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7周年。岁月没有冲淡我们对周总理的怀念,在他深爱的中华大地上,周恩来的名字依旧穿透时空感召人心,我们永远缅怀最敬爱的好总理。
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对周总理的感情特别深厚。周总理少年时,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时,他为中国的明天而革命;中年时,他于外交场上挽回了大国尊严;老年时,他为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总理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连骨灰也撒进祖国的江海大地。
去年到江苏旅游,我们专程去了淮安市,因为这里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
周总理故居位于淮安市淮安区,镇淮楼西路驸马巷7号,现在是国家5A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周总理故居是典型的明清时期苏北民居,是
东西
相连的两个宅院,有大小房屋32间。周总理1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这里,1910年离开故居去东北求学,从此再没有回过家乡。
为什么周总理一生没有回到故乡?周总理一生都对故乡情深意笃,魂牵梦萦,谁不爱自己的家乡,那周总理为什么没有回去?战乱时怕牵连家人;解放后怕影响地方正常工作,不想给地方添加麻烦;再是周家是当地大户人家,担心被当地人认为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周恩来不仅终生没有回到故乡,也没有让弟弟回到故居,也未能到母亲的坟前尽儿子的一份孝道,而且还把淮安的祖坟平掉,带头移风易俗。周总理放弃了许多回家乡的机会,让人们看到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人间的大爱比天空辽阔、比大海深远的家国情怀。
周总理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真实写照,我们后人永远敬仰和怀念我们的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