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时代之所以三次派遣亲王出镇云南是为了执行朱元璋一贯的藩王镇守边疆的国策,同时之所以派遣三次是因为云南情况复杂,前两次派遣的藩王都不合适导致的。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除了中原大地之外,一些偏远的地区依然掌握在元朝统治者手中,朱元璋通过多次战争才最终将这些地区纳入版图,而云南是这些地区中较晚纳入版图的,之所以这样除了云南交通不便外,云南的情况复杂也是主要原因。在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总算腾出手来收拾云娜,派遣了三十万大军在傅友德、蓝玉、沐英的带领下顺利拿下了云南,当时云南的最高统治者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仓皇出逃,最终在绝望中自杀,云南自此纳入了明朝的版图之中,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将镇守云南的重任交给了最信任的养子沐英,下面就来说一说明太祖时代为何三次派遣亲王出镇云南:
一、藩王镇守边疆的国策
朱元璋之所以多次派遣亲王出阵云南是因为在明朝开国之初就定下的“藩王守边”的国策,沐英虽然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在云南击溃麓川王国象军主力后,沐英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但是毕竟是养子,不是朱家的血脉。
二、多次派遣的藩王不成气候
在朱元璋的几个成年儿子都已经就藩的情况下,朱元璋只能派侄孙朱守谦镇守云南,之后是周王朱橚,再就是岷王朱楩,不过由于云南的部落众多,很容易发生叛乱,这些子孙又从小娇生惯养,对云南复杂的环境无法适应,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多次派遣。
你觉得明太祖时代为何三次派遣亲王出镇云南?原因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