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豫皖苏区的"山大王":高敬亭的崛起与困境
高敬亭的命运与鄂豫皖苏区的红色割据紧密相连。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年仅25岁的他临危受命,以大别山为依托重建红28军,在国民党军"驻剿""追剿""围剿"的三重压力下,创造了"三年游击战争"的奇迹。他独创的"拖垮敌人、扰乱敌人、击溃敌人"十六字战术,使红28军在十万敌军包围中生存壮大,甚至让蒋介石三次更换"剿共"总指挥。这种特殊的斗争经历,既造就了他在鄂豫皖军民中的崇高威望,也形成了他强烈的独立意识与对中央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倾向。
然而,这种"山大王"式的领导风格在国共合作的新形势下逐渐成为隐患。1938年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后,高敬亭仍坚持"大别山本位主义",对军部东进皖东的战略部署阳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