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比袁绍强在哪?
迪丽瓦拉
2025-09-04 18:33:14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战胜了当时不可一世的袁绍,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也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官渡之战中,袁绍军力3倍于曹操,谋士众多,武将勇猛,但还是输掉了决定性的一战,从此一蹶不振,四世三公的历史也画上了句号。

官渡之战中,曹操展现出了远胜于袁绍的能力,今天就来聊聊曹操到底比袁绍强在哪里。

壹招人之道:实事求是,唯才是举

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有这样一段话: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为其明略最优也。亦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这段话是陈寿对曹操的总体评价,其中可以看出曹操能够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能够招揽到人才,并且合适地使用人才。

曹操是怎么招人的?

总体方针是

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

曹操需要的是有真正能力的人,不是徒有虚名的人,他不迷信名人,认为名人和能人是两个概念,名人不一定有本事,尤其在天下动乱的东汉末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太多了。

如果必须要从“德”与“才”之间进行排序,曹操会把“才”排在第一名,因为他需要的是实实在在能帮助自己治理天下的人。尤其是天下未定,最需要的是能干的人,如果对道德品质吹毛求疵,要求十全十美,那么能用的人就少得可怜了。

为了招到合适的人,曹操甚至经常会从敌人的阵营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人才,武将中张辽原来是吕布的人,张郃原来是袁绍的人,徐晃原来是杨奉的部将;文臣中许攸、陈琳是袁绍的旧部,蒯越和刘琮是刘表的旧部。

但曹操也不是什么人都收,比如吕布。因为吕布曾经忘恩负义,背叛过丁原、董卓,在大节上有污点,所以曹操明白这样的人早晚也会反叛自己,所以就直接杀掉了。

相比于曹操,袁绍的招人之道简直就是反其道而行。

袁绍出身于名门,他认为自己应该成为战国四公子那样名扬天下的公子哥,于是在年少的时候经常举办各种聚会,结交了一大批社会名流。

但是对于袁绍来说,

其招人的原则是“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

所以那些没有好出身的人,根本就见不得袁绍,并且袁绍也不屑与那些不是名门的人产生交集。

此外,袁绍与各种社会名士结交的目的也非常的功利。他结交名人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而这些人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能够为自己的发展助力,他并不关心。

荀彧曾经评价过袁绍:

“邵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

这句话说的是袁绍凭借着家族的威望,装出礼贤下士的样子,博取虚名,因此那些徒有虚名的人都来归附于他了。

一个沽名钓誉,一个实事求是、唯才是举,高下立分。

贰用人之道:唯才所宜

有了武器,接下来就是如何使用的问题了。

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是

“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说道用人之道,郭嘉对曹操的评价是“唯才所宜,不问远近”,荀彧对曹操的评价是“明达不拘,唯才所宜”。

唯才所宜的意思就是知人善任,既要知人,又要善任,缺一不可。这是能够好好用人的前提,而曹操真的是个中高手。

比如崔琰、毛玠作风清廉正派,曹操就派他们去选拔官吏,枣祗、任峻任劳任怨,曹操就派他们去监督种地屯粮;许攸智谋很好,但有小贪的缺点,曹操就只让他负责出谋划策,而绝不会让许攸去选拔官员。

曹操会用人的第二个特点是

“用人不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用人的基本原则,但曹操所处的时代特殊,他能做到这点颇为不易。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曹操处于乱世,人心浮动,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相比于太平盛世,简直低得可怜;第二,曹操当时一定程度是打着皇帝的旗号招揽人才的,所以许多人都对曹操有一定的猜疑,认为其是“汉贼”;第三,曹操招揽的人才十分复杂,有原来就在中央政府任职的,有从敌人的阵营中招降过来的,也有自己从底层招揽选拔出来的。

这么复杂的人员背景,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猜疑,但曹操却展示出来极大的诚心诚意,即使是张绣这种三番四次背叛自己的人,只要愿意归顺于自己,曹操都会给与基本的信任,放手让这些人去做事,这种即使被欺骗了也无怨无悔的信任和诚意,让曹操获得了众人的感激和忠诚。

曹操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

“赏罚分明”

曹操治军严格,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只要违反了军纪,打仗失败了都会受到惩罚。

曹操曾经下令行军时候不能践踏麦田,违令者死。但曹操的马却跳了进去,曹操为了惩罚自己,用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表示受罚。

罚得狠,赏得更狠,是曹操的特点。

对于有功之人,曹操的奖励会十分到位,而且都会超出被赏之人的预期,因此会让人更加的感激零涕,忠心不二。

比如徐晃在一次和刘备的战斗中,深入敌军,打败了关羽,保全了襄樊。曹操直接跑出军营七里相迎,并且摆下了盛大的酒席,自己亲自敬酒犒劳。在酒席上,曹操还用言语对徐晃大加赞赏,说自己带兵30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像徐晃这么勇猛的人。

相比较曹操的用人之道,袁绍是如何用人的呢?

总结起来,

袁绍的用人之道可以用四个字总结:个人好恶。

袁绍用人,首先不会知人,他不知道手下的人才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不会扬长避短,因此用人毫无章法;其次袁绍这个人是个沽名钓誉的人,从他只结交那些社会名人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在用人的时候,哪些人拍马屁拍得好,他就用谁。这样的用人之道,与曹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高下立判。

比如田丰喜欢提意见,袁绍就让田丰进入牢房;沮授提意见,袁绍偏偏就不听,结果解释袁绍一错再错,颜良被杀,官渡失利。

可以说袁绍的用人之道,简直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叁谋略之道:能断大事,应变无方

曹操获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获得了袁绍大量的财宝、图书和辎重,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己方人员背地里写给袁绍的书信,这些书信里面写当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都是一些希望归顺袁绍的话语。

换做一般人,肯定要把这些人全部拉出去斩了,但曹操是怎么做的呢?

曹操直接一把火,把这些书全部烧掉了。那些暗中勾结袁绍的人,原本是担心被曹操追究的,现在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肚子里面去了,心中充满了悔恨和对曹操说不尽的感激和佩服。

曹操为什么这么做呢?不得不说,

曹操是个老谋深算的人,

这一点是袁绍比不了的。

曹操烧毁书信有两个原因,

一是保全自己的实力,二是树立自己高大的人格魅力。

官渡之战前,从纸面实力看,曹操处于必败的一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允许的条件下,都会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所以暗中和袁绍来往的人不会少。

如果把这些暗中来往的人都揪出来杀掉,曹操粗略估计会损失超过一半的人才,损失了这些资源,最终受伤的一定是自己。

既然已经战胜了袁绍,这些暗中勾结的人就没有了后路,为什么不能让这些人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呢?

于是曹操就一把火烧掉了这些书信,让那些真正心中有鬼的人感恩戴德,也让那些本来就忠心的人更加死心塌地。

所以曹操这一把火,不仅保全了自己的实力,也塑造了自己宽容大度、人才至上的人格,增加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忠诚度,为他以后的争霸之路奠定了基础。

相比曹操,袁绍就没有谋略了。

讲个故事,袁绍有3个儿子,他最喜欢小儿子袁尚,喜欢的原因是小儿子长得最漂亮。看到这个喜欢的理由,就可想而知袁绍的智商了。

作为一个争霸的人,选拔接班人竟然要看脸,袁绍真的是让人看不透,看不懂。

郭嘉曾经这么评价过袁绍:

“袁公欲效仿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供给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对于袁绍,郭嘉看得很明白,袁绍是想得多,但是没有要领,喜欢出谋划策却不会当机立断,遇事迟疑不果断,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争霸天下的。

有谋略,会招人,能用人,总结起来就是能够洞悉人心,洞察人性。

因为懂了人心,曹操了解身边的人最想要的是什么,因此聚集了足够多、足够优秀的人才,最后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其实曹操成功的经验,对于现代的人来说依旧是很好的参考。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懂得了人心和人性,你才会找到真正正确的方法,助力人生散发耀眼的光彩。

与君共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商汤灭夏之后,夏桀有何结局?安... 老一辈传下来的书上说,商汤打败了夏朝后,夏朝的人吓得到处跑,夏桀这个夏朝最后一任君王呢,被商汤赶到了...
原创 广... 家人们!今天咱来唠点有意思的历史八卦 —— 粤桂之间那些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区划调整!特别是...
原创 蒙... 很多中国人对蒙古国怀有特殊情感,常常纠结于它是否会重新回归中国。这一问题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认真想一...
原创 盗... 1979年,在山西省的太原市,王郭村的某个村民在翻盖自己家房子的时候,意外的挖出了一个古墓,这个消息...
原创 芈... 1.三部电视剧 《芈月传》是一部以人物为主的传记电视剧,艺术成份很多;《大秦帝国纵横》和《大秦帝国崛...
原创 隋... 在中国的历史上,到了乱世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牛人,他们在史书上留下了很精彩的内容。比如说三国的时候...
原创 俄... 众所周知,沙皇俄国统治时期,不断进行对外扩张,而孱弱不堪的清王朝深受其害,先后有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原创 司... 公元249年,年已七旬的司马懿,趁着大将军曹爽陪皇帝曹芳出京祭祖之机,下令封锁京城,剥夺了曹爽的兵权...
原创 他... 如果要评选中国近代史上最幸运的人物,那他无疑会名列前茅。这位人物在民国时期,曾三度担任副总统,两次担...
原创 古... 在谈到古代的著名武将时,许多人自然会想到关羽。关二爷在战场上常骑着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而在《三国...
原创 吕... 《三国志·吕布张邈臧洪传》里称吕布: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这里的“飞将”,是“飞将军”的...
原创 荆... 荆轲是一位“明星刺客”。 从《史记》起,荆轲的身上就被人们赋予了无限的同情和遐想。因为他要谋杀的是千...
原创 年... 笔者作为一名80后,至今记得小时候那部经典的影视剧——《雍正王朝》,这部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改...
几十年前,韩国人为何涌往朝鲜?... 说起韩国和朝鲜,现在大家都知道南边的韩国经济发达,北边的朝鲜相对封闭,经济落后。 但要是把时间倒回五...
孔子竟是文武双全的“山东猛男 孔子竟是弓马娴熟的“山东猛男”?提到孔子,你脑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那个穿长袍、捧竹简的文弱老头?错!今...
原创 清... 此前福布斯公布了美国2022年度的富豪榜, 马斯克以2510亿美元的身价位居榜首 ,让人见识到了什么...
原创 低... 最近在翻阅《伟人评点二十四史》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位低调宰相,毛主席对他评价很高。 这个宰相没有长...
原创 盘... 中华五千年文明能人辈出,有年少成名沙场封神的武将,有足智多谋纵横捭阖的谋臣,在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民...
清史揭秘:康熙驾崩当晚,雍正为... 说起大名鼎鼎的康熙大帝,老百姓中间流传着不少他的有趣故事。但对于那些真正钻研过清朝历史的人来说,一提...
原创 诸... “扶不起来的阿斗”这个词我们经常用来形容那些毫无前途、没有任何发展潜力的人。那么,剧中的阿斗究竟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