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本文为假设秦始皇未统一六国为前提预测历史走向,非真实历史走向,请注意甄别。
一、假如秦始皇没统一中国:你可能连快递都收不到
如果当年秦始皇单单只是专注于修建阿房宫,而没有去操劳“书同文车同轨”这件事,今日的中国将会呈现出怎样的情形呢?快递小哥,或许无法送达跨省的包裹;广东人也许无法理解江浙老板所下发的合同;微信转账,或许还会显示“货币不兼容”,这些仿佛梦幻般的现实情况,或许都极有可能是历史分岔口所引发的蝴蝶效应。
二、方言大战升级:你家方言可能成"官方语言"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差别到底有多大呢?例如楚国的人在写“马”字时一定要画出三匹马的简略图案;齐国的人则选择,用符号来替代;而秦国所写的“马”字看上去简直就像二维码一样。倘若当时没有推行强制的统一措施,这样现在,河南人去看山东的碑文,可能就得带着一位翻译;广东的商人发送合同文件时,或许还得附带一个带有方言读音标注的版本。
历史照妖镜:
敦煌藏经洞曾发现,唐朝人用7种文字(汉藏粟特回鹘等)写了同一份契约,而且如果提前两千年就出现这种“文字联合国”,这样你的小学语文课本或许会教授《楚辞》、《诗经》以及“大篆入门”这三门必修课。
三、没有标准马路,快递小哥都得失业
战国那个时候,车辙的深浅到底差别有多大呢?秦国战车的轮距是约1.4米,可是楚国的轮距却有约1.6米。要是没有“车同轨”这一制度,那现在的情况可能就是:从北京寄往广州的顺丰包裹,得先在湖北襄阳停留一下,接着把货物卸下来,再换一辆马车去运输;等到达湖南郴州的时候,又得换成牛车来运送;甚至到最后,还得用人把包裹背进深圳关口。
魔幻现实:
看现在欧盟遇到的跨境物流难题,像德国的卡车司机,经常得在波兰边境停下,来调整轮胎规格;另外意大利的货运车,由于轮距不符合规定,被法国海关扣留。历史常常有着让人惊异的相似之处,其实古代那种“物流瘫痪”的情况或许以某种方式在每次跨省贸易过程中更易出现,甚至可能变为常态。
四、钱币像游戏币:超市购物得带翻译兼会计
战国货币究竟有多混乱呢?齐国的刀币长得就像是那杀猪用的刀,楚国的蚁鼻钱小得如同纽扣一般,赵国的布币则活脱脱是农具的造型。要是没有统一货币的话,今日的情形或许会是:买一杯奶茶都得准备好“楚币找零,还有燕国的硬币以及秦半两的押金”,超市的收银台简直就堪比华尔街的交易所。
历史对照实验:
19世纪美国“香蕉共和国”时期仅仅是在计算不同州货币汇率这一方面,便将跨国贸易给拖累了。倘若战国时期的货币体系一直延续至今,这样支付宝兴许会推出“战国币种转换器”;而且微信红包也得具备多货币自动兑换的功能。
五、高铁变窄轨:北京到上海要转车8次
秦始皇修的驰道,跟古代的“多车道大道”较为相近。倘若那时未定下统一标准,如今的交通网络定会乱作一团,就如同随意堆砌在一起的木块那般,毫无秩序可言。河北境内这段铁轨为标准轨距,然而到了山东部分,轨距却突然变窄;等进入江苏,又径直换成宽轨了。所以乘坐高铁从北京前往上海,或许得多次换乘,每次换车都需再次接受安检,还要重新办理托运手续。
现实类比:
印度铁路到现在,还在使用英国殖民时期的,多种不一样的轨距,这就让货运列车的平均速度,一直都只有每小时三十公里左右。假如战国时代的交通系统能一直发展下去,这样在郑州东站,或许就会有“郑韩窄轨候车间”“楚豫宽轨换乘地”这样的标识牌呢。
六、微信家族群分崩离析:方言版表情包满天飞
没有“书同文”,最为魔幻的影响或许是:在你奶奶所发的家族群里,河北的亲戚用“燕体字”来发红包,而湖南的表哥则用“楚篆”进行回复,广东的小姨更是甩出“粤语象形文字”的表情包。除夕夜全家进行视频的时候,说不定得配备三个翻译同时在线呢。
历史彩蛋:
里耶秦简确实曾有相关记载,在秦始皇三十三年之际,有一位官员因“私自使用六国文字”,最终被判处前往边疆戍守之刑罚。试想一下,倘若在相隔两千年后的今日,仍有“文字违法”此类之事,这样当你于朋友圈发送一个表情包之时,或许就会不经意间触动“文字稽查”系统进而引发一连串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