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灭夏之后,夏桀有何结局?安徽考古揭开了残酷的一幕
迪丽瓦拉
2025-09-04 22:06:49
0

老一辈传下来的书上说,商汤打败了夏朝后,夏朝的人吓得到处跑,夏桀这个夏朝最后一任君王呢,被商汤赶到了南巢。就像《竹书纪年》里写的那样:“大战那天电闪雷鸣,在鸣条这个地方开打。夏朝的军队被打得一塌糊涂,夏桀逃到三朡。商朝的军队又追到三朡,在郕地再次开战,最后在焦门抓住了夏桀,把他流放到了南巢。”

商汤把夏桀赶到南巢这事儿,史书上说的是真的吗?没几年前,安徽合肥肥西县挖出个夏末商初的老地方,考古学家在那儿看到了些很不对劲儿的东西,场面残忍得吓人,说不定这就是夏桀最后日子的写照。

商汤打败夏朝后,夏朝人的去处,大概有这么四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逃往北方,司马迁觉得夏人可能是匈奴的老祖宗,但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还挺让人琢磨。不过,甲骨文里提到了北方的“土方”,古书上也有大禹治理“下土方”的记载。所以,像郭沫若这样的好多学者都觉得,“土方”可能就是夏人的一个分支,而且那个“下土方”的“下”,说不定就是被“夏”给代替了。

另一种说法是向西逃跑,据说大禹的姓氏是姒,而在商周时期的西部地区,有不少诸侯也姓姒,举个例子,周文王的妻子就是来自有莘国的太姒,还有周幽王特别宠爱的妃子褒姒也是这个姓。

另一种说法是,商人在打败夏朝后,把夏朝的百姓都集中到了杞这个地方,让他们臣服于商人,并且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诸侯国,就是咱们史书上提到的杞国。听说在春秋时期,连孔子都亲自去杞国拜访过呢。

第四种是往南跑,就像夏桀那样,在鸣条之战被打败后,他带着妹喜等人逃到了南巢。其实,史书上说商汤是“放”他们到南巢的,不过是往好听了说罢了。

关于前面提到的三个,一直以来都没找到什么可靠的考古证据,不过夏桀最后去了哪儿、结果怎样,四年前有了新的重大线索。

2018年,安徽的引江济淮工程推进到肥西县三官庙村附近的派河段时,工人们在一堆土里意外挖出了好多碎的陶片,就这样,“三官庙遗址”被大家发现了。

这个地方挺小,现在留下来的地方大概4000平方米,但它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跟商汤打败夏朝那时候一样老。而且啊,三官庙遗址特别奇怪,里面有很多让人想不通的反常事情,说不定就是夏朝最后那个皇帝夏桀躲藏的地方呢。

首先,考古现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离奇得很。

三官庙遗址坐落在一个高起的土坡上,比周围地面大概高了5米。考古人员在那儿挖出了4座房子遗迹,还在这一带碰到了四个不常见的奇怪情况。

首先,考古人员在一栋房子的“睡觉的地方”看到了非常吓人的一幕:有三具人的骨头,死得都很惨,里头有一个女的,一个孩子,还有一个成年男的。这里有4栋房子,还挖出了18件青铜器,外加好几百件的陶器和石器,这些都说明以前这儿住了不少人。可其他人去哪儿了呢?为啥就剩下这三具死得不正常的骨头?

另外,在房子周围,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堆平铺的、像炭一样的稻米粒,看起来就像是有人在晒稻子。他们仔细研究了这些稻米后得知,这里很久以前曾经着过一场大火,但那场火为啥会烧到这里,还是个谜。

第三,想想看,3600年前那时候,青铜器啊、陶器啥的,可都是宝贝疙瘩,为啥走的人就把它们扔这儿不带走呢?

第四,三官庙遗址所在的那个高高的土台上,原本是当地人做梦都想住的地方。可奇怪的是,从那以后的3000多年里,这儿一直没人住。直到清朝,才又有人回来这儿生活。真不知道这地方为啥空了那么长时间,足足有3000多年呢!

再者,那些特别不寻常的铜制武器

三官庙遗址挺小,算是个小地方,但挖出来的东西又多又珍贵。据统计,这里出土了好几百件陶器和石器,像鼎、罐、豆、缸、鬶这些,还有少见的陶爵、陶斝等高级货,更别提还有18件青铜器呢。这么个小遗址,东西却这么讲究,真不简单。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个遗址里发现的青铜器真的很特别,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礼器,主要就是铜铃,样子和二里头遗址的“石舌铜铃”挺像的;另一种是兵器,像铜箭头、铜戈、铜斧、铜大刀这些,还有个特别的铜号角(看下图),跟后来的军号差不多,是战场上用来指挥军队的号令工具。

三千六百年前,有那么多的地方,藏着很多高级别的武器和号角,这些东西的数量仅比二里头遗址的少,肯定不是一般的小团体能搞到的。三官庙的老祖宗们,咋就有这么多厉害的青铜器呢?

挺奇怪的是,三官庙遗址那儿,青铜兵器乱七八糟地散在房子边上,大多数都弯了坏了。考古专家秦让说:“就拿铜戈来说吧,挖出来的时候,好多都是变形的。有的是弯了的,有的是断了的,还有扭成一团的。”一看就知道,从这些青铜兵器的摆放和损坏情况来看,当时肯定打了一仗,敌人还打到了三官庙这儿。

南方科技大学的唐际根教授说:“要是我们把这儿看作是打仗时遭过灾的地方,那它在考古上的意义就另说了”。

第三,这个地方就在古代巢国的地界里。

商汤打败夏朝后,把夏桀扔到了南巢,可南巢具体在哪儿,就不太好说了。不过,从甲骨文里我们找到一个叫“巢方”的国家,它一直活到了西周时期,还来给周武王拜过码头,就像《尚书》里写的“巢伯来朝”。只不过,后来巢国跟西周也打了好几仗。

按照《左传》的说法,巢国夹在吴国和楚国中间,挨着钟离国,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那一带,所以巢国大概就在安徽。而《汉书·地理志》中提到,庐江郡有个居巢县。汉朝时的庐江郡,它的官府就在现在的合肥庐江县的城池乡。

所以,商周时期的巢国,大概就在现在的安徽合肥附近,因为它在商周都城的南边,也可以叫做“南巢”。看看现在的巢湖、巢湖市这些地名,就能想到巢国以前确实在这儿。还有啊,三官庙遗址在合肥肥西县,和巢湖市、庐江县一起围着巢湖,像个三角形(看下图)。这么一看,三官庙遗址差不多就在商周巢国的地盘里。

三官庙遗址那些奇怪的事儿,真让人忍不住往历史上的夏桀身上想。要是说三官庙遗址是夏桀的地盘,那好多事儿就都能对上号了。

商汤打败夏朝后,夏桀带着妹喜、孩子还有那些忠心的手下逃到南巢,他们带了不少青铜武器。但商汤并不打算放过他们,他派兵一路追杀过去,或者让巢国的人去攻打夏桀。两边的人打得非常惨烈,最后夏桀他们都被杀在了三官庙那个地方,而且商汤的军队还把村子给烧了个精光。

可能是因为夏桀是国王,或者因为有些迷信的说法,商人的军队没有拿走那些遗物,只是随便丢在原地,只把其他夏人的尸体拖走了。后来,商人把三官庙遗址用黄土盖上,就好像把它当成了夏桀、妹喜和他们儿子的坟墓一样。

三官庙遗址荒废了3000多年,可能是因为夏桀坟墓的鬼怪故事吧,不过时间太久,真相早就不知哪去了。

最后,古人在写上古历史时,提到帝舜、大禹、商汤、后羿这些人处理前朝领导人的方式,都是用一个“放”字,就是把他们赶到某个地方去。像丹朱、夏桀、太康这些行为不好的人,被后来的“好君主”赶到很远的地方,这样做也显示了那些君主有多仁慈善良。

不过,三官庙遗址揭示了一个骇人的事实,古代所说的“放逐”可能只是史学家的一种猜测或者美言,实际情况相当残忍。拿夏桀来说吧,他可能并不是被商汤仁慈地“放”到了南巢,而是自己逃到那里的。但就算他躲得远远的,离开了商人的地盘,商朝还是不肯放过他,要么直接追杀,要么逼巢国动手杀了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庆余年》原著九品十大高手排名 《庆余年》小说里,最厉害的十个大高手排名(九品以上) 第十位,说的是秦业这个人。 南庆军队里资历最深...
原创 赵... 第一次交战:穰山对决 此役中,刘辟保护着刘备,可是曹军将军张郃、高览等穷追不舍。高览追赶到以后,一个...
原创 北... 相信大家对《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作品并不陌生,书中讲述了魏、蜀、吴三国间长达六十多年的厮杀,而最后却迎...
原创 盘... 在三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诞生了很多超级兵种,如袁绍就有大戟士和先登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刘备的白...
原创 近... 1912年2月12日,随着大清帝国的灭亡,关于中国王室的各种传说也彻底画上了句号。然而,尽管君主制在...
原创 外...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曾经与大家分享过一些关于清朝区划调整的故事,其中提到了清朝的五大镇守将军、清朝的...
原创 “... “你退后,让我来!”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云南省文山州的一片密林中,说出了这句话,然后,他...
原创 百... 国家劳动部曾是国务院下设的一个重要部门,成立于1949年,主要负责全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它的成立...
原创 移... 董小姐“桃色”事件,让普通人关注到他们这些“天龙人”的求学之路的不同寻常。他们的求学道路走起来,似乎...
原创 清... 根据大清官制,各省知府的任命往往是由一些较高职级的京官担任,这些人包括翰林侍读、侍讲,内阁侍读、给事...
原创 没... 人类战争史中,最长的国家间战争让人印象深刻。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英法百年战争,但实际上,持续超过百年的战...
原创 金... 金玉妍深得宠爱,连生四子,且被渣渣龙册封为嘉贵妃。然而,尽管如此,她却未能成为继后。难道她与那拉氏有...
原创 金... 这支部队的历史真可谓是一段传奇!最初,老蒋败北逃亡台湾后,决定将他们留在缅甸,让他们自生自灭,然而,...
与风沙为伴 “四普”普查员守护... 新疆和田5月6日电 题:与风沙为伴 “四普”普查员守护千年丝路文明 记者 国璇 驱车深入沙漠腹地,长...
原创 魏... 只要提起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人们就会对藩镇节度使产生飞扬跋扈、拥兵自重的印象。在众多藩镇中,又数河...
汉末三国发生了什么?为何四大天... 你可能想不到,中国历史上最“牛掰”的四位道教天师,最古老的居然都活在了传奇的汉末三国——那是一个天下...
原创 重... “国史浩瀚,公子拾遗” 本期概览 明朝,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多民族国家,也是最后一个奉行“华夏本位主...
原创 没... “山海帮,是一个相互扶持的帮派,而不是黑帮。”这句话揭示了南洋华人帮会的真正本质。 4月30日,电视...
原创 4... 《——【·前言·】——》 太行山深处,45万冤魂的哀嚎并非一个简单的传说,而是考古队在现场挖掘出的一...
原创 贾... 赤壁之战是三国格局最终确定的关键战役。正如人们常说:“提到三国的历史和《三国演义》,若不谈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