产丝绸、衣物、布匹等这些奢侈品,吸引了各个自汗国的王公贵族,这些王公贵族虽然有大量的真金白银,但是没地方花。忽必烈弄了一个制造工厂,一下子将王公贵族的目光吸引过来了,他们喜欢什么就造什么,精美的瓷器,美轮美奂的珠宝玉石,应有尽有。忽必烈无形中用商业将其它汗国给联系起来了。

第三部分:用穆斯林的商业网将整个蒙古帝国给联系起来

蒙古帝国有如此广阔的疆域,在古代通信以及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其实是非常的困难。在忽必烈统治时期,虽然忽必烈是蒙古的大汗,但是这个称号只是名义上的称号,忽必烈已经没有支配其它汗国的能力了。

在整合蒙古帝国的过程中,忽必烈用了一种很聪明的方法去维系着庞大的帝国,使用武力不划算,用贸易将整个帝国给笼络起来是非常的经济的。忽必烈是以强大的军事能力为后盾,以富饶的中原地区为财源,以两都的奢侈品为吸引力,以穆斯林的商业网为纽带将整个蒙古帝国又给连接起来了。

忽必烈将上都与元大都之间方圆约350公里的椭圆形的区域内打造成了一个首都圈,这一地区作为政权的核心地带,在两都沿线区域内设置了各种城镇以及基础设施,聚集着大量的工匠以及各种作坊。他不光自己建立首都圈,他还要在境内的其他部落也建立首都圈。

忽必烈

在忽必烈政权建立之初,并不稳定,其他势力不服从忽必烈。东起东北森林,西到阴山,甘肃,内蒙古草原有着大大小小的势力。形成主力的有左翼东方三王,五投下,汪古部,阔端王家等。

解决他们用武力并不划算,那得用一种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反叛势力,忽必烈用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以忽必烈家族为中心进行各个部族之间的通婚。第二个方法就是要求这些势力仿照上都和元大都的首都圈为模板,在北方草原上面建立了数十个小型的首都圈。

光建立首都圈没用,得将这些首都圈给联系起来,那么商人的作用就出现了。忽必烈用了以商止战的策略,所以中亚的穆斯林商人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这些商人的足迹遍布整个欧亚大陆,他们建立了一套商业贸易网络,所以穆斯林商人这些特质正好被忽必烈利用,这些首都圈就好比是一个个的经济特区,有着大量的利益并且蒙古王公贵族有的是钱,商人的特性就是贸易赚钱。忽必烈的这一步步的布局,将这一地区给联系了起来。

贸易商人

忽必烈用贸易将各个势力给联系起来的做法,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蒙古帝国。他是依托中原地区的财富进行笼络各个汗国。每年元月,忽必烈就在上都进行封赏来自各个地区的王公贵族,不管是丝绸瓷器还是金银珠宝一并赏赐。比如忽必烈一年要赏出去十吨白银,两公斤一块,要赏出去5000多块。只要这些蒙古王公贵族称呼必烈一声大汗,这些东西随便拿走,这些王公贵族看到便宜不占白不占嘛。不就是喊一声蒙古大汗吗?

忽必烈又规定,如果路途遥远的话,可以派使者前来,王公贵族不必亲自前来。这些王公贵族弄了这么多钱,也没地方花,他们得让这些钱生出利息啊。这时商人的作用就出来了,蒙古王公贵族不会做生意,只能委托他们境内的穆斯林商人打理,这些商人都是从事于国际贸易,商贸网遍及欧亚大陆。忽必烈弄了一系列的首都圈,再加上富饶的中原地区,所以这些钱又会流到忽必烈这边。

忽必烈为了方便商人做生意,重新修缮了蒙古军早年打仗时用的兵站,让这些兵站成为商人的休息处。忽必烈的商业政策非常的开明,由于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全部被整合在一起,所以忽必烈要求各个汗国之间不能收商人的过路税,对商人买卖东西只收3%的销售税,这些条件对于商人而言是非常好,商人做生意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各个汗国的王公贵族就赚了不少钱,从而导致各个汗国的蒙古王公贵族依赖跨国商人,而这些商人又依赖于元朝,从而使得各个汗国对忽必烈更加依赖。

总结

忽必烈打造了一个二元帝国,以继承中华文明自居,来获得中原人的民心。对待各个汗国之间的矛盾,用商业贸易将整个帝国给联系起来,所以尚武,重商,开放,兼收并蓄成为了元代的时代特征。总体而言,忽必烈用了以商止战的战略来玩转整个帝国,以强大的军事能力为后盾,以中原地区的财富为吸引力,利用商业网将各个汗国给联系起来,所以说忽必烈的这一套是很高明的。

参考文献《忽必烈的挑战》《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用一个词形容后期的蜀汉那就是"凋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机智多谋就不...
原创 什... 隋文帝杨坚竟是周文王姬昌的五十二世孙!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63岁)...
原创 明... 明朝禁宫一向讳莫如深,根《明史》记载,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一四七七年),京城、禁宫相继出现“妖狐夜...
原创 诸... 大家好,本期来讲一下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为什么未能统一天下?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四讲... 4月24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主办的“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四讲在镇...
南海沉船考古:青花瓷如何打捞出... Exploring the Sunken Treasures of the South China ...
文物普查丨一文读懂第四次全国文...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要开...
原创 历... 世界无奇不有,并且有很多奇怪现象,这些事情让人疑惑,但有些现象至今都无法解释,并且都是真实发生的,本...
原创 中...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时有发生。中国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也曾历经沧桑,深受一些国...
原创 糊...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能帮皇帝办事,这意味着无上的权力与恩典,同时也意味着行事得万无一失,如履薄冰。 ...
原创 举... 最近有读者发来私信说清代时祖上出过一位举人,在期墓碑上写有“登仕郎”,具体做过几品官不清楚。回答这个...
原创 为... 1991年对于世界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在这一年宣布解体,从此就...
原创 民... 悠悠岁月,浩渺的中华大地,屹立于东方的民族,承载了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光中,我们见证了...
原创 韩...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中国的国内战场及朝鲜战场上,我军接连取得胜利。而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队和抗美援朝...
原创 韩... 本篇只做野史轶事,没有正史考证,仅供茶余饭后的笑谈,请大家谅解。话说韩信是刘邦手下功劳最大的将领,他...
原创 古... 在历史的长河中,字义的演变往往折射出深邃的人性与权力的微妙。比如,今天要谈的“流”字,最初可以追溯到...
原创 他...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跟清朝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挖断了清朝的龙脉,溥仪曾经在清朝列祖列宗面前发誓:不...
微史记 | 狄仁杰到底埋在哪 本周“微史记”周刊,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卢亚辉,为我们详细解读狄仁杰归葬何处。 狄仁...
原创 南... 怪只怪丘迟的劝降书鼓动性太强,使得陈伯之连儿子也不顾,领着八千人从梁城冲出来重新投入了南朝的怀抱,这...
考古专家如何确认青岛琅琊台真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杜春娜 于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