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何时亡?他答:猪上树时,但李世民没听懂
迪丽瓦拉
2025-09-01 06:34:25
0

目前内地影视主要翻拍的古装剧非常多,里面的君王也是非常的严明,那大家有没有讨论过帝王一般都是如何去统治自己的国家呢?又是如何做到盛世千秋呢?

我们可以简单举个例子,例如雍正,上位后因民情所向,立刻推展了三大新政,三大新政分别是绅一体当差纳粮,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这都很好的解决民众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最能够理解的是大唐李世民。为什么会是他呢?他为了能够大唐盛世可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的,极具有感的是他曾问一代妖人袁天罡:“大唐何时亡?”,而袁天罡回答:猪上树时。这样的答案确实令人匪夷所思,而李世民确实没有听懂其中含义。

为大唐盛世寻求袁天罡

国家能否安定统一,百姓能否安居乐业这都取决于所拥护的君主是否贤明,若是碰上昏庸无道的庸君,那大家的生活岂不是苦不堪言。

像是帝辛这样昏庸无能的人继承地位,国家迟早会被讨伐。而与他反之的唐太宗却能够传流千古,被传为千古明君。

那唐太宗做了什么能够让百姓如此拥护他?首先是唐太宗懂得济世安民,安抚百姓,能够总结经验,查缺补漏,自认为自己就是百姓的支撑点。

登位后深知百姓经历战争,社会动荡不安,所以倡导低赋税,积极发展生产,让百姓能够安稳生活,让国家稳定下来。

这一举措是站在了百姓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这样一来社会会逐渐安定,百姓也能够幸福安定,自己身为君王也深得民心,是非常好的一点。

但是,社会的安定不只有这一点,作为一个君王他需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如果权力分散,那迟早有人会想要翻盘取而代之。

面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李世民时常心忧不已。一时,唐太宗为知晓答案,寻求一代妖人袁天罡。“猪上树时”,这个人的回答令人匪夷所思,李世民却也不以为然,猪都能上树了唐朝才亡,猪怎么会上树呢?那大唐必定会繁荣长久的。

可根据历史来看,李世民的想法还是太过于浅陋了,可是当时谁又能想到此猪非彼猪呢?

历史的推移让现实给了大家结果,朱温的上位让一切都结束了,唐太宗万万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原因吧。

袁天罡也曾言“天机不可泄露”,便一概不说了,看来他说的每句话都是有意义的,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的意思。

或许袁天罡的各种判断和猜测都是根据当时的事态背景而讲的,也不是纯粹的误打误撞。

妖人预测唐朝发展皆成真

古代帝王大多愿意重用贤能,而袁天罡也是被唐太宗重用贤能之一。李世民一人治国总有不足之处,也愿意听贤能的肺腑之言,一代妖人袁天罡也曾预言“武代李兴”,这样的话也让李世民忌惮所有武姓之人。

自此,他便派人杀掉了所有武姓之人,但是令他没有预料的是,取代之人并非一定要男性,而事实证明,袁天罡的预测又成真了,武氏真的取代了李氏。

然而他的预测之言都是令人想不到的,“猪能上树”也是让人一头雾水,而这个人就是朱温。

很多人都会想既然百姓拥护李世民,为何这么容易就被推翻了呢?其实他推翻的是唐昭宗,并不是李世民。

朱温刚开始是在黄巢手下,后来因为叛变,投降了唐朝。在此之后,朱温镇压黄巢起义军,多次立下了赫赫战功,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实力,也有了自己的地盘和权力。

在唐昭宗时期,朱温就率军进入了关中,控制了朝廷官员,甚至将皇帝当成了傀儡。

这样一来,整个社会突然动荡,可能李世民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会被此人所截获。

天祐元年时,朱温想尽办法竟然将唐昭宗迁去了洛阳,并且没过多久,他就持刀杀害了一代君王唐昭宗。

这样的行径是令人可耻的,竟然做了叛贼伤及一代君王,之后又不顾廉耻的夺了帝位,改建国号为梁。

在这个过程中,朱温为了能顺利夺取帝位,手段非常残忍,为了架空唐朝皇帝,杀尽了皇帝身边的人,人数近有两百人。不仅如此,朱温后来还杀了唐哀帝。

一代盛世已落幕

唐代盛世因此落幕,李世民的天下最终成了其他人的嫁衣。可谈谈当初李世民在位时的光景,那可谓是百姓安居乐业。

唐朝的盛世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却又快速的破灭了,转眼之间,盛世场面却成了斐然,但是最不可忽视的还是李世民的治国之道。

不得不说李世民确实在治国这方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天赋,能够替百姓着想,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点。

他发现隋朝的很多政策并没有错,只不过是与社会有些不贴切,或者说有些急于求成了,并不是完全的错误。

所以这么这些问题,他让国家“慢慢来”,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比较柔和,但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百姓的衣食温饱。

再而,李世民又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得国家注入了新鲜血液,能够将人才用到对的地方,那国家繁荣发展就是指日可待了。

那我们又回到袁天罡的预言,如果当时李世民猜了出来,或是袁天罡直言直语,一切或许会有新的结果和转机,可无奈的是结果已然注定了。

但我们不可否定的是李世民在治国之道上、在用人用兵、在善于纳谏的问题上,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极好的,包括他推行的“贞观之治”,都能够体现出来他的确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君主。

如果一个帝王,身出庙堂之高却无法或者不愿意带朝代走进正轨,整日懈怠朝政,哪怕他文采卓然,他也只是一个失败的帝王,国家也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走向灭亡。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韩信和白起,都是军事奇才。都是智勇双全、能征惯战的战略家、军事家。战必胜,攻必取,他们都是。两人都是...
原创 鳌... 大清王朝的顺治、康熙两代皇帝都是年幼继位,为了国家的发展,都配备了辅佐之人。而辅政大臣的人选十分重要...
原创 清... 当褪色的玻璃底片遇上现代颜料,清末高官的面容在百年后再次鲜活。这些被历史漂白的身影,正透过数码调色板...
原创 同... 国人素有清官情结,其中最常被人提起的清官就是海瑞和曾国藩。 什么官才称得上是清官?在国人的眼中,是清...
原创 国... 1939年冬,国军第六十三军一八六师一一七旅一〇九六团奉命驻扎在广东从化下和洞一带。 12月16日晚...
原创 晚... 真正导致满清覆灭的不是革命党,而是张之洞,这是后来满清遗老遗少的一致看法,他在湖广总督任上给朝廷积攒...
《大舜传》:寻根虞舜文明,重构...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虞舜作为“五帝”之一,既是德治天下的圣王典范,也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源头象征。最近由...
原创 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岳飞的事迹传颂至今,他被后世誉为我国的精神代表、我...
原创 朱... 王嗜诗书,绝珍玩,不畜女乐,非公宴不设牲醴。——《明史·列传·卷三》 这是《明史》中关于朱标的描述。...
原创 国... 凌云 摘要:日俄战争是1904年-1905年大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而进行的战...
原创 此...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民国军阀轶事,引发了...
原创 皇... 古代皇权是最大的权力了,但是所有的皇帝都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用自己的舅舅,但是不用自己的叔叔,...
原创 司... 高平陵之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大事件,不但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如果司马...
原创 著... 著名纵横家苏秦的弟弟,用复杂的列国关系,在外交中谋取个人利益 苏代是战国时东周洛阳人,他是著名纵横家...
原创 1... 我们一直探讨苏联崩溃时的教训,既对苏联崩溃感到惋惜,又感觉西方在这场瓦解斗争中的阴暗手法。但苏联解体...
原创 同... 《笑傲江湖》里面,少林和武当对令狐冲说的五岳并派之后的威胁论很有意思。从那一些描述里,我们可以明显看...
原创 宋... 宋朝和明朝有没有可比性? 对于这个问题的提出,肯定会有许多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甚至认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和通泊之战经过是怎么样的,为什... 征战几人回 雍正九年,清朝和准噶尔在博克托岭与和通泊的战斗中,遭遇惨败。近万名清军(包括科尔沁、土默...
原创 有... 作者:阿赖耶识 人们对于皇帝的真爱,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在清朝的几位皇帝中,白月光一直都存在,...
原创 凌... 四十五岁的李世民,在当时算是年老之人,人上了年纪一般都喜欢回忆过去,尤其在最近几年,当年一起打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