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汶口遗址:穿越六千年的烟火与礼制之光
迪丽瓦拉
2025-08-31 15:34:43
0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000年至4400年,以泰山为中心,覆盖今山东、苏北、皖北及豫东的“海岱地区”,其延续时间之长、分布范围之广,成为黄河下游史前文明的核心代表。4月21日至4月23日,《走遍中国》栏目推出三集系列片《大汶口猜想》,实地探访大汶口遗址,带您揭开六千年前的文明曙光、礼制的萌芽与先民的生活图景,还原一段被黄土掩埋的史诗。

城垣与王权:文明社会的崛起

大汶口文化晚期,焦家、岗上等遗址中规模宏大的城墙与壕沟,标志着权力中心的形成。焦家遗址城墙宽达15米,外有20米宽壕沟,其建造需动员上千劳力,印证了集中化社会组织的出现。城墙内夯土台基上的“宫殿”遗迹,推测为贵族议事或举行仪式的场所。

墓葬等级的极端分化更印证了王权的萌芽。焦家遗址M152大墓随葬玉刀、玉钺等礼器,昭示墓主身份显赫;岗上遗址M1四人合葬墓中六把玉钺的发现,则暗示军事联盟或家族权力的集中,而节目中首次公布的大汶口考古发现——暴力毁墓现象,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冲突的激烈,进一步佐证权力争夺的存在。

多元交融: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早期见证

大汶口文化并非孤立发展。考古发现,其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长江流域良渚文化频繁互动,比如岗上遗址的“贯耳壶”与良渚“双鼻壶”形制相似,白陶礼器的影响甚至西传至中原,成为夏商周礼制的重要源头。这种跨区域的文化交融,凸显大汶口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纽带作用。

礼制萌芽:从随葬品到社会分层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礼”的雏形逐渐显现。高等级墓葬中,成组的彩陶背壶、白陶鬶、黑陶高柄杯和玉钺、玉刀、玉璧环等高端器物,与简朴小墓形成鲜明对比。白陶鬶因使用稀有高岭土制作,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玉钺则象征军权与王权,其尺寸与工艺直接关联墓主地位。考古学家发现,礼制并非仅限上层,中型墓葬中也有等级略低的器物摆放,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对“礼”的遵循。

随葬品中,玉器的使用尤其讲究:男性多随葬以钺为代表的兵器类玉器,女性则以项饰、耳饰为主。这种差异化的随葬制度,反映了大汶口社会分工与等级观念的深化。此外,岗上遗址出土的陶摇响器和龟甲响器,暗示礼乐仪式已融入日常生活,为后世“礼乐文明”埋下伏笔。

身高与饮食:史前“山东大汉”的惬意生活

六千年前的山东大汉有多高?在济南焦家遗址的实验室中,一具身高近一米九的男性遗骸颠覆了认知。考古学者通过股骨测算发现,大汶口男性平均身高超一米七,女性也有一米六以上,远超同时期良渚文化近10厘米。这些“山东大汉”不仅高大健壮,BMI指数更显示他们身材匀称、肌肉发达,狩猎、农耕与体力劳动塑造了先民们的健美体魄。

饮食方面,大汶口人堪称“美食家”。岗上遗址的祭祀坑中出土了九头野猪,其中多为成年雄性,展现了高超的狩猎能力。此外,灰坑中发现的扬子鳄、中华鲟等动物残骸,以及胶东半岛遗址中出土的鲨鱼、鲸鱼骨骼,暗示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先民食谱极为丰富。

更令人惊叹的是,陶器残留物分析揭示了大汶口人已掌握粮食酿酒技术,成套酒器的出土印证了“饮酒之风”的盛行,甚至为今人调侃的“山东人能喝”找到了历史根源。

文明火种,照亮千年

大汶口文化以农耕为基础、以礼制为纽带、以城防为标志,完成了从聚落到古国的跨越。它不仅是海岱地区的文明高地,更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传播,深度参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如今,考古工作者仍在解码红烧土中的建筑智慧、玉器上的权力密码,让六千年前的烟火气,继续照亮华夏文明的发展之路。

锁定CCTV-4《走遍中国》

4月21日22:00《大汶口猜想·文明曙光》

4月22日22:00《大汶口猜想·礼出东方》

4月23日22:00《大汶口猜想·汶水烟火》

带您重返文明源头

见证东方礼制的诞生与传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唐太宗李世民、秦始皇嬴政、汉武... 历史的星空璀璨夺目,每一颗星辰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浩瀚的帝王将相中,李世民、秦始皇、汉武帝这三位无...
贵州大学科普团队走进贵州师大附... 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当天,贵州大学《史前贵州》科普团队携国家级优秀科普图书《史前贵州》及...
西雅图酋长如是说:1855年一... 西雅图酋长唯一已知照片,1864年拍摄/华盛顿州历史与工业博物馆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这位老酋长铿锵动...
原创 刘...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一方有“五虎上将”, 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许多人对...
原创 张... 在三国乱世中,刘备是个命运多舛的英雄,不仅屡战屡败,还屡次“丢失”妻儿。史书记载,刘备一生中曾有过多...
原创 连... 曹髦驾崩的消息传出,司马昭闻讯大惊:“天下人该如何议论我啊!”一旁谋士献上妙计,上前宽慰:“主公不必...
原创 朱... 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流传着各式各样的风俗,许多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人们的生活智慧。尤其是在年关将至之...
盘龙城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成功...
原创 农... 70年代的人,到现在已上50岁了,最小的也是40多岁了,70年代的这些人都是经历过了艰苦日子的,那时...
原创 伟... 发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是人类近代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若无这次探索,人类将永远无法突破农业...
原创 朱... 在这个世界上,父子之情怕是最为真挚的一种感情了,没有哪个父亲不是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的。 ...
列宁画像:历史、艺术与收藏价值... 一、历史背景与时代意义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1924)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
原创 诺...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诺贝尔奖的创始人,一生的发明专利高达350多项,这些发明专利为他积累了...
宋代典藏保护技术考略 所谓典藏保护技术,是指我国古代国家文化机构和私人藏书楼(室)对收藏的典籍所采取的技术保护措施[1]1...
原创 走... 引言 在我国历史上,楼兰古国的传说千年以来经久不息,因为其存在与消失都具有着很强的神秘色彩。许多历史...
魏晋南北朝中的“魏”为何一定是...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时期,也叫三国两晋南北朝,具体指代的是东汉以后、隋唐以前的那段时期,...
原创 新... 文/ 王民伟 这张照片摄于1944年。在作战间隙,部队驻在滨海区大店偏僻农村。照片中有一个人与众不...
原创 聊... 搞定了李严之后,蜀汉内部,终于再也没人能拖诸葛亮的后腿,影响北伐了。 不过,在这之后,接下来的三年...
原创 民... 一组精心修复的民国显贵泛黄影像,经数字化上色工艺细腻还原,上层人物的风采以鲜活的色彩重新呈现,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