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忽必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迪丽瓦拉
2025-09-03 14:03:32
0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带领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创了一段大迂回的战争奇迹,最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  

红军长征的时间:是从1934年10月17日从瑞金开始出发,经过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经过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政策。最后在1936年10月22日到达陕西,与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以后结束。

有趣的是,这条长征路早在八百年前就被忽必烈带领的蒙元大军所走过,八百多年前蒙古人也进行了长征。蒙古人也是爬雪山,过草地,夸越大渡河。经过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政策。创造了另一段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奇迹,开创了一个辉煌的大元王朝。

红军长征是从江西瑞金出发,途径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最后在陕北胜利会师。而忽必烈的远征军首先在吉林、辽宁、内蒙古、集结军队,经过陕北,甘肃、西藏、四川,抵达云南,在灭了大理之后,北上贵州、湖南、湖北。

蒙元走的这条长征路和红军的长征路基本重合,只是一个他们从北往南,红军是从南往北,方向截然相反。时间跨度也是两年。忽必烈的这次远征十万军队,最后只剩二万多人。

1252年,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在攻宋之战中,在四川、荆襄、江淮等地遭宋军顽强抵抗,于是他命令忽必烈率军绕道吐蕃,做攻灭大理国的远程奔袭之战,为尔后南北夹攻南宋创造条件。

1253年,忽必烈的军队集结在六盘山准备出发,八思巴到来。忽必烈与八思巴第一次见面,最初两人寒暄的很好,气氛融洽。八思巴虽然只有19岁,却见识不凡,忽必烈对他的言谈十分欣赏。随后忽必烈话锋一转:“我军欲进攻大理,请吐蕃为我军准备所需物资和兵差。”没想到八思巴直接拒绝:“吐蕃只是个偏远的小地方,地狭民困,难以满足您的需求。”

忽必烈听后大怒:“只不过要你们提供点物资和兵差,就这样推三阻四,不知道我们蒙古的虎威赫赫吗?”

八思巴却说:“既然如此,我也没有必要来到此地,请让我回家吧。”

忽必烈气得怒吼:“滚出去!”

两人僵持不下时,王妃察必劝慰忽必烈说:

“八思巴虽然只有19岁,见解却比许多老僧都要强,您不要将他赶走。很多事情可以慢慢商量。”

忽必烈认为察必言之有理。于是,又再次召见八思巴。这一次,八思巴讲了很多吐蕃的历史和典故。忽必烈茅塞顿开,对面前这个年纪轻轻的法王非常信服。从此,八思巴一直追随忽必烈,八思巴派人协助蒙元大军经过藏区。忽必烈也非常信任八思巴,给予了他无上的荣耀。

忽必烈率大军出萧关(今宁夏同心南),经六盘山集结于临洮(今甘肃),练兵备战。

同时,蒙哥命汪德臣率军入蜀,抵嘉定(四川乐山),配合忽必烈行动。

九月,忽必烈督军至忒剌(今甘肃迭部县达拉沟),分兵三路南进。

兀良合台率西路沿晏当路(今四川阿坝草原)而进;宗王抄合、也只烈率东路经茂州(今茂汶)趋会川(今会理西)以作牵制;忽必烈自率中路经满陀城(今四川汉源北)渡大渡河,沿古青溪道南下。

谋臣姚枢向忽必烈讲起了,北宋名将曹彬攻取南唐不枉杀一人,忽必烈在马上兴奋的喊道:“曹彬不枉杀一人,我也能做到,能做到。”

于是乎,忽必烈的大军翻山越岭,爬雪山,过草地,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于十一月初过大渡河,抵金沙江畔,忽必烈亲率大军以皮囊为筏渡江,到达丽江,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南征大军终于到达了大理城。

进攻云南的大理有三条路:第一条是东路,经湖北、湖南和贵州,沿四川盆地东侧进入云南;第二条是中路,向南翻过秦岭,穿过四川盆地后进入云南;第三条是西路,进入横断山脉,沿四川盆地西侧进入云南。

进入云南攻城前,忽必烈先派了三名使者进城劝降,大理国国王段兴智拒绝招降,把进城劝降的三名使者,直接被杀害。丞相高泰祥率军屯戍金沙江沿线,又遣将领高通率一部驻会川,抵抗蒙古军。

这时另一只蒙古西路军也进入大理军。兀良合台部在大理境内,招降了一些部落,从侧后攻击大理军主力。

高泰祥见处境危急,匆忙退兵大理都城,冯坚固守。大理城东濒洱水(今洱海),西倚点苍山,北、南有龙首、龙尾两关为屏障。高泰祥以重兵据咽喉要地龙首关迎战。

这时蒙古东路军先后渡金沙江与西路军会师与龙首关,合力攻击,全歼大理军主力,乘胜于十二月十五日占领都城。段兴智、高泰祥潜逃。

都城被攻占

之后。依照蒙古传统的报复手段,一定是采取屠城,为三名使者报仇。不过这次忽必烈没有屠城,把禁止杀戮的命令挂满了城内的大街小巷。

没想到,这种怀柔的政策,使得忽必烈接下来的行动异常顺利,很快就平定了云南。

。忽必烈底定云南后,任命赛典赤主政云南,从而开启我国行省制度的先河。。

。赛典赤努力改善云南的闭塞和落后局面。他治理了滇池水患,设计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教人们用牛耕地,又执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元史》记载:有一天,赛典赤去农民家访问。农民告诉他,亩产的一半是两石,可以给你们交一石的税。赛典赤笑了笑,说:要是这样,你们的吃穿都成问题了!每亩只收一斗就可以。农民听了,笑逐颜开

1279年,68岁的赛典赤谢世,被朝廷追封为咸阳王。在他去世的时候,昆明出现了万人哭巷的景象。

被征服的云南成为大宋腰眼上的一柄尖刀。南宋局面更加彻底糜烂,后来忽必烈消灭了南宋。这次万里征伐,从战略上来说彻底瓦解了中国乱世南北对峙的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言: 在某本关于明朝历史的科普读物开篇,提到了一个看似很奇怪的国名——“天完”...
原创 老... 这是1960年,陈赓大将和家人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照片中的成员包括他的妻子傅涯、女儿陈知进和最小...
原创 隋... 隋代虽国祚短暂,却在书法史上扮演了“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这一时期,南北书风从对立走向融合,北朝质朴...
原创 举... 清代的官场向来看重“正途出身”,其中“科甲出身”是最为看重的,而其中以“科举”出身的举人地位尤为突出...
原创 相... 在古代,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愿望寄托于那些虚幻的鬼神身上,仿佛这样能够安抚内心的焦虑与恐惧。这种文化背景...
原创 为... 圣旨是中国古代皇帝用来发布命令的专用文书,它代表了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只要是皇帝所下达的任何指令或命令...
原创 天...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金庸先生的经典小说《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师傅——天地会总舵主...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强悍的民族,他们曾经强悍无比,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
原创 清... 很多人看过清朝的电视剧后,常常会注意到朝堂之上经常是皇帝训斥大臣的场面。许多大臣低头默不作声,生怕一...
原创 三... 一提到三国最聪明的人,很多人张口就来 “诸葛亮”。但翻开正史《三国志》才发现,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今...
原创 统... 两岸统一这事儿,一直是咱们华人圈子里的大话题。台湾跟大陆到底啥时候能走到一块儿,统一以后叫啥名字,这...
原创 叱... 蒙哥马利的这次访问充满了他的个人特色。他不仅善于倾听、提问,还善于用眼睛观察中国的细节。他时常采取一...
原创 和... 这是南航“舔美”陈教授诸多“金句”中的一句,也是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1450在传播的一句口号,颇有欺骗...
原创 美... 1991年12月25日,曾存在仅69年的世界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布解体。当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
原创 苏... 作为人类历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庞大的联合国家,苏联最后的掌舵人在苏联解体的三十年后也离开了人世,...
原创 日... 战争时期,女人常常被用作“求和”的筹码,成为政治交易中的牺牲品。 在中国历史中,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
原创 “... 明朝嘉靖年间,内阁首辅的更换十分频繁,每个都在任不久,犹如走马观花般换了一届又一届,而徐阶是真正掌握...
原创 丰... 丰臣秀吉,作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堪称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星。然而,他的出身与其他两位战国三杰——织田信...
原创 从... 隋朝的建立,对于当时的中国历史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隋朝的建立不仅改变了...
原创 明... 自秦朝起,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时代,国家的统一标志着皇帝作为最高权力象征的地位确立。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