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度中的皇位继承权,一向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可能包括立长子继承,也可能会选贤能之人,或是兄终弟及的方式。然而,历史上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人物,他们并未积极争夺,却意外地成为了继承者。今天,小编带大家回顾五位因“天上掉馅饼”而继位的皇帝,他们的故事正是如此:一场从未预料到的好运,突然降临到他们头上,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刘恒的生母薄氏,在吕后权势滔天的年代,母子两人几乎被刘邦的遗忘。公元前179年,吕氏家族因遭到诛灭,汉朝的权力逐渐回归到功臣集团的手中。朝廷上,少帝被废除,皇位空缺,必须选出一位合适的继承人。功臣们提名了三位候选人:齐王刘襄、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齐王刘襄年纪尚轻,且生母早逝,常年依附于吕后,因此首当其冲被排除。而淮南王刘长,作为刘邦的长孙,曾多次反对吕后的权威,其家族也在诛吕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表面上,他似乎是最合适的继承人。然而,由于刘长势力过大,功臣集团无法控制他,最终被排除在外。于是,命运的“馅饼”掉到了刘恒的头上,历史也证明了,功臣们当时的判断大错特错。刘恒登基之后,凭借出色的能力和智慧,不仅稳固了刘家的江山,还开创了盛名的“文景之治”。
汉献帝刘协的故事则更为波折。他是东汉灵帝妃子王美人所生,灵帝曾一度考虑让刘协继位,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刘辩登上了皇位,而刘协被封为渤海王。随着东汉末年宦官权力的日益膨胀,朝政陷入混乱,公元189年,董卓掌控了洛阳,并废除了刘辩,重新立刘协为皇帝,开始了刘协不幸的皇帝生涯。虽然他名义上登基,但实质上,刘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儿皇帝”。在董卓被迫迁至长安后,刘协几乎没有任何实权,直到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更是沦为一颗棋子,失去了任何尊严。
宋仁宗的故事同样充满了意外。仁宗年轻时并未有儿子,直到公元1038年,他的养子赵宗实被带入宫中抚养,赵宗实天性孝顺,礼貌待人,令皇帝十分满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仁宗亲生的儿子豫王赵昕也出生了,然而赵昕却在年仅4岁时去世,太子的选举再次成为朝廷的焦点。尽管宫中贵妃怀孕,但这一胎最终只生下了女孩,而后宫再无男孩。最终,赵宗实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虽然赵曙起初并不愿接受这一命运,但在多方劝说下,他最终接受了这个身份。赵曙继位后,以其机智和勇气,改革政务、振兴国家,堪称一代英明君主。
南宋的赵昚也是天命的宠儿。赵昚原名赵伯琮,是宋高宗赵构的族兄弟。赵构在“靖康之变”后匆忙逃入南方,继位为帝。因为长年生活在恐惧中,赵构的生育能力大受影响。面对无法生育的困境,他开始在全国寻找宗室后裔,并最终从五千多名候选者中选出了赵伯琮,这位礼貌周到的孩子。赵昚在继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有利国家发展的改革政策,稳固了南宋的基础,并实施了历史上被称为“乾淳之治”的盛世局面。
最后,明朝的嘉靖帝朱厚熜,亦是因命运捉弄而登上了皇位。明武宗朱厚照的突然去世,使得当时年仅15岁的朱厚熜意外成为了继承人。这一变故虽有血缘关系的原因,但朱厚熜年纪尚小,便于权臣控制。因此,主持朝政的杨廷和选择了这位年轻皇帝,尽管他不久后便陷入了自己不受控制的权力斗争。
总结来说,历史上能“天上掉馅饼”并成就一位帝王的并不多,然而即便是这样突如其来的幸运,也常常伴随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很多时候,这些被命运眷顾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成功掌握权力,成就一番事业,但也有不少人在巨大的变数面前崩溃。在命运的洪流中,有些人幸运地抓住了机会,而有些人则只能无奈地成为历史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