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数次交锋失利,被强晋封印,秦穆公真是“春秋五霸”之一吗?
迪丽瓦拉
2025-09-05 01:05:38
0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秦穆公在从郑国撤军时留下了三名将领守卫。然而,由于晋文公重耳与郑文公相继去世,三名秦将立即向秦穆公报告:“郑国的国力已经极为薄弱,趁此机会速派兵力将其消灭,这样我们便可在中原立足!”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秦穆公决定冒险一试,于是派遣“三帅”前往郑国。就在秦军即将到达郑国的前夕,突然,一位郑国使者带着二十头牛来到了秦军大营,要求见孟明视。

当卫兵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孟明视后,他心中颇为疑惑和不悦:“我们原计划是出其不意突袭郑国,为什么还没到达,人家就已经得知消息了?而且竟然派使者来了!”

郑国使者见到孟明视后,自报姓名:“我叫弦高,受命前来为秦国大军送上慰劳品,不知贵军此行目的为何?”孟明视有些不耐烦,但依然作出回应:“滑国不敬秦国,我此次是前去教训他们的,感谢郑国送来的劳军物品。”

滑国位于郑国的西北部,而当时的秦军驻扎在郑国的西部,孟明视话中提到的方向的确接近滑国,虽然他的解释并不完全真诚,但他成功地转移了话题。弦高听后,也没有多说,便与孟明视寒暄一番后离开。

实际上,弦高并非郑国的使者,而是一位商人。当秦军经过时,他正好赶着一群牛准备前往周天子的领地销售。看到秦军经过,弦高感到事有蹊跷,便向路边的一位老人打听:“这些秦军准备去哪里?”老人告诉他,秦军打算突袭郑国,因郑国国君刚刚去世,国内局势动荡,晋国君主也刚去世,无法支援郑国。而秦军在郑国有内应,因此,郑国必定难逃一劫。

弦高听后大为震惊,作为郑国人,他当然不希望看到自己国家灭亡,于是立刻派人返回郑国报信,而自己则带着牛群前去秦军营地,试图借机搅乱秦军的计划。

最终,弦高确实成功地迷惑了孟明视,而郑国新君子兰也根据弦高的密信派人查探边境,果然发现那三名秦将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出兵。确认后,子兰决定立刻采取行动,一天之内便抓获并处决了三名秦将,彻底消除了潜在的威胁。

这一事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弦高救国”故事,但在我看来,历史的真实性有待考证。首先,秦军的突袭计划本是军事机密,路边的老汉如何得知?虽然经过晋国境时,秦军的行踪可能有所泄露,但一般百姓怎能知道这么具体的情报?再者,弦高只是个商人,他怎可能冒充郑国使者与孟明视会面?使者都有身份和印信,孟明视怎会轻易相信一个商人的说辞?

此外,三名秦将虽然看似在准备作战,但并没有实际行动,郑国又如何有确凿证据将他们处决?秦国将军的身份不容小觑,郑国贸然动手,岂不怕秦国借机报复?即便郑国声称是杀奸细,秦国亦可反驳,要求出示证据,郑国有这类证据吗?显然并没有。

综上所述,弦高通过一位老汉获得消息,冒充使者见孟明视,郑国轻易处决三名秦将,这其中有许多疑点。个人认为,晋国在其中的影子不可忽视。毕竟,子兰是晋国多年来扶持的傀儡,晋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容许外人破坏其计划。

实际上,当秦军准备讨伐郑国时,晋国就通过使者通知了子兰,使其有所准备。晋国可能已经与郑国达成默契,暗示郑国可以自由处决三名秦将,而秦国也不必因此对郑国进行报复。晋国的真正目的是埋伏秦军,等待时机。秦军最终未能突袭郑国,也没有白白回去,因此孟明视将目标转向了滑国——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经过三天的战斗,秦军顺利灭掉了滑国,带着丰厚的战利品返回。

然而,当秦军途经晋国境内的殽山时,晋国的伏兵突然发起攻击,秦军措手不及,三名将领被俘。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殽之战”。接下来,晋国内部关于如何处理三名秦将的问题产生了争议。不同派系有不同看法,一派主张将他们处决,另一派主张释放以报秦国的恩情,还有一派则认为,三将是难得的人才,可以劝他们投降。最终,公子驩决定寻求母亲文嬴的意见。

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父亲秦穆公有深厚的感情,于是建议公子驩:“这三将,正是出征东征西讨的主谋,现在让他们返回秦国,我相信我的父亲一定会亲自处理他们。”公子驩觉得此言有理,于是决定放三人回秦。

此举令先轸极为愤怒,他认为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强烈反对公子驩的做法。然而,公子驩显然早有主意,他想借此向秦国示好,尽量维持与秦国的友好关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汉武帝在对抗匈奴的过程中,虽然不断出征,却始终陷入日益贫困的局面;与此相对,唐太宗李世民虽然经历了连...
原创 军... 提到军统,许多人都会感到畏惧,甚至是心中发颤。对于军统而言,最为人知的角色无疑是特务头子戴笠,然而,...
原创 “... 黄初四年(223年),钟繇接替贾诩,担任太尉一职,并转封为平阳乡侯。在此时,司徒华歆和司空王朗也均为...
邯郸凭什么靠战国袍杀出重围?文... 怎么说呢,最近朋友圈突然被一群穿红色宽袖长袍的"赵国公主"刷屏了。仔细一打听,原来是邯郸在搞战国袍变...
原创 假... 关于日本侵华,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日本当年牢牢控制住东北地区,便能从九一八事变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原创 原...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人们对各方面的一些东西都掌握的特别的模糊,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一些做法的错误和落后,...
原创 顺... 在点评明末清初的江南士绅时,常有人引“顺治朝奏效案”为例。他们认为此案可证明江南士绅的自私和愚昧,为...
原创 刘...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经历了28年的艰苦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在...
原创 原... 【历史】中国古代道家学说,推崇小国寡民,认为小国寡民最好治理,也最容易安居乐业。但是实际上小国其实那...
原创 清... 清朝自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至1912年2月灭亡,历时267年,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个...
历史长河中的传奇女性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太平公主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她不仅是唐朝的公主,更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
原创 曹... 谥号是一种对高位人物去世后,根据其一生的事迹给予的评价性称号,这些称号往往反映了该人物的功绩与道德。...
原创 晚... 1981年9月15日,在组织的关怀和安排下,吴法宪带着他的妻子陈绥圻,来到山东济南。这里,山东省委为...
原创 杨... 在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西岐生灵涂炭,为解救苍生玉鼎真人便派了杨戬去火云洞请求三皇的帮助,不过...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清冽甘...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清冽甘甜 抗联密营里的“抗联井” 01:55 近日,记者一行踏着东北抗日联军...
原创 开... 新中国成立后,一位开国中将曾国华回乡探亲,然而与年迈的父亲见面时,却发生了令人动容的场面。九十岁高龄...
原创 中...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积淀,许多偏远地区变成了神秘的禁区,静静等待着考古专家的探究与发...
从“六大”到“十大”,“双入选...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冯源 杨一苗 屈彦)作为中国考古界极具学术价值的两项年度评选活动,“202...
原创 宰... 唐高宗临死前,把辅佐太子的任务交给了宰相裴炎。实际上,当时的国家大事大权已经被武则天掌控。 为了实...
原创 马... 在桂陵之战中,孙膑与庞涓的首次对决引起了广泛关注。庞涓身为魏国的大将,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曾实施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