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清政府通过割地赔款来忍辱负重的历史。尤其是在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清朝的国力急剧衰退,尚未被列强侵占的领土也纷纷成为西方列强觊觎的目标。
其中,最为贪婪的莫过于日本。在北方,它持续推动在东北的势力扩张;而在南方,占领台湾后,它以台湾为跳板,四处寻求更多的机会,逐渐将觊觎之眼伸向了南海。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日本在这里会遭遇一场大败,最终不仅被清政府赶出了东沙群岛,还被迫赔偿巨额赔款。这一事件,距离清朝灭亡仅剩两年,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捍卫国家主权的一个重大奇迹。
那么,是什么地方让日本狼狈撤退呢?晚清政府为何在临死前突然展现出强硬的姿态?它是如何迫使日本屈服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深挖这个历史事件。
在南中国海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而东沙群岛,相对来说并不为人知。然而,东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最北端的群岛,也是离中国大陆最近的岛屿。它位于广东省汕尾市以北260公里,距深圳香港320公里,西面距离海南岛667公里,东北距离台湾高雄市445公里。
从这张地图来看,东沙群岛位于台湾海峡的出口,掌控着巴士海峡与南海航运的重要通道,也是东亚和东南亚航线的必经之地。更重要的是,它是连接中国大陆与南海诸岛的关键节点,对于维持整个南海的海疆主权至关重要。
东沙群岛的面积不大,只有1.74平方公里,除了东沙岛之外,还有北卫、南卫两个海面上难以见到的珊瑚滩。别看岛屿小,若没有中国近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东沙岛的面积足以在南海诸岛中排到第二。
自古以来,东沙岛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古时被称为珊瑚州或月牙岛。渔民们世代在此捕鱼、捞贝。然而,对日本来说,这座小岛却是从台湾出发,侵略广东及东南亚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1901年夏天,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早有预谋,一位名叫西泽吉次的日本商人声称他遭遇了风暴,漂流到了东沙岛。上岛后,他惊喜地发现岛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鸟粪。鸟粪含有丰富的氮、磷等有机物,在19世纪中后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肥料,曾因其高价值引发过战争。
西泽吉次发现这一资源后,仿佛中了大奖一样。第二年,他再次带队进入东沙岛,挖取大量鸟粪带回台湾出售,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听闻此事,清政府立即派遣官员前往东沙岛进行勘察,并在岛上立下主权碑。这块碑的刻字内容简洁明了:“视察纪念,大清光绪二十八年”。这一行为清楚地宣示了中国对东沙群岛的主权,尤其是岛屿距离中国大陆如此之近,当时没有任何国家提出异议,包括日本。
然而,到了1906年,形势发生了变化。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殖产兴业”政策,鼓励商人以开发水产为名,掩护其进行扩张,而背后则是日本政府的军事支持。1907年,西泽吉次组织了一支约100人的队伍,乘坐“二辰丸”号船只侵占了东沙岛,并以“无主荒地”作为借口,宣称日本的占领符合国际法。他们在岛上悬挂太阳旗,竖立日式木牌,将岛屿命名为“西泽岛”,并驱赶清朝渔民,拆毁岛上的海神庙,甚至掘墓烧尸,意图抹去岛上所有中国的痕迹。
日本商人和军队的行动已经扩展到南沙群岛,甚至在日本海军的护航下,日本渔民开始在南海地区捕鱼。对于东沙岛来说,最严重的情况是,日本商人已经在岛上进行了大规模基建,修建码头、铁路、仓库,开始大肆挖掘鸟粪。这一举动意味着,日本可能会在岛上定居并进行人口移民,若真如此,再想将他们赶走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然而,清政府的反应出乎意料的迅速。1907年8月底,两江总督端方获悉西泽吉次侵占东沙岛的消息后,立即向清政府报告。清廷立刻命令两广总督张人骏查明东沙岛的情况。
这一时期的晚清政府,虽然过去一向软弱无力,但面对东沙岛的侵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硬气。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两位总督,张人骏和端方都被认为是硬骨头人物,尤其是张人骏。
张人骏曾在一次事件中,以决然的态度对待日本走私事件。日本的“二辰丸”号船只曾因走私军火在广东被查获,而日本政府用撤回使领馆人员来威胁清廷。清廷的反应通常是软弱的,但这次张人骏坚决抵抗,直接指示广东海军将走私的军火全部充公,甚至发动了抵制日货的运动。
因此,在东沙岛事件中,张人骏同样采取了强硬的态度。为了调查岛上的现状,他多次派遣军舰前往东沙岛,甚至进行了四次详细的调查,收集到了大量证据。第一次巡查时,黄钟英舰长绘制了东沙岛的建筑物图,并拍摄了照片;第二次巡查时,他找到了被日本驱逐的渔民作为证人;第三次时,舰队成员从岛上搜集了证据,明确表明东沙岛是中国的领土。
最终,张人骏将这些证据呈交给清政府,并与日本驻广东领事濑川浅之进行了交涉。日本领事企图否认中国的主权,但在张人骏出示了两本历史文献之后,濑川无话可说,最终承认东沙岛是中国领土。
此后,张人骏要求西泽撤离,并最终通过谈判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了西泽在岛上的所有基建,强行将其赶走。1909年11月19日,清政府正式恢复东沙岛主权,并举行了仪式。
东沙岛的夺回,不仅是晚清外交中的一次高光时刻,也是张人骏坚定决心的体现。此后,他还积极参与了西沙群岛的维护工作,确保了南海诸岛的中国主权。至今,南海诸岛中仍有一个岛礁被命名为“人骏滩”,以纪念这位历史人物。
今天我们回顾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个历史时刻,更是在传递一种精神,那就是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通过坚持与智慧捍卫国家的尊严与领土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