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开国少将傅崇碧,为何至死不愿回故乡?子女:他觉得愧对父老乡亲
迪丽瓦拉
2025-09-05 12:07:36
0

开国少将傅崇碧,四川省通江县人,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便投身革命,在艰苦的长征中跋涉,参与过无数次反“扫荡”战斗,也曾在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重要战役中大展身手。

傅崇碧的革命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十七岁时,他就担任了“通江县委书记”,而在三十三年后,他又成为了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取得了显赫的地位。

事实上,在傅崇碧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曾多次面临生死考验。不论是后脑勺中弹,还是宁愿舍命跳下悬崖,他总能奇迹般地逃脱险境。

1951年,傅崇碧带领志愿军第63军在抗美援朝的“铁原阻击战”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因此两度受到金日成接见。

1955年,傅崇碧被授予少将军衔,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成为毛主席身边的重要人物。1960年代初,傅崇碧因公途经重庆时,原计划顺道回家乡通江探亲,却得知通江县政府门前已聚集上千名百姓,他们翘首以盼着他的到来。得知此情,傅崇碧深受感动,眼含热泪,最终决定取消回家的行程。从此,他再未踏足家乡。

西楚霸王项羽曾言:“富贵不能还乡,如锦衣夜行。”傅崇碧的童年生活充满艰难,经历了无数风雨。而如今,已经成了开国少将的他,却为何不愿风光回到家乡探望呢?关于此事,傅崇碧的子女曾透露,他曾向他们提到自己不愿回家乡的原因,那便是他觉得对不起家乡父老的信任。

其中一个原因可以追溯到“铁原阻击战”。那场战斗中,傅崇碧率领的63军与“联合国军”激战十四昼夜,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铁原阻击战”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经过数轮激战,因补给不足,部队士气低落。志愿军主力计划穿越铁原向下一个据点转移,而此时敌军重装机械化部队的5万人马,包括飞机、坦克等压阵,气吞山河地扑来。

为了保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上级命令傅崇碧带领63军死守铁原。彭德怀给杨得志电报中写道:“即使63军全军覆没,也要坚守15至20天!”

最终,傅崇碧带领63军三师在铁原上奋战了14昼夜,成功阻止了敌人的进攻,然而敌我双方各有二万余人阵亡,63军几乎全军覆没。

回顾这场战斗,傅崇碧心中充满痛苦,因为这些阵亡的将士大多是他从家乡带出去的兄弟。如果家乡父老询问亲人的下落,他又如何面对他们呢?

然而,经过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虽然傅崇碧来自四川,但“铁原阻击战”中的63军并非完全由他的家乡子弟组成。63军的前身原本是冀中抗日的“平原游击队”。

那么,为什么通江的百姓仍然集聚在县政府大门前,焦急地等待傅崇碧的到来呢?这一切要从傅崇碧的成长经历谈起。

傅崇碧1916年出生在通江的一个普通家庭,祖父是一位教师,父亲则是铁工。不幸的是,傅崇碧八岁时,先后失去了祖父和母亲,生活变得异常困苦。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变卖家产,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年幼的傅崇碧不仅要做农活,还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里读书。

有一次,傅崇碧在放牛时,饥饿难忍,爬到一个财主的麦田里啃麦苗。结果被财主的儿子发现,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财主要求傅崇碧的父亲赔偿,还强迫他父亲趴在地上道歉。傅崇碧回忆起这件事,总是心生愤懑,感到世界对贫苦人家的不公。

1932年,红军经过通江,十六岁的傅崇碧与他的地下党员老师一道,加入了革命队伍。由于思想觉悟高、口才出众,他很快便成为了当地的区委书记。

翌年,年仅十七岁的傅崇碧便被任命为通江县的县委书记,他的任务是“扩红”,即通过演讲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红军。

傅崇碧的祖父虽然早逝,但作为文化人,他的家风深深影响了傅崇碧。傅崇碧个子不高,但却有着震天的嗓音和充沛的革命热情。在演讲时,他常常将自己和周围人的亲身经历作为事例,极富感染力。

在傅崇碧的努力下,通江县共有三万年轻人加入了红军。后来,这些人跟随着党走过了无数的战场,从反“围剿”到抗日战场,再到解放战争,再到最后的朝鲜战场。

尽管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战士并未立即回到家乡,而是奔赴朝鲜战场,但能够活着回到家乡的人寥寥无几。战争从未善待过任何人,傅崇碧戎马生涯中,几度与死神擦肩而过。1933年,他曾在四川被刘湘的部队击中后脑,险些丧命,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才捡回一命。

另一回,他带领十几名战士被上百名敌人包围,最终被迫跳崖逃生。尽管悬挂在树枝上,他仍然侥幸活了下来,但面部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疤。

在红军长征期间,傅崇碧所在部队负责断后掩护主力撤退。在一次与敌军交火时,他被手榴弹炸伤,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才康复。

“铁原阻击战”时,傅崇碧亦身负重伤,昏迷四天。然而,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是:“我要兵!”回忆起那些为保家卫国而英勇牺牲的战友们,傅崇碧几度泪流满面。他也对自己说过:“我做到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有些话,我永远无法对通江县的乡亲们说。”

尽管傅崇碧名声显赫,但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纵使他功成名就,依旧遭遇过无数艰难困境。然而,傅崇碧的子女们却都表现出色,而他们也从未享受到父亲的任何光环。

2001年,建党80周年纪念日时,傅崇碧将自己的存款20万元捐赠给了四川的“希望工程”,这是他对家乡父老的一点心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同... 在本次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普京曾公开发表过激烈言论,声称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乌克兰这个国家。在深入剖析问题...
原创 满... 在完成了雍正登基这一重大事件以后,邬思道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只能选择离开京城。按照道理作为新朝的功臣...
原创 1... 1966年6月1日,中央宣布由北京军区政委李雪峰取代彭真担任北京市委书记,这项任命也使得李雪峰成为大...
原创 此... 一年结束, 又到了合家团聚的时候 。按照民俗传统,进入腊八就是年,老百姓祭灶、包饺子, 糊窗纸,过小...
原创 春...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一是兵源不同,春秋时代以前的兵是贵族(士)的兵,只有士族才有资格当兵,春秋时期可能...
原创 楚... 楚怀王是否在法理上高于其他反秦诸侯,不是看灭秦后他被如何尊崇(因为这只是项羽、刘邦的政治手段),而要...
原创 淝... 洛涧大捷后,谢石率晋军主力跟进,渡过洛涧,进逼 淝水 (淮河的一条支流,自南向北在寿阳城北注入淮河)...
原创 古... 在观看古装剧时,你是否曾羡慕那些画面中堆积如山的“银锭”,或是那些主角吃饭、购物时随手抛出的闪闪发光...
原创 赣...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西商人的经济境遇逐渐变得更加严峻,尤其在清朝末期,情况愈发艰难。要理解江西商人经历...
原创 蒋...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迫使蒋介石退守台湾。为了确保自己在台湾的统治稳固,并为儿子蒋经国的接班...
原创 殿...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中国的选拔制度主要依赖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虽然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不小的缺...
原创 国...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位国民党的悍将——胡琏,以及他和家人的一些故事。 胡琏...
原创 洛... 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因梅耶·罗斯柴尔德一代繁衍出五个儿子,这五位子嗣在家族严苛的教育下,成了家族的支...
原创 刘... “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子龙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他在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中的...
原创 民... 在民国时期的众多军阀中,最具独特风格的,莫过于直系军阀。那么,为什么直系与其他军阀派系如此不同呢?首...
原创 盘... 岭南指的是五岭以南的广阔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等地。居住在这里的百越族,属...
加强文学交流 赓续中俄友好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记忆和真相...
原创 孩... 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次子。自1943年起,他成为了父亲身边生活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孩子。对于父亲,他有...
原创 诸...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冷静。某次,诸葛亮在城池中防守,他...
原创 赵... 《长平之战》,这场战国时期最为惨烈而又恢宏的战争,是赵括因为盲目自信而大败的悲剧。赵括未曾察觉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