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38岁当宰相,38首作品被全唐诗收录,为何一生都在做卧底?
迪丽瓦拉
2025-09-05 02:03:05
0

唐代诗人中,崔湜的名气虽然不大,但全唐诗收录他的作品竟然有38首。

在这38首诗歌中,既有“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等雄健豪放名句,也有“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等极尽幽怨婉约之妙句,以及“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问乡无处所,目送白云关”等抒情美句。当然,崔湜写诗的水平是比不上李白杜甫的,但从他的作品收录和影响来看,在唐代诗人排行榜上,他名列前几十名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据说,崔湜写诗,大都是他在傍晚下班后在马上随口所吟的。据《国史纂异》载:“尝暮出端门,下天津,马上赋诗曰:‘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张说见之叹曰:‘文与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张说与崔湜为官,但张说那时已经是皇帝手下的第一大笔杆子,他这样的人对崔湜马上行吟的风采都表示十分欣赏,还自愧弗如,说明崔湜在当时的影响力是有的。当然,与崔湜同朝代的大诗人李贺也有马上吟诗的习惯,但他的这个习惯,据说是听了崔湜写诗的故事后,照葫芦画瓢模仿的。

可怕的是,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长的还帅。因为才华横溢,英俊帅气,他一入朝当官,便被同样是才貌出众的才女上官婉儿看上了。起初,两人只是单纯的文学交流,后来由于武三思被韦皇后牵制,上官婉儿感到没人陪寂寞,于是就频繁与崔湜联系,表面上是交流文学,但交流的过于频繁了,便有了肌肤之亲。而当时的上官婉儿虽然被唐中宗封为昭容,和唐中宗有着夫妻之名,但是并没有夫妻之实。唐中宗是为了感谢上官婉儿帮他夺得皇位,才封她为昭容的。

这样一个得到皇帝如此恩宠的女人,权势当然是大的惊人,据说,唐中宗都要看她的脸色行事。崔湜能巴结上这样的个女人,当然是求之不得。但两人一个在宫内,一个在宫外,不能随时见面。上官婉儿就对中宗说,想要一个地方和大臣一起研究诗词歌赋,唐中宗就命人在上官婉儿的宫院之中建起了一个楼阁,专门供上官婉儿和大臣研究诗词。后来,上官婉儿以研究诗词为理由,基本上每天都要召见崔湜,两人在楼阁之中鸳鸯戏水,好不快活。

崔湜也在上官婉儿的帮助下,很快当上了宰相,时年才38岁。

可是好景不长,崔湜又被太平公主瞄上了,而且,被太平公主硬生生地把他从上官婉儿的怀里抢走了,也正因为此,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成了死敌。也正因为此,崔湜的政治命运开始有了变数,并在韦氏、上官婉儿垮台后,崔湜被贬,在被贬的路上,又接到圣旨,以参与逆谋罪赐死,时年才42岁。

那么,为什么说崔湜一生都是在做卧底呢?

此事得从神龙元年,也就是公元705年说起。当时,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即位。李显是个软弱的皇帝,他的老婆皇后韦氏看到他的窝囊样,心想,皇帝由他做,还不如我做呢,况且,武则天能做女皇,我为什么就不能坐坐龙椅,过一把当女皇的瘾?

于是韦皇后勾结武三思密谋篡位。对此,大臣张柬之、敬晖感到不妙,便派崔湜与对他不错的武三思套近乎,以便随时掌握武三思的动向。

可崔湜这个卧底当了一段时间后,又做了反卧底,因为他看到韦皇后的势力太大了,有点害怕了,而且,他感到跟着韦皇后,前程肯定是不可限量,便扭头做了韦皇后的卧底,把大臣张柬之、敬晖让他监视韦皇后的计划和盘托出,结果张、敬二人被处死。

后来,崔湜跟了太平公主后,太平公主又利用他与上官婉儿的关系,让他刺探上官婉儿的情报,结果,直接导致韦皇后、上官婉儿垮台。

睿宗李旦登基后,崔湜在太平公主的庇护下,得到了不少好处,第三次当上了宰相。

可这时,李旦自己觉得这个皇帝当得太窝囊,于太极元年,也就是公元712年7月,主动提出不干了,禅位于讨伐韦氏有功的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太平公主此时又让崔湜监视唐玄宗李隆基,崔湜当然是马上服从,不光如此,还主谋建议把玄宗毒死,发动羽林军政变。

但李隆基是一代明君,他此时重用了个历史上的两位名人,一个是兵权在握的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中书令姚崇,再一个就是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的一代名相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宋璟。

有这俩人的辅助,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果断出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党羽数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作为太平公主的党羽,知名卧底崔湜先是被判流放岭外,还没等他走到岭外,到荆州的时候,又接到圣旨,以参与逆谋罪赐死,崔湜只得无奈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对此,王老湿觉得,崔湜虽然诗写的好,人长得帅,但人品真是不咋地,如此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白,古代诗坛的璀璨明星,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才横溢,作品几乎家喻户晓,影响深远。...
原创 庞...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一宿命论,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文化中,都是广受欢迎的思想理念。在这个背景下,庞...
原创 古... 在观看古装剧时,战争场面通常令人热血沸腾,尤其是当两军阵前对垒时。随着号角的一声吹响,千军万马如潮水...
原创 只... 梁山好汉中,除了那些心甘情愿为生存而投降的朝廷军官,更多的是一些杀人越货的山贼、草寇和水匪,这些人占...
原创 原... 各位朋友,欢迎收听照理读史。 提到中国古代的众多王朝,很多人会说宋朝是一个相对较弱的朝代。其实,从宋...
原创 如... 我们可以根据题主的假设,进行一番详细的推演。 公元213年,刘备率领大军围攻雒县。当时,张任指挥的军...
封神封神坛上显威,俗世庇佑众生... 《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在商周鼎革之际,峨眉山罗浮洞中隐居着一位道法通玄的隐士赵公明。这位身着八卦仙...
原创 白... 说起来三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却并没有和西晋一样被五胡乱华,外族入侵,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很多的民族主义将...
著名古文字学家、复旦大学文科杰... 5月8日,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发布讣告:著名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历史学家,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
原创 孙... 孙策是江东武功最为卓越的英雄之一,也是江东政权的缔造者。若非英年早逝,他的存在可能会彻底改变三国的格...
原创 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明延续至今的传奇大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华文明拥有深...
原创 成... 成吉思汗,一位堪称传奇的军事统帅,历经数十年的战争征程,最终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他的帝国疆域横跨亚...
原创 唐... 汉武帝在对抗匈奴的过程中,虽然不断出征,却始终陷入日益贫困的局面;与此相对,唐太宗李世民虽然经历了连...
原创 军... 提到军统,许多人都会感到畏惧,甚至是心中发颤。对于军统而言,最为人知的角色无疑是特务头子戴笠,然而,...
原创 “... 黄初四年(223年),钟繇接替贾诩,担任太尉一职,并转封为平阳乡侯。在此时,司徒华歆和司空王朗也均为...
邯郸凭什么靠战国袍杀出重围?文... 怎么说呢,最近朋友圈突然被一群穿红色宽袖长袍的"赵国公主"刷屏了。仔细一打听,原来是邯郸在搞战国袍变...
原创 假... 关于日本侵华,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日本当年牢牢控制住东北地区,便能从九一八事变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原创 原...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人们对各方面的一些东西都掌握的特别的模糊,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一些做法的错误和落后,...
原创 顺... 在点评明末清初的江南士绅时,常有人引“顺治朝奏效案”为例。他们认为此案可证明江南士绅的自私和愚昧,为...
原创 刘...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经历了28年的艰苦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