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孩子记忆中的叶挺:一家人的艰难团聚
迪丽瓦拉
2025-09-05 14:35:23
0

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次子。自1943年起,他成为了父亲身边生活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孩子。对于父亲,他有着很多想法和故事。一次在新四军军史研究会上,当大家讨论新四军历史编纂时,叶正明深受感动,决定分享他心目中的父亲。

根据笔者了解,叶正明自1943年起,与被软禁的父亲一起生活了两年多。当时他13岁,和他一同生活的还有四弟华明与五妹扬眉。出于好奇,笔者询问为何是他们三人,以及他们是如何来到父亲身边的。

叶正明向笔者回忆道,皖南事变后,父亲叶挺被强制扣押,之后他被带到上饶、桂林、重庆、恩施等地,始终处于严密的软禁状态。1943年春夏之交,驻宜昌的日军派遣六个师团进攻鄂西,逼近国民党第六战区的门户。陈诚司令指挥14个军奋力抗击,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最终日军付出惨重代价后撤退。国民党宣称此次战役为“鄂西大捷”,并大肆宣传。蒋介石提议组织慰问团赴前线慰问,邀请各大媒体记者一同采访。

在此期间,周恩来得知消息后决定派《新华日报》的记者陆诒前去采访。临行前,周恩来告诉陆诒,除了承担采访任务外,他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任务:即单独向第六战区司令陈诚请求,安排他与叶挺见面。周恩来相信,陈诚不会拒绝这个请求。陈诚在收到周恩来的亲笔信后,果然安排陆诒与叶挺见面。陆诒向叶挺传递了党中央对其处境的关心,并表示毛泽东对叶挺的气节十分钦佩。两党间的谈判仍在进行,每次谈判时,恢复叶挺自由的问题始终被提及,党中央也希望叶挺能耐心等待。叶挺深信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最终一定能获得胜利,并从未动摇过这一信念。

随后,叶挺的子女们与连襟麦畅生一家从澳门迁往广西桂林。不久,叶挺与妻子李秀文也从恩施来到了桂林。至今没有人明确探讨,是否这只是巧合,还是背后另有原因。

叶正明告诉笔者,事实上这一切都由周恩来亲自安排。他们曾问过当时担任周恩来警卫参谋的颜太龙,为什么他们一家能在桂林团聚。颜太龙表示,肯定是周恩来安排的,还告诉叶正明,母亲李秀文去重庆探监,前往恩施与叶挺见面等一切,也都是周恩来亲自安排的。

陈诚曾向蒋介石汇报,叶挺希望能赴桂林与家人团聚。然而,蒋介石出于考虑,李济深曾在桂林参与反蒋活动,而叶挺又曾与李济深有过渊源,因此不同意叶挺前往桂林。而是安排他迁往柳州,由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继续“照顾”。张发奎深知其中的复杂情况,并不愿意接手此事,他认为陈诚将“烫手山芋”甩给了自己。然而,叶挺依然提出从柳州前往桂林,张发奎最终也没有阻止,叶挺终于得以与多年未见的亲属团聚。

叶正明在《我的爸爸叶挺将军》一文中,回忆起与父亲重逢时的情景:“已经四年多未见到父亲,见面时一切都变了,他那张曾经胖胖的脸庞如今显得异常瘦削,曾经乌黑的头发,也渐渐掺杂了些许白发。那是生活赋予我可爱父亲的痕迹,而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愤恨。”

刚到桂林时,叶挺和家人住在由李济深安排的小旅馆里。外界传言叶挺获得了自由——因为蒋介石授予他“第四战区高参”的名誉职务。实际上,蒋介石此举不过是借此为继续软禁叶挺找借口。

“我们总是生活在‘照顾’之中,”叶正明回忆道,“旅馆隔壁就住着特务,街道上一个小铺子里也有他们。父亲出门时,特务总会紧随其后。就连我这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放学时也会被特务紧跟,直到送到学校门口才放过我。”

尽管叶挺被赋予“高参”职务,但由于战时物价飞涨,16口之家住在旅馆中,生活十分拮据。为节省开支,叶挺在朋友帮助下,终于在七星岩附近找到了一处不算便宜的住所,租金为每月二石二斗米。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叶挺妻子李秀文也在8月中旬生下了一个小弟弟,这成为了家庭的第九个孩子。物价上涨和新生儿的到来,使得父亲的生活压力倍增。生活的重担几乎让他们感到无路可走。与此同时,特务的骚扰也未曾停歇,总是小心翼翼地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叶正明分享了几件有趣的故事:最初,特务们还无法认出叶挺,把他的连襟麦畅生误认作了叶挺。为了生计,麦畅生时常上街摆摊出售一些家中的物品,结果经常遭到特务的刁难。有一次,抓壮丁的特务闯进了叶家,看见穿着朴素的叶挺,便粗暴地问他为何不去当兵。叶挺微笑回应:“你大概知道我是谁吧?”那名特务马上反应过来,急忙堆起笑脸道歉,匆匆离去。

后来的某个时候,叶挺又搬家了,这次搬到更为偏僻的观音山山麓。新家背靠一座石山,前方则是一片开阔地。“我们几个孩子除了上学外,整日拿着锄头在这片荒地上忙碌。父亲干得最为起劲。”不久后,父亲从市场上买了十多只羊回来,孩子们放学后又多了一项任务——赶羊。

特务们紧随其后,住在叶家不远的一个小铺子里。隔壁的特务还常常拿着拐杖跟着孩子们上山赶羊,一边走一边告诉他们山中有蛇,不允许孩子们随便上山,并且坚持要陪同他们一起去,声称自己很擅长捉蛇。小铺里的特务则专门监视叶家人的外出。

在桂林,尽管叶挺仍然处于软禁状态,但他依旧能够与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千家驹等人接触,周恩来也通过地下联络方式与他保持联系,甚至有些新四军的老部下也悄悄探访过他。叶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宽慰的笑容。然而,好景不长,蒋介石很快得知叶挺在桂林广泛社交的消息后,心生不安。

叶正明讲述道:“1943年12月25日,我和其他几个孩子放学回家,突然发现父亲的房门被锁着。外婆忧心忡忡地告诉我们:‘你爸爸被绑走了,你妈妈正在想办法找消息。’那一刻,我预感到父亲的情况不妙,眼前一片模糊……”

第二天,一个穿军装的人来到叶家,手里拿着一封信,对李秀文说道:“叶高参让我请二少爷、四少爷、五小姐一同前往,这里有他的亲笔信。”所谓二少爷、四少爷、五小姐,指的是叶正明、叶华明、叶扬眉三人。李秀文看到信是叶挺亲笔所写,便询问那人:“你们要把他们送到哪里?”那人回答:“我不知道,这只是上级的命令,不过你们的行李要尽量少带些,我们会安排飞机送他们。”随后,他表示下午六点钟会再来接人。

责编:张欣羽

编审:郑国伟

制作:王喻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名... 中国的皇帝通常会根据其生前的表现或者在祖庙中的地位来为其评定谥号或庙号,这些称号代替了皇帝的姓名,如...
原创 为... 通常来说,部队的编制,都有相应的规定,即使不规定,也会根据部队的作战规模,进行相关的兵员以及武器装备...
原创 东... 2008年的央视春晚,周杰伦唱了一首中国风的歌曲《青花瓷》让世人为之惊艳,大家既被那悦耳的曲调所吸引...
原创 中... 在封建科举时代,状元是举国骄傲的象征,成为状元意味着极高的荣誉和声望。状元通常被称为“殿撰公”,因为...
原创 刘... 在中国历朝历代发展史当中,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均以男性居多,女性人物则寥寥无几,最为著名的执掌大权,权倾...
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探险家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智慧和勇气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张骞,作为汉代著名的外交家和...
原创 葭... 葭萌关外,张飞马超看似打平,实则胜负已分,3个细节诸葛亮门清。 《三国演义》第65回合,刘备攻打成都...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将昔年得宠、冒犯于她的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何为人彘?这是中国古代一种惨无人道的酷...
为何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 木门道的晨雾还未散尽,诸葛亮握着竹杖的手突然一颤。箭矢穿透张郃铠甲的闷响与三十年前博望坡的火声重叠,...
原创 韩... 如果将韩信的军事才能比作无往不胜的传奇,那么刘邦的卓越之处则在于他能发现并培养出一个又一个英才,甚至...
邓艾带三万人,穿越七百里无人区... 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镇西将军钟会作为主力,率十余万人,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三万多...
原创 东... 故事发生在公元75年,当时汉朝重新设立了西域都护,并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第二年,北匈奴发动大规...
原创 十... 文|伊尼的猜想 编辑|伊尼的猜想 十九世纪的拿破仑战争以及随后的德国与意大利统一战争标志着欧...
原创 四...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半炷香。刘、关、张三位英雄的深厚情谊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所敬仰。 ...
原创 庞... 我从来不相信宿命论,更不认为命运是注定的。我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的方向由我自己决定,天命不...
原创 关...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被尊称为“武圣”的人物,实在是声名赫赫,战无不胜,深受刘备的器重。但令人惊讶的是,...
原创 东...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登上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畅游知识的浩瀚海洋。 永平元年(291年),东安王...
【文化中国行】触摸历史印记 传...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记者 李延平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
原创 从... 前言: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只有先修身齐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最终实现天下的安定...
加拿大侨团举办“中国抗战与世界... 多伦多5月11日电 (记者 余瑞冬)由加拿大和枫会与加拿大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联合主办的“东方砥柱——...