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大破连环马故事深深烙印在读者心中,成为梁山英雄们在正面战场上一次罕见的集体斗智斗勇的场面。施耐庵生动描绘了连环马的壮观场面:“马带甲,蹄悬地;人披铠,只露睛。整体像巨浪一样推进,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这个场景在现实历史中是否曾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连环马在军事舞台上长期占据重要地位。
在我国历史上,金国是北方少数民族女真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长时间统治着中国北方大片地区。女真族作为阿尔泰系游牧民族,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栖息在山洞中,以捕鱼打猎为生。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女真先人养成了骁勇好战的性格,这一点从他们头上的“月代”(男子冠下额头剃为半月形的部分)可见一斑。这种头发的处理方式,旨在为戴头盔留出空间,这显示了他们对战争的准备。
女真族建立的骑兵类似于《水浒传》中的连环马,被称为“铁浮屠”。铁浮屠的骑士从头到脚都穿着重甲,只露出两个眼睛,战马同样装备甲胄,整体看起来就像是移动的铁塔。这种骑兵的装备是双层甲,两层甲之间配有蒿草减震,普通的刀矛弓箭,铁锤狼牙棒都难以对其造成伤害。在战场上,铁浮屠的冲击力无人能挡,几乎媲美坦克。金国大将金兀术灵活地改造了铁浮屠,将三个铁浮屠用皮索勾连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攻击面积,侧翼则配备轻装骑兵,即南朝人俗称的“拐子马”。
然而,历史上的战争并非如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那样华丽复杂,也不存在太多巧妙技巧和阴谋。古代战争的规则简单而残酷,以井然有序的冲锋和送死为主。铁浮屠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突击力,这是步兵部队难以抵挡的。在战场上,铁浮屠多次战胜宋军,光是看到铁浮屠远远驰来,宋军就丧失了战斗意志,未战先败。在黄河以北的平原上,铁浮屠几乎是无敌存在,充分发挥了突击力的优势。
面对这一局面,南宋的将领们,如岳飞、韩世忠、吴阶、刘琦等,积极探索应对铁浮屠的策略。岳飞发现铁浮屠马腿的关节处是没有护甲的,于是他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战术。在面对铁浮屠时,岳家军并未选择硬抗,而是用轻装步兵组成的队伍打头阵,携带短斧和砍刀。当铁浮屠靠近时,岳家军迅速蹲下,专门砍击骑兵的马腿。这种战术的关键在于准确砍中马腿,使战马倒地。一旦战马倒下,由于铁浮屠是相连的,周围的战马也会受到影响,整支骑兵队伍就会陷入混乱。这种战术虽然需要高超技巧和极大的牺牲精神,但在面对庞大的骑兵冲锋时,它成为一种应对之法。这种战法的重要性体现在抗战时期,我军面对鬼子坦克时,也采用了类似的不怕死的战术,抱着炸药包冲上前去,与坦克同归于尽。
然而,岳飞的这种战术在部分将领和士兵中引起争议。一些将领如王贵和徐庆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子弟兵,不愿意用这种方式白白牺牲。在这个问题上,岳飞展现出了对理想的执着,但也忽略了个体生命的重要性。他强调“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但这种牺牲个体生命来实现理想的方式,在现实中令人深思。
虽然岳家军通过这种战术几次成功击退金国骑兵,但是这种方式却对部分底层士兵造成心理阴影。他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岳飞一样具备视死如归的勇气,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生计而参军。岳飞为了实现个人志愿,却以底层官兵的生命为代价,这让人们看到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在后期,当岳飞屈死风波亭时,曾经反对他的将领们,包括王贵、徐庆在内,竟无一人为他说句公道话,这也反映出了他在个人追求和团队合作之间的失衡。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岳飞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情操备受景仰。他的清廉、爱兵如子的形象在史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在战术选择上,他或许忽略了个体生命的尊重,以至于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些痛苦和争议。在历史长河中,他的形象依然闪烁着光芒,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要做出更为谨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