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四记》:走过田野,赠你一方温暖
迪丽瓦拉
2025-08-31 14:04:13
0

杨亚爽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

作为有好奇心的普通人,我们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跟我们讲讲考古的故事,不像《盗墓笔记》那般惊悚曲折,不像《鬼吹灯》般魔幻瘆人,只是娓娓道来——幸运的是,郑嘉励先生的《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来了。

《考古四记》不同于专业性强的考古报告,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过去二十余年间作者在浙江省内考古的部分经历、见闻及工作心得。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寻墓记》记述了对宋元时期一些古墓葬的研究及发现,客观还原了第一线的墓葬发掘现场,读完让人顿悟“原来考古是这样的”;第二部分《行路记》以考古工作为线索,展现了如子城、永嘉等地的特色风物和世事变迁,有游记散文的舒缓悠扬也有田野调查笔记的理性思考;第三部分《品物记》展现器物之绝美,述说背后的匠心故事;第四部分《怀人记》以淡笔写浓情,追忆那一个个无法忘怀之人。这是一位考古者多年的心路历程和发现之旅,读来实在令人喜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千年前李白的仕途之路遇阻,遂有此问。而郑嘉励先生在行路艰难之时就多了几分随性、从容。193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外出调查时途经樊岭,梁顺带考察了此地建筑,说“就地取材的农村建筑也使人不得不承认建筑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当郑先生来到樊岭,当年那“渗透着民族精神”的建筑依旧在,可樊岭却已为凡岭。是樊岭多年后趋于平凡吗?谁又甘于平凡;是因为“樊”字过于繁复吗?乡土文化中最散发着情致与温暖的部分因为那不知所以的原因而韵味流失,也只有在用脚步丈量漫漫长路时才会用心去感受那泥土的芬芳。

“品物啊品物,你身上的铜锈到底诉说着怎样的故事”,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国家宝藏》引发了大众对文物背后故事的浓厚兴趣,每一件文物、每一位文物背后的人物,都在那一刻活了。千百年之后的我们幸运地与那些宝藏相遇,被那绚丽的光芒所震撼,时光将所有的苦难压缩成一个个美丽的瞬间。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当手足无措、一念之差时,不妨品品那仿佛静止的文物,上面的每一处斑驳都如母亲般温暖地告诉着你前进的方向。

“怀人啊怀人,遇到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总有那么一些人仅仅一面之缘,此生便难以忘记。飞云江旁,泊一条小木船,坐一位老人,清晨老人将船停靠,那儿便成了渡口。日复一日,老人守在江边,渡着来来往往的过客。每每见到客人,他便起身、微笑、挥动双手,笑是那么温暖。他是一位聋哑人,但有着会说话的笑容;他是一位摆渡人,但有着全村的帮扶。他是幸福的。后来小山村被水淹没,再也不需要一位摆渡人,再也无需一条小木船了。作者说,他总会忘记匆匆一生里掉头就走的人,却至今铭记老人的容颜。在蟾宫埠的山村里他曾经幸福地生活,曾经幸福地笑着。曾读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创作的小说《摆渡人》,她借少年人崔斯坦的眼睛洞悉人性的温情,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治愈心灵。但我想那不及遇到这样一位老人,一位幸福笑着的摆渡人,他让我们更有理由去做一个幸福的人。

读完这本书,提起考古,脑中浮现的是温暖、幸福之类的形容词。考古的故事是那么吸引人,所见所遇是那么地丰富,所思所想是那么地珍贵。愿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能抚摸到这份温暖。(作者为藏书爱好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用一个词形容后期的蜀汉那就是"凋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机智多谋就不...
原创 什... 隋文帝杨坚竟是周文王姬昌的五十二世孙!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63岁)...
原创 明... 明朝禁宫一向讳莫如深,根《明史》记载,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一四七七年),京城、禁宫相继出现“妖狐夜...
原创 诸... 大家好,本期来讲一下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为什么未能统一天下?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四讲... 4月24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主办的“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四讲在镇...
南海沉船考古:青花瓷如何打捞出... Exploring the Sunken Treasures of the South China ...
文物普查丨一文读懂第四次全国文...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要开...
原创 历... 世界无奇不有,并且有很多奇怪现象,这些事情让人疑惑,但有些现象至今都无法解释,并且都是真实发生的,本...
原创 中...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时有发生。中国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也曾历经沧桑,深受一些国...
原创 糊...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能帮皇帝办事,这意味着无上的权力与恩典,同时也意味着行事得万无一失,如履薄冰。 ...
原创 举... 最近有读者发来私信说清代时祖上出过一位举人,在期墓碑上写有“登仕郎”,具体做过几品官不清楚。回答这个...
原创 为... 1991年对于世界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在这一年宣布解体,从此就...
原创 民... 悠悠岁月,浩渺的中华大地,屹立于东方的民族,承载了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光中,我们见证了...
原创 韩...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中国的国内战场及朝鲜战场上,我军接连取得胜利。而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队和抗美援朝...
原创 韩... 本篇只做野史轶事,没有正史考证,仅供茶余饭后的笑谈,请大家谅解。话说韩信是刘邦手下功劳最大的将领,他...
原创 古... 在历史的长河中,字义的演变往往折射出深邃的人性与权力的微妙。比如,今天要谈的“流”字,最初可以追溯到...
原创 他...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跟清朝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挖断了清朝的龙脉,溥仪曾经在清朝列祖列宗面前发誓:不...
微史记 | 狄仁杰到底埋在哪 本周“微史记”周刊,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卢亚辉,为我们详细解读狄仁杰归葬何处。 狄仁...
原创 南... 怪只怪丘迟的劝降书鼓动性太强,使得陈伯之连儿子也不顾,领着八千人从梁城冲出来重新投入了南朝的怀抱,这...
考古专家如何确认青岛琅琊台真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杜春娜 于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