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宴请百官,刘伯温意外看到酒杯底部的2个字,顿时面如土色
迪丽瓦拉
2025-09-01 01:05:43
0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天子重臣从来都不是那么好当的,忠臣辛辛苦苦将一代帝王捧上皇位,帝王转身就把一众功臣杀了这件事从来都不是话本里的桥段,而是历史上真真正正的血泪教训。

当然也有不少功臣恃宠而骄,巧言令色、强取豪夺,在有权有势有钱后做尽了肮脏事,这样的事情也不在少数。就连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布衣天子朱元璋,曾被文人墨客嘲笑为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

话说,有一次朱元璋在大殿之上宴请文武百官,当时辅佐朱元璋登上九五至尊之位的好兄弟,更是来了个十成十,席间一片欢声笑语,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唯有一不小心看见酒杯杯底的字样的刘伯温,面如土色、心中警铃大作。那么,酒杯底下到底有什么字?朱元璋为何要宴请文武百官?这一切又是什么阴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

封无可封,赏无再赏

作为一个草莽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贫民出身的他既知晓百姓疾苦,也知晓兄弟之痛。朱元璋的兄弟们和朱元璋一样,大多都是穷苦百姓,对于他们来说钱很重要。

于是,这群人便拿命去博前程,除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与抱负之外,更想要给家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朱元璋深刻地知道兄弟们的所思所想,也非常感谢兄弟们能够慧眼识珠,帮助他坐上皇位,开创大明朝。

在明朝开国后的第二年,明太祖朱元璋登上皇位,便对这群昔日陪伴在自己身侧的将士们论功行赏。在这三十四位功臣中,有六位被封为公爵,剩下的二十八位则被封为侯爵。

当然,除了爵位、官位以外,还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如流水一般送入这些功臣的府中。除此之外,明太祖朱元璋还赐下了良田万亩,可谓是富贵一时。

据数据记载,这34位爵爷手底下总共拥有38194户佃农,平均下来便是1123户佃农伺候一位爵爷,这个数字实在令人震惊。活人受到封赏,死人自然也能。

登上皇位后的朱元璋,并没有忘记那些曾经为大明朝付出生命的功臣们,他下旨在南京的鸡鸣山上建立了一所庙,名为“功臣庙”,并且按照功劳大小供奉二十一个人。

这二十一个人将世世代代受到大明朝人民的尊敬、朝拜与供奉。与此同时,朱元璋还为自己挖了个大坑,为这些开国功臣赐下了“丹书铁卷”,也就是我们常称的“免死金牌”。

听起来就非常霸道,更霸道的是这块免死金牌还能世袭,简直算得上居家保命必备。然而,这些丹书铁券真的有用吗,从历史事实上来看是否定的。

仁至义尽,有心试探

世界上最难测的便是人心,曾经那些为人憨厚、坚实可靠的兄弟在有钱有权后成为了强取豪夺、不知人间疾苦的王侯将相,甚至他们还做出了欺男霸女,卖官卖爵的勾当出来。

更有甚者,借着丹书铁卷的威风,不将朱元璋看在眼里,完全忘记了这丹书铁卷是朱元璋发给他们的,将“本末倒置”这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活人不巴结,却依赖一块破牌子,面对这些功臣们的转变,朱元璋既无奈又失望痛心,甚至还带有一丝惧怕。毕竟自己曾几次赐下的爵位、良田和丹书铁卷都是真的,万一这些人有心谋反,自己又当如何呢?

于是,朱元璋便打算举行一场盛大的鸿门宴,借此来敲打敲打朝中功臣这股骄奢淫逸的奢靡劲儿。宴会当日,百官一人一桌,席地而坐。

宴会一开始便上了四道菜,分别是炒萝卜、炒韭菜、炒青菜、葱花豆腐汤,不少官员当即摆起了脸色,直到后面上了不少美味佳肴后才放下了刚刚的脸色。

宴会的靡靡之音、美味佳肴让气氛达到了顶峰,一时之间君臣和睦、推杯换盏,热闹非凡,人人脸上带着七八分笑意,丝毫察觉不到危险的味道。

不过,在这这群醉鬼中却还有一个明白人,那就是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陪伴在朱元璋身边多年,深刻的了解朱元璋的秉性。

再加上,刘伯温一向擅长洞察人心,早就看出了朱元璋的可疑之处,所以在宴会上一只小心提防着,只在座位上一人独饮,把玩着自己的陶制酒杯。

只是把玩着、把玩着,刘伯温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国功臣们使用的酒盏乃陶制,朱元璋使用的乃金制,其他臣子为银制,刘伯温顿时心中一凛。

他连忙查看自己的陶制酒盏,并在酒盏的底部发现了“建隆官制”这四个字,瞬间面如土色。“建隆”二字,乃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而这位皇帝最出名的事件便是“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

聪慧如刘伯温又怎么能想不到呢!据说,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手下将领像自已一样被推上帝位,而精心设计的一场酒宴。

在推杯换盏之间,宋朝皇帝赵匡胤便巧妙的将送去的兵权收了回来,成功的遣散了那些送他上帝位的功臣们。不过,赵匡胤还算仁义,并未斩草除根,只是想让这些功臣们在民间做个富贵闲人。

当然,前提是这些功臣也足够有眼色,知道当退则退的道理。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在看到这四个字时瞬间就知道,原来明太祖朱元璋也动了“飞鸟尽良弓藏”的心思。

这场宴会便是在暗中敲打,那些功臣们莫要蹬鼻子上脸,但奈何只有刘伯温一人发现了这场宴会的实质。其他人要么是在拼酒,要么是在赏舞,当然也有可能有人装作不知情的样子。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场宴会之后,刘伯温便向朱元璋请辞了,声称自己年迈,想要回家修养,朱元璋也并未挽留,只是赠上了一份厚礼送刘伯温返乡。

至于那些不识时务的功臣,很快就被朱元璋扳下了台,甚至连小命都没保住,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但凡能够懂得宠辱不惊这四个字,这些功臣都不会死得这么惨。所以有的时候适当的藏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万万不可像这些功臣一般逐末!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指民国时期宋氏家族的三个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三姐妹可以说是...
原创 三... 开篇:西关骑楼下的光影交错 1933年的永汉路,霓虹初上。大三元茶楼里,小明星徐柳仙一曲《秋坟》引得...
原创 外... 《封燕然山铭》曾言:“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封建历史上,汉匈之战几乎未曾停歇,东汉王朝中...
原创 曾... 清朝后期,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200多年的大清,差点被掀翻在地。 就在大清生死存亡之际,出...
原创 汉...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什么?二者的好处和缺陷是什么?以及汉代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原创 大...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长江流域地区发生过多次大水灾。尧在位时更是连...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无奈出走,难道真的是因为洪秀全排挤吗?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
原创 日... 在图说大坂之阵这本书里写了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说是在五月七日夏之阵决战前,将军德川秀忠让本军先锋前田...
原创 一... 她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皇后,她美丽端庄,是个难得的好妻子;她聪明睿智,是一个优秀的参谋者。她跟隋文帝...
原创 西... 导读:自从儒学在西汉被拔高到“独尊”的地位,历代名臣多为大儒,西汉著名学者萧望之就是其中一位。萧望之...
原创 李...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李世民是世人公认的一代明君,在他的治理下,唐朝...
原创 清... 清朝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1912年2月12日,对古老的中国来说,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且具...
原创 张... 张居正作为大明王朝最为著名的首辅大臣,在位期间力推“一条鞭法”, 使早已日暮西山的大明王朝,重新走上...
原创 故... 故宫作为明清两朝皇帝办公居住的地方,其建筑宏伟壮观,占地面积巨大,其中三宫六院大小房间加起来共有90...
原创 启... 启蒙运动,不是聊历史,但是也跟历史有关。 启蒙运动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西方完整地进行过一次。这种完整...
原创 原... 刘恒能够当上皇帝在当时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薄姬身世曲折,原...
原创 汉...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其中韵味与深意需细细斟酌方能品味,而在历史长河里中国封建社会的故事最为丰富其中代表...
原创 朱... 朱元璋建国之前,要说哪一战打的最惨,那绝对是南昌守卫战了;哪一场最重要的话,就是鄱阳湖之战。这两次大...
原创 诸... 因为你没有弄清楚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所有的战役都是有目的的,而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北伐...
原创 朱... 陈友谅僭称帝号以后,秘密派人与张士诚相约,要攻打建康,成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最大对手。 文臣武将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