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耿直刚烈” 到“”腹黑权谋 ”之明朝首辅徐阶的官场渐变之路
迪丽瓦拉
2025-09-06 04:03:36
0

明朝嘉靖年间,内阁首辅的更换十分频繁,每个都在任不久,犹如走马观花般换了一届又一届,而徐阶是真正掌握了实权的其中一个,历史上对于徐阶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而这与徐阶的为官之道和为人处世离不开干系。

徐阶

纯良正直的青年时代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徐阶打小就十分的聪慧,在嘉靖二年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第三名,以前可不比现在的考试,古代封建科考是从全国遴选出来的,所以徐阶能够一举考得第三名,可以说十分的优秀了。

凭借这个优异的成绩,徐阶被授予了

翰林院编修

的官职,但是走马上任没多久,父亲就离世了,徐阶不得不回家服丧,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徐阶的仕途,服除后又马上官复原职。

严世蕃

照道理来说,以徐阶的能力必然是可以平步青云,但是刚入职场的徐阶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他敢言敢语,不畏强权,对看不惯觉,得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直接向皇帝写报告,直言不讳的指出事情。

从人品上来说这人敢为百姓发声,敢于对抗官场中不成文,但是实际存在的“各种不道德潜规则”,可以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要不说徐阶火力满满,一出道首先对决的就是当朝内阁首辅:

张璁

,事情缘由是张璁觉得历朝历代供奉的儒家之首:孔子名不副实,所以想降低孔子的身份及祭祀待遇。

面对这样的情况,百官虽然有所不满,但是鉴于张璁的权力,即使有不满也选择了隐忍,大家都保持沉默的态度。

这时候徐阶这个“愣头青”一马当先站了出来,他当面指责张璁,两人发生了激烈的辩争,最后逼得张璁说出:你竟然敢背板我,堂堂一个以辩礼起家的内阁首辅竟然说出如此上不了台面的话语,从此可见徐阶的口才有多么的厉害。

看似赢了,实际上对于位卑权弱的徐阶来说,这次明晃晃的对抗,狠狠地得罪了张璁,报复很快就来了,徐阶被张璁运用手段挤出京城,被安排到了

延平府做推官

能谋善断,威名远播

张璁可以说用心险恶了,延平府的条件很差,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可以说是极为偏僻的一个小地方,偏僻意味着“

山高皇帝远

”,也意味着难以管制,所以该地的地头蛇势力十分强大,徐阶的岗位就是处理当地刑事案件的。

可以说官小责任大,保不齐还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经历过与张璁的博弈,徐阶也不再是那个不懂世事的“小白”了。

徐阶一番考量之后,认为仅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对抗当地地头蛇势力的,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他必须联合有实力的队友,很快他就找到了突破口。

当地里长也十分不满意地头蛇对银矿的把持,很早就想解决这股盘根错杂的势力,所以当徐阶表明来意的时候,二人一拍即合,彻底肃清了当地的地头蛇。

此时的徐阶在官场上的作为可以说手腕成熟了许多,再也不是当时那个“逞口头之勇”的莽夫了

都说运气要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懂得官场之道的徐阶仕途一路高升,后来升到江西按察副使,随着张璁的倒台,徐阶被新上台的内阁首辅下夏言调回京城。

调回京城没多久,徐阶的母亲就去世了,他又回到了家乡服丧,待到服丧回朝,提拔他上台的夏言已经下台了,伴随而来的是臭名昭著的严嵩上台,就任内阁首辅。

此时的徐阶已经深谙官场之道,在夏言与严嵩的对抗中,他并没有站队,属于中间派人物,面对曾经有恩于他的夏言他并没有出手相助,可是说此时的

他已经懂得权衡利弊,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有利的,

所以严嵩上台后并没有针对徐阶。

徐阶虽然没有得罪严嵩,但是严嵩对于他也没有提拔的意愿,所以徐阶在吏部并不得势,后来被嘉靖调往翰林院当任翰林学士。虽然官职不是很高,

但是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经常接触到皇帝,这可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徐阶的个人仕途发展可谓是助力不少。

嘉靖皇帝非常喜欢青词,而徐阶的青词写十分的出众,所以很得嘉靖帝的赏识。严嵩父子受到嘉靖的重用,其中擅长于写青词的因素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虽然严嵩的儿子严世蕃长得其貌不扬,其中一只眼睛还是瞎的,有

独眼龙

的外号,但是他本人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十分擅长青词的写作,在古字鉴赏方面很有天赋,所以严氏父子深的嘉靖的喜爱。

利益趋势,牺牲家人

严氏父子善于逢迎拍马,而且笼络人心的手段那是十分的厉害,嘉靖皇帝长年累月不上朝,实际上他的旨意很多都是严家父子在执行的,也就是说朝中的大事的具体执行都要经过严氏父子之手,所以产生了很多可操作的灰色空间。

严氏父子趁机拉帮结派,贪污腐败行为屡见不鲜,此时的徐阶权势不如严氏父子,即使心中有所不满也不敢表露出来,为了更好地接近严家,徐阶居然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严嵩的孙子做小妾,这可真是造孽呀,居然把自己的利益得失建立在牺牲家人的基础上,此时的徐阶不得不说很“趋炎附势”了。

徐阶很清楚的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权力来说绝对比不上严嵩父子,所以他只能隐忍,蛰伏,等待合适的时机一举把严嵩父子拿下,其中只要有稍微有出错的环节,那将是万劫不复,因为严嵩父子的手段极其阴狠歹毒,他们对待政敌丝毫不手软,往往是一击毙命,这使得徐阶不得不从长计议。

都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嘉靖二十九年,蒙古部落的首领俺答陈兵北京城,这可吓坏了嘉靖皇帝,立即召开会议,宣召朝中大臣共同商讨退敌的方案。

严嵩表示们蒙古兵是循例来京城劫掠财物,他们意不在领地,所以只需要支付一点财物给他们,就此可以打发他们回家。

但是徐阶表示不认同严嵩的观点,他认为蒙古兵杀人如麻,对百姓的伤害极大,决然不可以轻易饶恕,但是蒙古部落只是对明朝“贡市”不满意才发动战争的,所以派兵攻打蒙古兵也不是解决的根本,所以徐阶建议排大臣先和劝退蒙古兵,接下来在派大臣就双方通贡问题进行商讨和周旋。

徐阶的建议得到了嘉靖帝的首肯,事情解决得很顺利,由此徐阶给嘉靖帝留下来很好的印象,此事件史称:

庚戍之变

嘉靖帝朱厚熜

留给大BOSS的印象是好的,但是得罪了自己的上司并不是一件好事,“庚戍之变”中,严嵩父子的表现可以说十分的差劲,可以说风头都给徐阶拿了,严嵩父子对此事耿耿于怀,心里谋算着一定要给点颜色徐阶,好让他不再“喧宾夺主”!

徐阶大概也知道这次自己夺了严氏父子的风头,他们不会那么轻易饶恕自己,只能更加小心翼翼的处事,严嵩很快就找到了整治徐阶的“小九九”,在嘉靖皇帝的一次召见中,严嵩诬陷徐阶有谋逆之心,而且还摆出莫须有的伪证,徐阶真是百口莫辩,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徐阶把孙女嫁给了严嵩的孙子做小妾,才得以逃过这节。

严嵩眼见徐阶服软,也就没有过多的打击报复他,而徐阶似乎也表现的越来越温顺,无论是在皇帝面前,还是在严氏父子面前都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严嵩父子能够屹立官场多年,定然有不凡的识人之道,但就是这么一个“野心家”,愣是靠着自己绝佳的演技,骗过了严嵩与严世蕃。

绝地反击,招招致命

徐阶表面的驯服使得严嵩父子对他放松了警惕,而徐阶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

可以座大

的机会。他在严嵩父子眼皮底下,结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僚,因“庚戍之变”得势的大将军仇鸾,在死后被嘉靖帝掘棺鞭尸,原本严嵩认为徐阶是仇鸾的同伙,谁承想仇鸾的案件就是徐阶一手策划的,知道真相的严嵩父子不禁后背发凉。

仇鸾

都说笑到最后才是赢家,徐阶成功得瞒过了严家父子,并且不断得在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扳倒这个权倾朝野的奸佞之臣。

第一招:利用杨继盛之案

徐阶利用此前“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的上书嘉靖帝的《请诛贼臣书》,其中列举了严嵩的“五奸十大罪”,此时的嘉靖帝还不舍得处置严嵩,因为严嵩父子对他还有利用的价值,于是迁怒于杨继盛,把杨继盛打入大牢关押,徐阶等人一直在暗中保护杨继盛。

杨继盛的上书虽然没有使严嵩父子受到惩治,但是成功地引起了“嘉靖帝的嫉妒心”,历来封建君主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与觊觎,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因杨继盛的上书涉及到太子的问题,所以嘉靖帝对严嵩父子也有了防范之心,不再似以前那般信任他们。

徐阶一直在苦思冥想,如何在找到一个引爆的点,直接燃爆嘉靖帝对严嵩父子最后的一点信任,严嵩老谋深算,做事滴水不漏很难找到破绽,但是他有个“猪队友”儿子严世蕃。

严世蕃好大喜功,为人贪婪多淫,但是他写的一手绝美的青词,对古文字画也颇有成就,此前也有言官上书嘉靖帝严世蕃的种种不检点,嘉靖帝都睁只眼闭只眼选择了原谅,也许是徐阶的最后一把火,彻底点燃了此前积蓄的种种不满,嘉靖帝决定收拾严世蕃,于是一纸文书把严世蕃发配到雷州,此时的嘉靖帝杀心为起,还是饶了严世蕃一条命。

第二招:打通司法三关,置之死地

严世蕃在官场多年,什么弯弯绕绕的手段,大风大浪没见过,只要尚存性命,那么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打算贿赂言官,让言官重提杨继盛的案件转移焦点,自己就可以翻盘重生。

徐阶早已料到严世蕃决然不是容易就范的性格,他决定一举搞垮严世蕃,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徐阶直接找到三司法,给严世蕃定了嘉靖帝极其忌讳的罪名:私通倭寇,嘉靖帝看到呈上来的折子,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把严世蕃处死了。

随着严世蕃的倒台,严嵩的政治生涯也走到了终点,他被嘉靖帝贬为庶民,没多久就病逝在父亲的坟前。

人无完人,历史评价不一

随着严嵩父子的倒台,徐阶迎来了仕途上的春天,由于站队成功,徐阶在嘉靖帝未逝世前,就把赌注下在了裕王身上,所幸他赌对了,嘉靖驾崩后,由嘉靖帝的第三子朱载坖登基上位。

隆庆帝朱载坖

朱载坖史称“隆庆皇帝”,在历任明朝君主中比较仁厚,国家在他的治理下,经济政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徐阶因为押宝成功,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他死后谥号被奉为:文贞,这对于大臣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从政治层面来说,徐阶的的确有所建树,他在位期间,广开言路,礼贤下士,明朝之后的“张居正,高拱”等人都是在徐阶的提拔下得到重用的,扳倒严氏父子更是他最大的政治功绩,可以说为大明朝的历史刷新吏治打下了基础。

但是徐阶在私德方面却有诸多方面使人诟病,首先他为了保全自己的权益,居然不顾自己的孙女的幸福,把她嫁给了死对头严嵩的孙子;其次,在自己得势后,利用自己的职权在富庶的江南地区兼并了二十多万亩的土地,事后为了自保还用三万两黄金贿赂负责此事的官员戴凤翔。

高拱

可以说徐阶在仕途上实现了个人的理想,无论是生前身后,得到了无尽荣光,权倾朝野,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官场,从一个刚烈耿直的正统青年,演变为老谋深算,唯权是道的官场“老油条”,其中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徐阶个人意愿的抉择。

我们难以从单一的方面去赞扬或者谴责徐阶这个历史人物,因为其中包含的因素实在是太过于冗杂,历史人物并不是非黑即白一刀切可以来解释了,“存在即合理”也许是最为贴切的比喻吧,如果他不步步为营,那么他根本走不上内阁首辅的位置,更不要说扳倒严氏父子,但是得势之后,他已经有了可以选择的资本,可是面对巨额的灰色收入,他选择了同流合污,这不得不说是他的人生污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头条创作挑战赛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一排名显然并不公正。典韦排在第三位,但他并未斩杀...
原创 如... 隋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义,反对隋朝的暴政,并最终占领长安,宣布自立。公元618年...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誉为文人谋士中的佼佼者,而张飞与赵云则被视为武将中的佼佼者,常人无法与他们...
原创 唐... 中国历史悠久绵长,朝代更迭、王朝兴衰交替。每一个朝代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若说到盛...
原创 大... 前言: 在明代,有三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正旦节、冬至节和万寿圣节。其中,正旦节即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也...
原创 一... 明朝时,有一个官员陈幼学,走马上任之后,工作非常用心。 周围的人笑话他:“不就是一份工作,拿点薪水,...
原创 清... 在一些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中,流传着一个说法:清朝的官员在早朝之前,不吃早饭,不喝水,而是在嘴里含上一...
原创 “...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这句话提及的背景,是八国联军占领紫禁城的历史事件。有传言称,当时一些百...
原创 魏... 这篇文章提到的历史情节涉及了中国古代许多复杂的政治和军事事件。以下是对原文的改写,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
原创 人... 人类有争强斗勇的天性,但我们要学会控制。 正如古人所言:“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原创 诸... 姜维的北伐,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称为“九伐中原”,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姜维多次北伐魏国的...
原创 安... 在商周时期,周公以“吐哺”之心回归天下,表达了他为国为民的精神;而在汉朝,贤良对策则成为吸引天下英才...
原创 为... 在古代,许多朝代的官场中官员众多,既有做事的也有不做事的。进入官场后,不论职位高低,都能享受富贵荣华...
原创 为...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君主和才子纷纷涌现,但汉景帝刘启凭借卓越的政治智慧和燃烧的雄心壮志,实现了...
原创 隋... 隋军第一次南下伐陈失败后,隋文帝杨坚并未甘心,经过两年的筹备,再度集结大军,准备二次出征。 这一次...
原创 峥...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虽然虎门炮台及抗击英军的历史背景极具象征...
原创 逃... 前言: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六月,广东韶州府知府衙门再次迁回了位于韶州府学宫西侧的旧址。这座建筑...
原创 水... 建国初期,傅作义被任命为新中国水利部部长。然而,他的任职并不顺利,水利部的很多干部对他并不友好,甚至...
九旬教授网上开讲 图为白述礼在线上为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授课。   受访者供图 宁夏银川,天蒙蒙亮。92岁的白述礼端坐在...
原创 战... 在河南省的郭庄村,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落。在2005年春节的初一,这一天的早晨,一声巨大的轰鸣声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