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在商周鼎革之际,峨眉山罗浮洞中隐居着一位道法通玄的隐士赵公明。这位身着八卦仙衣、手持拂尘的修道者,本可超然物外,却因闻仲"三顾茅庐"般的恳请而涉足红尘。他祭出"定海珠"时,天地为之变色;挥动"缚龙索",如银河倾泻;展开"金蛟剪",更似双龙出海,令周军闻风丧胆。可惜这位"一夫当关"的猛将,最终遭姜子牙以"钉头七箭书"这等阴毒巫术暗算,含恨而终。封神台上,姜子牙敕封其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这位曾经的战场杀神,就此蜕变为执掌天下财源的至尊神明,麾下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部仙官,恰似四方来朝,共襄盛举。
赵公明的瘟神形象:隋唐年间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开皇十一年仲夏,五色祥云中忽现五位力士,青红皂白黄五色袍服猎猎作响,手持法器凌空而立。这五位在天为五鬼、在地为瘟神的存在中,身着玄袍的秋瘟赵公明尤为醒目。及至元明,《列仙全传》更将其描绘为八部鬼帅之首,所到之处痢疾横行,仿佛死神挥动墨笔,在人间肆意书写病痛篇章。
赵公明与黑虎:相传赵公明云游至蜀地深山时,忽闻虎啸震谷,见一吊睛黑虎正在荼毒乡里。但见他拂尘轻扬,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风雷大作,终将这头"山君"降服。这黑虎后来成为其标志性坐骑,虎目如炬,獠牙似戟,既是镇宅辟邪的"门神",又是招财进宝的"活招牌",正所谓"黑虎巡山百煞避,玄坛坐镇万金来"。
赵公明与穷神斗法:成为财神后的赵公明,眼见人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遂与穷神立下赌约。是夜,他化身老农,手把手教村民垦荒犁地;变作匠人,传授"点石成金"的技艺。待到金鸡报晓,昔日茅草屋已变青砖瓦舍,贫瘠土地化作万亩良田。穷神见状,只得收起褴褛衣衫,黯然退场,而赵公明"授人以渔"的智慧,更胜"点石成金"的神通。
除夕夜送财:每年岁末,当更漏滴尽子时,赵公明便驾着黑虎巡游九州。宝袋中的金银并非随意抛洒,而是如春雨般精准润泽贫寒之家。在江南,守岁的人们会将米缸装满,谓之"引财";在北方,院中撒芝麻秸,称作"踩岁"——这些充满诗意的习俗,都是凡间向这位"夜行财神"发出的无声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