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经常看香港电影的朋友,那么你一定会听说过香港的一个著名黑社会组织——“三合会”。然而,或许你更熟悉这个名字的另一个称呼:天地会。根据现有的资料,天地会的创立者正是郑成功部下的陈近南,而陈近南创建天地会的初衷,正是为了实现“反清复明”的目标。
天地会又被称为“三合会”,其背后的原因在于清朝时期,天地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反抗清朝、恢复明朝。因为这个目标,清政府对天地会展开了极为严厉的打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地会逐渐演变为一个普通的帮派组织。为了生存与继续活动,天地会最终选择了改名,这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三合会”。
那么,为什么这个组织叫做“三合会”呢?原因其实与一副非常著名的对联有关:
“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这副对联不仅寓意深远,还为三合会的名字提供了灵感。
三合会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香港,实际上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踪迹。这是因为三合会最初活动的核心地区是广东和两广地区,而随着晚清时期国门的打开,许多广东人开始远赴海外,三合会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除了香港的三合会,美国的三合会也是非常著名的。那么,美国三合会的创始人是谁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吃惊。公认的美国三合会创始人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弟弟——杨辅清。杨辅清不仅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而且还是太平天国中军主将。那为什么杨辅清会成为美国三合会的创始人呢?
在石达开离开“天京”后,杨辅清在太平天国中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是由洪秀全亲自任命的中军主将,与陈玉成(英王)、李秀成(忠王)等人平级,曾指挥过上万大军,战功赫赫。他参与了太平天国最辉煌的胜利之一——攻破江南大营,并且一度亲自带领军队逼近湘军主帅曾国藩的驻扎地祁门。如果不是运气不佳,他几乎能亲手解决曾国藩。在“天京”沦陷之后,杨辅清与其他太平天国的王一起坚守在湖州,但最终由于失败而解散了军队,并独自逃往上海。
而在这之后,杨辅清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至于他这十年间的去向,各种说法纷纭。根据《太平天国轶闻》的记载,杨辅清从上海逃往了美洲,先是来到拉丁美洲,之后才抵达美国的旧金山。虽然在他到达旧金山之前,三合会已经存在,但那时的三合会不过是华人间的小型互助组织。杨辅清见到当地的白人对华人进行严厉欺凌,于是便决定以“三合会”的形式,将旧金山的华人组织起来。
杨辅清曾是太平天国的中军主将,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在他的领导下,旧金山的三合会迅速崛起,成为当地颇具势力的民间组织,并且其势力迅速扩展到美国西海岸。因此,美国三合会也自然而然地将他尊奉为创始人。
尽管美国华人的生活有所改善,但这并没有根本改变他们的困境。曾经的太平天国中军主将、辅王杨辅清怎会甘心在美国过上终老的帮派领袖生活呢?当他得知日本侵略台湾、清朝各地开始募兵防守的消息后,他认为东山再起的时机已经来临,于是他果断决定离开美国,回到中国。
杨辅清的计划是混入清军,借机起义。然而,命运并未如他所愿。最终,他被清朝捕获,并被处以死刑。尽管如此,杨辅清与其他那些为了生存逃往海外的太平天国将领,如琅王洪葵元、瑛王洪全福等人有所不同,他一直抱有复兴太平天国的理想。正是因为这种理想,他才会在美国三合会初具规模之时毅然决然返回国内,准备在乱世中重新起势。
不得不说,杨辅清作为曾经的太平天国中军主将,的确值得我们敬佩。他的壮志与勇气,令他成为了那段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