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顶级谋士,为什么诸葛亮最受欢迎,名气最大?
迪丽瓦拉
2025-09-05 13:33:43
0

#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杰出的谋士,为什么总感觉诸葛亮名气最大?#

古代顶级那么多杰出的谋士,为什么诸葛亮最受欢迎,名气最大?

只因他有两样东西。

如果你只阅读《三国演义》,那么你可能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卓越的人物。然而,如果你深入阅读《三国志》,你会发现其中许多被广泛流传的诸葛亮的事迹都是虚构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句俗语,形容一个新上任的官员会在刚开始的时候采取激进的行动,以展现自己的才干。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出山后,接连发动了三场战争,都获得了胜利。

第一把火:火烧博望坡

有关诸葛亮的“火烧博望坡”事件,许多人都认为是诸葛亮放的第一把火。然而,历史上的真相是这把火并不是诸葛亮放的,而是由刘备下令放的。实际上,“火烧博望坡”事件发生在202年,而诸葛亮出山则是在207年。

关于“火烧博望坡”事件,它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刘备与曹操的大军在博望坡对峙,曹操在山下扎营,势如困兽。当时,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建议放火烧山,声东击西,使曹操大军误以为刘备军在山上发动进攻,从而在混乱之中取得胜利。然而,历史记载中明确记载,这一计策是由刘备自己下令实施的,诸葛亮并未参与其中。虽然《三国演义》中将此事件描述为诸葛亮的计谋,但实际上这是误传,与历史事实不符。

第二把火:火烧新野

第二把火,发生在新野,其实也是刘备派人纵火。当时刘备无法抵御曹操军队,只能逃离新野,为了避免被曹操军队占领新野,他下令放火烧毁了城市。

第三把火:火烧赤壁

第三个重要事件:火烧赤壁。正史上的赤壁之战,只是一场规模较小的遭遇战,主要对手是周瑜和曹操,而刘备的军队则只是在曹操败退后才起到了堵截的作用。但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成为了一场宏大的战役,周瑜运用连环计,借助东风等各种手段,最终在火烧赤壁中一举击败曹操。

后来,

刘备曾向刘表借荆州,后占领益州,其后,诸葛亮主要负责内政和后勤,直到刘备逝世。他被托付了刘备的孩子刘禅,而后,他设立了丞相府,全权处理全国政务。

诸葛亮虽然是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的政治家,但其一生的战绩并不尽如人意。蜀国在其任丞相时处于弱小的状态,而对抗强大的魏国就好比以卵击石。然而,现今有不少人对诸葛亮进行指责,其中有两种声音比较突出。第一种声音认为,诸葛亮集权,导致蜀国其他文臣武将以及后主刘禅无所作为。第二种声音则指责诸葛亮频繁发动北伐战争,劳民伤财,为蜀国日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如果你不同意这个观点,你可以去查阅《三国志》并自己判断。我们不能被《三国演义》所误导,因为它是一部历史小说,其中夹杂了许多虚构和夸张的内容。

那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正史中对诸葛亮的记载。毕竟,诸葛亮之所以备受人们敬仰和爱戴,并不是仅仅因为《三国演义》的描写。

首先,我们来看历史正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这篇传记篇幅相当长,详细记载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和许多对他的评价。评价总体来说较为中肯,指出诸葛亮擅长治理民众,但在运用谋略方面还有欠缺,统兵打仗的谋略也不够出色。陈寿将他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在治理方面的才能。然而,蜀国功败垂成,主要原因是没有像王子成父、韩信那样的名将来支撑。

诸葛亮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位顶级谋士,但为什么在人们心中最受爱戴呢?这与《三国演义》对他形象的塑造有关,但也与他自身的才能和功绩密不可分。那么在《三国演义》还没有面世时,世人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呢?

在唐朝时期,每一位伟大的诗人都为诸葛亮写过诗,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句就是“出生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歌表达了对诸葛亮忠诚的赞美和对其英雄气概的崇敬。到了宋代,朱熹也对诸葛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贤士之一,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和人格魅力令人钦佩。诸葛亮的灵位也受到了百姓的供奉,成为了历代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宋人常把自己仰慕的人比作诸葛亮,以此表达对其智慧和高尚品格的敬仰。

总的来说,诸葛亮的影响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和地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不朽价值的杰出人物。

明朝时期,诸葛亮在百姓中声望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也使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画诸葛亮的形象时,更加倾向于塑造他成为一个英明、神秘、超凡脱俗的形象。虽然这种形象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上诸葛亮的真实形象,但却深受大众喜爱,成为《三国演义》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可以说,罗贯中之所以将诸葛亮刻画成这样一个形象,是因为他了解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符合了大众口味,使得《三国演义》更加引人入胜,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如果不是《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诸葛亮备受推崇呢?

因为诸葛亮身上有两样东西,是其他人比不了的,”正“和”忠“。

正史记载刘备托孤诸葛亮说,刘禅可以辅助就辅,不能就取代。诸葛亮的表现,配得上“忠”字第一人,他尽心辅佐刘禅,并继承刘备遗志,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在有些事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依旧北伐。相比同时期夺了曹魏政权的司马一家岂不是好太多了。

结语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们也必须要求自己的臣子和百姓为人公正,并且对国家绝对忠诚。

因此,历代政权都极力推崇诸葛亮,希望民众能像他一样为国家献身,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投身于国家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的形象逐渐变得崇高,最终成为古代智慧之一的代表。这也是诸葛亮成为历史名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觉得呢?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顺承郡王:清初八铁帽子王之一,... 你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二顶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和荣耀的“铁帽子王”头衔,在清朝这二百年的风风雨...
原创 清... 1979年,几位美国人带着所谓的债券,闯入美国大院,声称代表几百人正式起诉中国,要求归还自清朝以来所...
原创 蒋... 在1942年,25岁的蒋纬国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没曾料到,在火车即将发车时,车厢内突然上来...
美国的未来将是另一个阿阿根廷 昨天和合作伙伴交流关于产品出海的事,自然就要做些国际形势的分析,我相信不会特别长的时间,美国还是会解...
清朝一位穷苦船员,因闹肚子下船... 这篇文章里的内容都是根据可靠的资料写的,文章最后也注明了资料的出处和截图,大家可以看一看。 【前言:...
原创 胡... 1947年3月19日,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前,一群国民党记者围着身高仅1.58米的胡宗南拍照。这位刚刚...
原创 同... 在众多起义国军名将中,有三位最为人所熟知,他们分别是傅作义、陈明仁和曾泽生。即使是那些平时不太关心历...
原创 李...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才情卓绝,青年时便有诗人之誉,她不仅是南宋历史上的一颗璀璨...
专访李零著作的美国译者:我一直... 如何遥想战国时期古人的生活?寒热定阴阳,神祇重建并执掌四时十二月,木、火、土、金、水五行划分三十个节...
原创 清...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手,作为女性的第二张面孔,除了需要细心保养外,更需精心装饰。在众多清宫剧中,妃子...
周武王:少年天子的克制与雷霆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这是少年武王在牧野决战前发出的呐喊。那一刻,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沉...
原创 李... 清朝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衰落的交替,封建王朝走向衰退的那段时期,许多英勇的豪杰相继崭露头角。在这动荡的...
原创 他... 1949年5月的一个清晨,杭州陆军监狱弥漫着霉味与晨雾,这些气味透过厚重的铁窗钻了进来。戴中溶蜷缩在...
原创 美... 俄罗斯在地缘战略方面注定是一个处境复杂的国家。它拥有全球最辽阔的国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继承了苏联...
原创 7... 你敢相信,储存上千年的谷粒竟然还能发芽吗? 1970年代,洛阳的160号粮窖中发现了一些保存了千年以...
中国的“斤”用了上千年,为何和...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中国人几千年来说的“来一斤”,怎么到了现代,居然就刚好等于500克?这个数字听起来...
让船工号子穿越历史长河(暖闻热... 【人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苏平 【故事】澧水,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曾是湘西北水运交通大动脉。船工...
原创 遵...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后,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开始了漫长的长征。长征初期,红军深...
原创 上... 当目光掠过一组新中国上色老照片,褪色的历史在数字技术中悄然苏醒,这些曾被岁月漂白的影像,都随着色彩在...
原创 难... 一、引言 有一种说法一直流传着:刘备死后,诸葛亮再也没有打过一场胜仗。虽然这话有些片面,毕竟像南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