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溥仪最后离开皇宫时,说了一段话,民国的士兵听后集体鼓掌
迪丽瓦拉
2025-08-31 16:32:51
0

本来清朝消灭以后,溥仪和皇室的成员还是一直生活在皇宫之中的,这也是因为民国对其有优待的政策,在那些年里,溥仪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还是比较的稳定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而这种情况有了巨大的变化是因为当年的第二次的直奉战争而引起的,冯玉祥忽然本应该北上的,却忽然倒戈南下,进了京城,在他的要求之下,清宫之内的皇室必须限期搬走,不然的话自己就要动手了,其实冯玉祥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看不惯这些前清的皇室和看上了他们的财产。

而溥仪在得到要求自己和其他人撤出皇宫的消息的时候,还是非常的震惊的,而且冯玉祥要求他以最短的时间之内走出皇宫,这也使得大量的财物他溥仪是没有办法带走的。

而当时冯玉祥的手下怕溥仪太磨蹭,还吓唬他们说在景山上安了大炮,如果尔等不按时走的话,大炮就直接打进宫里了,这可把溥仪等人吓坏了,据溥仪后来回忆,自己的岳父亲荣源直接吓得跑到了御花园的某处地方藏了起来,怕到时大炮来时,打着自己,真是可笑。

而最终,溥仪在民国安排好的车辆的运送之下,离开了皇宫,而据溥仪回忆,当时在外面等着他的鹿钟麟还问他是愿意做皇上还是做平民,他回答鹿钟麟自己愿意做平民,这个答案令鹿钟麟非常的满意,并说如果溥仪愿意做平民,那自己会保护他的,并说溥仪如果是平民了,还是有资格竞选大总统的,说不定还能当上总统。

而溥仪听到此话之后,忙说:“我本来早就想不要那个优待条件,这回把它废止了,正合我的意思,所以我完全赞成你们的话。当皇帝并不自由,现在我可得到自由了。”

而听到溥仪的这句话时,两旁的民国士兵也不禁的跟着鼓起掌来,而溥仪的内心里想的,其实是日后有机会,自己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皇位上的,只是这话在当时,他是提也不敢提的。

青辉语:其实我们如果站在溥仪个的角度,是不难理解当时他的心态的,无论怎样,紫禁城是自己长大的地方,那是溥仪的家,而一个人被别人从自己的家里赶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其实也不难理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朝(约前十六世纪至前十世纪),因最后首都定于殷,又称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也是信...
原创 功...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正是解放战争的高潮阶段。我党正义的事业如同秋风扫落叶,将那些曾以权谋私的国民党高...
原创 四... 平时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比较喜欢看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一方面是这类剧情比较有意思,更加的吸引人,另一个...
解密德皇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一... 1909年英国《笨拙》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危险中的英国》的讽刺漫画:德皇威廉二世身着海盗服,手持巨型...
曹操屯田:从屯田制度到粮仓的逆... 公元196年,汉末动荡不安,黄巾之乱的余波依然在大地上蔓延,农田荒芜,民生凋敝。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
原创 一... 起源于母亲河--黄河的古中国文明,繁衍至今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
原创 他... 看过金庸先生所作《射雕英雄传》的人,应该对于郭靖这一个人印象非常深刻,在金庸作品中,郭靖不仅武功高强...
原创 倘... 二战中,欧洲战场德国与苏联对战,绝对是强者之间的一场战争。1941年6月22日,五百五十万德军向苏联...
原创 汉... 因为汉武帝压根就没想过要灭匈奴。 首先从情理上说,汉武帝北伐匈奴的原因是匈奴频频侵扰汉朝边境,以至对...
原创 山... 历史上有一件事非常的诡异,山东人为什么去闯关东,而不是去更加富裕的南方? 当时的东北地区几乎是不毛之...
原创 他...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但是这四个人当中只有王翦一人能够善终,而且这四个人当中也...
原创 杀... 1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将白起贬为士伍,并命令白起立刻离开咸阳。 白起带病上路后不久,便有使者追...
原创 朱... 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若是坚定决心,传位给建文帝而非朱允炆,那恐怕便没有了后来的靖难之战,也没有了朱棣...
爱国者与忠诚者-美国革命中的不... 美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雕刻,描绘的是 1780 年 10 月 7 日,英军少校帕特里克-弗格森(Patr...
近现代雇佣兵的定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战争,这时不提及雇佣兵,就如同谈论政治而不提及无赖一样。但是早期现代欧洲的雇佣兵到底是...
原创 秦... 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最后一次巡视天下,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境内)时,病重不治,驾崩...
原创 美... 近期,美国针对中国的“霸凌”关税政策再度引发全球关注。面对这一挑战,中国果断回应,表示将与美国“奉陪...
原创 难... 或许,男子都喜欢迎娶年轻貌美的女孩回家,这是大多数男人的心愿吧?但现在的中国男子,有这个想法,只能做...
奈杰尔·威尔逊:校勘学在中世纪... 讲座为“西方古典文献学四讲”中的第二讲,主题为“西方校勘学历史漫谈——中世纪及之后的西欧”,牛津大学...
原创 诸... 杜甫《蜀相》诗中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感慨不已。凡度过《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