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罗斯为什么喜欢发动战争?扩张一直在帮助俄罗斯避免走向衰亡
迪丽瓦拉
2025-09-05 12:04:46
0

军事扩张、经济扩张、文化扩张都有一个特点:一旦停止扩张,他背后的主体就会不可避免走向腐朽衰亡。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在清晰的证明这种情况。而且中国历史也不例外。

相比于上面这样的情况,过度扩张导致政权衰亡反而是比较罕见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隋王朝死于过度扩张,在西方,也只有亚历山大帝国死于扩张过度。不管中外,因停止扩张而由盛转衰的王朝比比皆是。

比如离我们最近的清王朝,平定准格尔汉国是清王朝扩张的顶峰,之前的一百多年持续扩张塑造了“康乾盛世”。而当扩张停下脚步,清政府政权内部迅速就走向腐败,八旗军事力量迅速衰落。之前还能强有力的遏制俄罗斯的扩张,随后不过几十年,两代人之后就被一支小小的殖民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更远的汉唐帝国也是一样,中国人最自豪的两大王朝,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锻炼出了强盛的汉帝国,唐帝国对突厥和西域持续百年的扩张打造出了“开元盛世”。但随着扩张停滞,安逸享乐之风的兴起,王朝迅速由盛转衰,最后在内忧外患中灭亡。

我这里对比一下两个几乎是同时兴起的政权——俄罗斯和明朝。俄罗斯从建立政权开始,一直持续了700年的扩张,这漫长的时间里,我们基本看不到俄罗斯变得颓废、衰败直至走向灭亡的状态,国家一直保持着相对不错的活力。即便中间在扩张过程中遇到强劲对手而遭受很大挫折,但几十年后却总能再次取胜、一雪前耻。当初跟波兰、跟芬兰、跟清王朝的遭遇都是如此。

所以现在俄罗斯的国际形象,扩张、侵略、帝国总是他的形象中最显眼的部分。

而跟他同时期崛起的明王朝,270年之后就灰飞烟灭了。我们可以看到,郑和下西洋这种文化扩张停止之后,明王朝政权就迅速走向腐朽:官僚开始全面和惊人的腐败,军队腐败和堕落,丧失战斗力,民众开始贫困化,社会上层骄奢淫逸、内斗激化。不过几十年,土木堡之变的明王朝跟明成祖时代相比天差地别。

不再扩张,一个社会就会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社会上层就会丧失进取心,以内斗为乐。纪律、法规、人心就会逐渐涣散。其后的清王朝比明王朝好了不少,但也逃不脱萎缩、糜烂、衰亡的命运。

而俄罗斯,却没有中国王朝兴衰这样的诅咒,其秘诀就是:扩张主义精神一直保持着民族的进取心,这种目标激励促使俄罗斯一直保持民族和思想上的活力,危机感始终压制住了贪图享乐的心思,扩张行为则主动削去身上的腐肉,增强民族凝聚力并实现精神上的自我净化。

为什么俄罗斯现在处在相对衰落的情况下贸然发动了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用中国人的思维看是不可思议的。但俄罗斯民族的思维并不是以慎重思考行动结果为主导,他们执政层的潜意识中恐怕是为了扭转民族意识逐渐堕落的趋势——主动拿起刀子将自身安于现状、贪图金钱、意志变得软弱的那部分民族心理腐肉割去,即便鲜血淋漓也在所不惜!

因为普京所倡导的那些传统俄罗斯民族主义价值观在西方国家主导的现在物质文明面前毫无吸引力,民众和社会精英亲西方的意识正在腐蚀掉他的雄心,正在改变俄罗斯民族的灵魂,让他们耽于享乐、安于现状、用腐败和内斗腐蚀国家机器,白左那一套洗脑鸡汤正在软化俄罗斯人的意志,让他们分不清敌我,让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完成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改造。

这才是俄罗斯历史上空前严重的危机。思想上彻底堕落,俄罗斯必然会在这样的温柔乡中走向衰亡。

所以普京要给俄罗斯民族找一条新的道路,确立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用跟北约对抗来提升民族危机感,用军事行动来打击国内被西方意识形态腐化了的人和思想。普京曾经也想学中国靠经济扩张来保持俄罗斯民族的活力,但学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中国这样的条件。所以只能走回老路,反正俄罗斯最拿手的就是军事扩张的天赋技能。

所以乌克兰战争并不是俄罗斯的危机,反而是俄罗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而主动采取的激烈行动。这样敢于主动对自己动刀子的民族,可能因为鲁莽而难以成长为顶级的力量,但足可以保证民族不会走向衰亡,只因扩张精神永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一、蜀汉七大将 在蜀汉历史上,真正具有大将作用的只有七位,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四位重要将领。 首...
原创 古... 在如今的古代题材影视剧中,商品交换的场景里常常能看到白银的身影。无论是做成元宝形状的银条,还是一些零...
原创 诸...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去世,无疑给蜀汉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紧随其后,刘禅做出了一个令所...
原创 至... 回顾近代百年历史征程,在那段峥嵘岁月中,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原创 刘... 建国之后,周总理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通过陈毅评元帅一事,便可以窥见一斑。周总理只需一个电话,就能改变...
原创 《... “我真的非常害怕死亡。”这是刘羡阳对陈平安深切的心声。为了保护陈平安,他被迫抛售了祖传的宝甲;而因拒...
原创 蒋... 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领兵25万向北进军中原,首次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由南至北统一的先例。5...
原创 5...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人借助高考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有一个人却在面临这个机会时,做出了一个完...
原创 日... 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东洋馆里头,王羲之写的《丧乱帖》被稳稳当当地锁在防弹玻璃里头,展柜标签上明晃晃地写...
原创 她... “知青”是知识青年这一名称的缩写,同时也象征着一个特定的群体: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直到1976年,...
《史记》中的人物:小人物影响大... 有人说,皇皇二十四史,能够在里面露过一两次脸的,一定是某个时代牛人中的牛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大...
原创 陈...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由陈毅担任代军长。代字,通常意味着这个职务是...
被美国强占79年的“国宝”,终... 5月18日,应该是举国欢庆、自豪威武的日子。 因为,被老美强占了79年的“国宝”——“子弹库帛书”第...
探秘非洲伊甸园:恩戈罗火山口 在坦桑尼亚北部那片广袤无垠、野性与神秘交织的大地之上,隐匿着一处大自然用雄浑笔触绘就的杰作 —— 恩...
原创 清... 道光年间,皇后过生辰,按照宫廷惯例,皇帝应赠送贵重的礼物和相应的银两,作为对她的寿礼。然而,令人意外...
原创 关... 一、越读《三国演义》越惶恐 有些人说,越是读《三国演义》,越会发现其中许多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比如,...
德国明明知道进攻苏联,会陷入两... 因为都知道德国害怕陷入两线作战,所以希特勒才反其道而行之,在斯大林认为希特勒不可能进攻苏联的时候进攻...
东吴“第一谋士”鲁肃,表面老实... 公元217年,东吴的聪明谋士鲁肃在家里去世了。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吴王宫里,孙权国王立刻赶去鲁肃家里吊...
原创 1... 一张照片,一个人物,一段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分享老照片的博主。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
明代一“疯狂”的书法家,他苦学... 在明代有一“疯狂”的书法家,他苦学王羲之书法数十年,还曾散尽家财建了一座藏书万卷楼,此楼就是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