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初,黄克诚正式上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并且同时担任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在他履职之前,虽然黄克诚远在苏北根据地,毛主席未能亲自与他进行面谈,但却专门写了一封信给他。在信中,毛主席强调新四军当前面临的艰难局面,军队缺乏衣物和药品,甚至连基本的食物供应都出现了问题。他要求黄克诚,在行军打仗的间隙,只要有时间,就要充分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尽力减少外部资源的消耗。同时,还要开展反浪费运动,做到节俭,确保部队的后勤保障能够正常运转。
有一天,黄克诚在操场上散步时,看到一个简易篮球场上正有人在打球,他走了过去。然而,当他走近时,脸色变得严肃,因为球场上正是三师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和其他人一起在打球。黄克诚停下脚步,目光严厉地看向吴法宪,喊道:“吴法宪,你下来一下。”
吴法宪听见黄克诚的喊声,急忙跑下场,向他敬了个礼,恭敬地询问有什么指示。黄克诚的脸色依然不好,吴法宪顿时有些紧张,站在那里等候黄克诚的指示。黄克诚这时直接指着吴法宪说道:“你现在马上把鞋子脱掉,再上场打球,快点。” 吴法宪闻言,看了一眼自己脚上的鞋子,瞬间明白了黄克诚的意图。他愣了一下后,露出一丝微笑,急忙跑到场边脱下鞋子,再次回到篮球场上。黄克诚则默默转身离开,什么也没再说。
这个举动让许多人感到疑惑,毕竟吴法宪是三师的政治部主任,黄克诚让他脱鞋上场打球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吴法宪犯了什么错,或者黄克诚有特别的规定要执行?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举动显然有些不合常理,毕竟吴法宪作为领导干部,难道就应该为了节俭而让他光脚打球吗?
其实,这一切都有原因。黄克诚上任后,三师面临了极为严峻的后勤问题,特别是布料的供应几乎中断,连夏季的单衣都无法供应,更别提冬季的衣物了。在此情形下,黄克诚发现部队在开展文体活动时,尤其是打篮球时,鞋子容易磨损。新发的布鞋在打几场篮球之后就破损了。因此,为了节省布鞋,他做出了一项规定:所有打篮球的人必须脱鞋光脚上场。看到吴法宪作为领导干部,竟然穿着布鞋在场上,黄克诚立刻感到不满,便叫他下场,让他脱鞋重新上场。
这只是黄克诚上任后节约资源、反对浪费的一小片缩影。因为布料供应极为紧张,黄克诚将节约衣物材料列为最紧迫的任务。为了减少布料消耗,他对新四军的军装进行了一些调整。原本设计时尚、实用的军装,在黄克诚的手中进行了简化——翻领被改成直领,四个兜变成了两个,原本宽松的裤子被修改成了紧身裤,同时也取消了绑腿布的配发。虽然这些改变让军装变得更加朴素,但黄克诚却坚持认为,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布料。如果每人节约一点,整个师每年将能节省数万米布料,长期下来,部队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这项措施实施后,很多战士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军装不如以前好看,有些甚至抱怨三师克扣军装布料。黄克诚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他解释说:“我们现在的军装可能不如以前漂亮,但你们知道吗?通过这样节约,每年我们全师可以节省大量的布料,这样两年内我们就可以完全不依赖老百姓提供布料,而我们也可以自己纺织布料,解决缺乏的难题。”
经过不断的教育与解释,三师的官兵逐渐理解并接受了黄克诚的节俭理念,生产自救的热情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许多官兵在日常的行军打仗之余,积极发挥群众的智慧,想尽办法节省物资。例如,一条毛巾被剪成两条使用,废旧的裤子也被拿来拼接缝制成新的。黄克诚和其他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亲自参与这些节约行动。很快,三师便解决了物资短缺的问题,毛主席也曾说过:“新四军三师的人数最多,花的钱却最少,他们不仅节省,还将节省下来的钱倒贴给中央。看来,黄克诚不仅善于打仗,还是节约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