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是在诸葛亮果敢北伐中原的时候,由于受到曹魏的怀疑,无奈之下选择了投降。尽管他是离蜀汉建立已经有些晚了,没想到诸葛亮却非常关注这个外来者,给予了他重点培养,让他成为了自己的接班人。那么,姜维究竟具备什么样的卓越能力呢?首先,姜维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既勇敢又机智,思维严谨且深入周到。诸葛亮曾经给蒋琬写信,盛赞姜维“忠勤于时事,思虑缜密”,称他为凉州的上士,而且在考察姜维的才干时,指出即便是李邵和马良也无法与他相比。可以说,诸葛亮洞察到了姜维身上与众不同的才能,认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姜维之所以获得诸葛亮的重视,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姜维本身能力出众,属于那种能够指挥作战的人才;其二,他是一位曾经投降的将领,具有示范效应。
首先,姜维确实具备超凡的才能。虽然蜀汉是一个国家,但对其而言,人才的流失情况却十分严重。随着五虎将接连去世或逐渐年老,蜀汉的武将已经所剩无几,急需新生力量。然而,对诸葛亮来说,仍旧可以发现几位可以用之之才。尽管这些人并非顶尖高手,但他们的实战能力还是值得一提。问题在于,亟需的是具备指挥才能的人,即能进行战略思考的将领。诸葛亮虽然在战场上未必能与一流的武将一较高下,但他的智谋却使他成为了一个相当出色的人物。诸葛亮深知自己力量有限,而自己终将离世,为了蜀汉的未来,他必须进行审慎的布局。可一看周围,竟无能人可以依赖,魏延虽然表现还算不错,但未能受到重视。正因如此,姜维成为了最佳人选,尽管他是投降将领,但在曹魏也仅是小官,若被重用,自然更会全力以赴。同时,姜维的战略思维与诸葛亮颇为相似。因此,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主动坚持北伐,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确实选对了人。
其次,姜维投奔蜀汉后,诸葛亮立刻给予了他将军的职务,还封他为当阳亭侯。这位从曹魏来的小官受到如此重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希望向外界展现投降者也能获得更高的官职和重用的机会。这样的做法在历史的很多方面都屡见不鲜,目的在于能够拉拢人心,增强对蜀汉的归属感。通过这种手段,诸葛亮不仅稳定了姜维的信心,也向曹魏的将领们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投诚于蜀汉同样能够获得重用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蜀汉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