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首位担任总参谋长职位的将领是徐帅(向前)。他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副司令员,并兼任第一兵团的司令员,专责山西地区的解放战役。尽管徐帅在解放战斗的前线指挥的部队并不算庞大,但他依然圆满地完成了上级所交予他的各项作战任务,展现了其卓越的指挥能力。
然而,在解放太原的战斗中,由于长期在前线辛劳,徐帅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最终不幸生病。因此,太原战役的总指挥责任由彭总代为执行,而徐帅则回到后方休养。即使在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首任总长时,由于身体状况尚未完全好转,徐帅也未能立刻履行职务。
因此,在1949年至1954年期间,负责总参谋部日常事务的主要是副总长聂总(他当时担任华北野战军的司令员)。可以说,在徐帅担任总长的时期,首位副总长便是聂总,实际上也承担了总长的部分职责。
到了1950年10月,因总参谋部事务繁重,聂总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显然无法独自处理所有事务。于是,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裕被任命为副总长。众所周知,粟裕具备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在军中享有“战神”的美誉,令人刮目相看。
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创造的战绩可谓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淮海战役。在这场关键战斗中,粟裕为了确保胜利,七天七夜几乎没有合眼,甚至在忙于战事之际,连吃饭的时间都顾不上。这种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他为淮海战役胜利所做的巨大努力和心血。
1952年,总参谋部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陆续设置了多个不同的部门,进而使得两位将领被任命为副总长。其中一位是来自第四野战军的黄克诚将军,另一位则是第一野战军的副司令员张宗逊将军。两位将领均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高级指挥官,无疑为革命的胜利贡献颇丰。
1953年2月,情报工作出身的李克农被任命为副总长。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李克农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一位杰出的情报工作者,与胡地和钱壮飞并称为“龙潭三杰”。遗憾的是,另外两位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只有李克农见证了革命的胜利之果。建国后他成为副总长,并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唯一一位未曾带过兵的开国上将。
作为副总长之一的粟裕在1954年接任总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任总长,标志着自徐帅与聂总之后,新的大将终于坐上了这个重要的位置。而黄克诚则于1958年继任总长,并在1959年9月卸下了这一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