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修元史的时候也会夹带私货?浅论徐寿辉政权国名是否为天完
迪丽瓦拉
2025-09-06 04:33:53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言:

在某本关于明朝历史的科普读物开篇,提到了一个看似很奇怪的国名——“天完”。在元朝末期,湖广的徐寿辉率领农民起义,首先在罗田称帝,改年号为治平,然而他的国号却叫“天完”。书中的作者带着些许戏谑说道:“每次看到这个国号,我总感觉它似乎在暗示——不久之后就要完蛋。”

是的,天完,天完,到底是今天完蛋,还是明天完蛋呢?尽管徐寿辉是个出身贫寒的小商贩,也许他并没有受过很多的教育,但他毕竟是要复兴宋朝的。就算没有别的选择,直接用“大宋”作为国号,不也是比“天完”强得多吗?还是说,徐寿辉的政权并非真的以“天完”为国号?是不是历史编纂者加入了自己的解读?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一点,我们首先来看看史书中的记载:

史书记载:

《元史》记载:“徐寿辉据蕲水为都,国号天完,僭称皇帝,改元治平,以邹普胜为太师。”——《元史卷四十二·本纪第四十二》

尽管《元史》有内容重复、未加删减的缺陷,但它依然是研究元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后来的历代史官对《元史》做过多次补充和考证。到了清朝末年,著名学者柯劭忞所著的《新元史》更是被视为五百年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甚至被北洋政府纳入正史,成为了“第二十五史”。在这本《新元史》中,关于徐寿辉政权的国名,依旧是“天完”。

徐寿辉的“天完”国号的历史背景: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五月,刘福通率领的北方红巾军在颍州(今安徽阜阳)起义。到了十月,南方的红巾军在徐寿辉、邹普胜的领导下攻占了蕲水县(今湖北浠水县),并在此建立了政权,徐寿辉自称皇帝。

根据考古发现的徐寿辉政权铜印,这个所谓的“天完国”并非杂乱无章,反而极其正规。政权中设有中书省、六部、统军元帅府等机构。例如,在湖北省通城县博物馆,有一枚重达1.5公斤的“统军元帅府印”,印面外圆内方,四角刻有云纹,印背手柄左侧刻有字:“中书礼部治平四年月日给”。

根据《元史·百官志》记载,统军元帅府是统管军队的机构,地位高于统军元帅。治平四年(即至正十四年),正是徐寿辉政权处于低谷期,因为其都城蕲水县在去年年底被元军攻破。然而,随着倪文俊的任命,南方红巾军逐步重整旗鼓,并在汉川一战中击败了元朝的宗室威顺王宽彻不花(忽必烈的孙子)。因此,有人认为,这枚铜印应为倪文俊所用的“统军元帅府印”。

“天完”究竟有何深意?

看似不屈不挠的政权,为什么会选择如此奇特的国号呢?明末的学者赵士喆在他的《皇纲录》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天完”的解释。他认为,“天完”并非真正的国号,而是徐寿辉用来传达政治信号的一种方式。赵士喆指出,徐寿辉的国号是对“大元”这一字形的压制。元朝的国号“大元”,源自《易经》中“大哉乾元”的理念。徐寿辉及其部下多为白莲教信徒,他们通过在“大”字上加一横、在“元”字上加一宝盖,从而使“天完”在视觉上压过了“大元”。这或许是为了向自己的军民传达一种坚定的政治信号。

也就是说,所谓的“天完”,或许只是徐寿辉政权为激励军民士气而采取的口号。那么,这个政权的真实国号又是什么呢?

出土文物揭示真实国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庆市江北区上横街发现了一块珍贵的文物——大夏皇帝明玉珍的玄宫碑。碑文上记载了明确的国号信息:“岁庚寅,淮人立徐主称皇帝于蕲阳,颁万寿历,建元治平,国号宋。”——《大夏太祖钦文昭武皇帝玄宫碑》。

明玉珍,湖广随州人,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归附徐寿辉,被封为征虏大元帅,驻守沔阳(今湖北仙桃)。后来,明玉珍听从谋士戴寿的建议,发动奇袭攻占重庆,捉拿元将哈麻秃,最终稳住了宋军在四川的立足之地。

这块碑文证实了一个事实:徐寿辉政权的国号,确实是“宋”,而非“天完”。那么,《元史》为什么会将其改为“天完”呢?

《元史》改写历史的背景: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的兰州之战。当时,徐达指挥的大军在回朝途中,元军大将王保保趁机围攻兰州城。鹰扬卫指挥官于光奉命驻守巩昌(今甘肃陇西县),听闻情况后,率军增援,却在马兰滩兵败被俘。尽管被俘,于光临终前高喊“大军已至”,鼓舞了城内的士气,最终敌军撤退。

更有趣的是,徐寿辉政权的真实国号——“宋”,在明朝开国将领于光的墓志铭中也得到了印证。在这篇墓志铭中,明朝文宗宋濂亲自撰写并提到:“会元政大乱,天下兵动,江东西化为盗区,分宁徐寿辉建伪号宋,都九江。”

既然如此,为什么《元史》中却将徐寿辉的政权称作“天完”呢?

历史被改写的政治动机:

早在朱元璋即位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性,便下令编修《元史》。对于没有《实录》的元末皇帝,朱元璋派人搜集全国史料,以使历史记录能够支持其政治主张。至于徐寿辉的起义时间,原本记录在《元史》中为至正十年,但为了减少与刘福通的政治冲突,并加强自己的正统性,徐寿辉的起义时间被悄然推迟到至正十一年,而国号也从“宋”改为“天完”。

结语:

“成王败寇”,历史有时候就像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果徐寿辉得天下,他便可能被誉为“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开国圣祖。不论是陈友谅还是明玉珍当上帝王,徐寿辉的死,或被美化,或被揭露,但“宋”的国号会始终存在。

其实,元朝监察御史彻彻帖木儿就曾指出,各地的盗贼多以“亡宋故号”为名。这也证明了,反元复宋的号召力强大。作为当时南方红巾军最具力量的徐寿辉,如何会选择“天完”这一莫名其妙的国号呢?

至于《元史》的改编,它显然是为政治目的服务,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然而,若今天某些学者仍然坚持称徐寿辉的政权为“天完政权”,那就未免有些可笑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隋唐英雄传》是一部讲述隋末唐初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如秦琼和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熟...
原创 为... 一听到“日本工匠精神”,就来气。 很多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觉得那是一种挺值得去学习的“大和文化灵魂” 不...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